史料中“时来”、“乾时”、“邿国”出现的时间顺序
《左传》
1、隐公十一年(公元前712年 )——时来
《左传·隐公十一年》:
“夏,公会郑伯于郲,谋伐许也。
时来,郲也。荥阳县东有釐城,郑地也。○郲音来。釐,音来;
2、周庄王十二年(公元前685年)——(乾)时
《左传·庄公九年》:
“夏,公伐齐,纳子纠。桓公自莒先入。秋,师及齐师战于乾时,我师败绩。”
3、鲁襄公十三年(公元前560年)——邿国灭
《左传·襄公十三年》:
“夏,邿乱,分为三,师救邿。”
《左传·襄公十八年》:
“乙酉,魏绎、栾盈以下军克邿。”
《春秋·襄公十三年》:
“夏,取邿。”
《公羊传·襄公十三年》:
“夏,取诗(邿)。
4、襄公十八年(公元前555年) ——迁时水
《左传·襄公十八年》:
“晋侯伐齐, 齐侯御诸平阴,堑防门而守之。”
5、齐王建四十四年(公元前221年)——迁共(今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
西汉 司马迁《史记》田敬仲完世家:
“四十四年,秦兵击齐。齐王听相后胜计,不战,以兵降秦。秦虏王建,迁之共。遂灭齐为郡。
顺序分析
事件 | 时来 | 乾时 | 邿国灭 | 迁时水 | 齐王建迁共 |
---|---|---|---|---|---|
时间 | 公元前712年 | 公元前685年 | 公元前560年 | 公元前555年 | 公元前221年 |
间隔 | 27年 | 125年 | 5年 | 334年 | |
分析 | 时来、乾时基本同年代两地方 | 乾时存在比邿国灭早百年之多 | 灭后5年 | 迁共地比迁时水晚334年 |
参阅:
时国与时氏——逄振镐《山东古国与姓氏》
时国考
历代主要姓氏典籍对时氏的溯源
《史记》中“秦虏王建,迁之共”——“共”考
史料中“时来”、“乾时”、“邿国”出现的时间顺序
时子考
乾时考
关于 "陇西郡望 "相关时间段推断
时氏几个人物的生卒年及时间间隔推断
注:
1、撰写内容来源于个人收集的文献,属学术探究范畴。
2、版权属于时进军个人,转载需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