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理想中都有一个想成为的那个人,多少次信心满满的制定计划,豪言壮语,往往是猜中了开头,没有猜中结尾,其实结尾往往也是不言自明,大部分是不了了之的。“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就是很多人的惰性的画像。而反思自己,并没有做的更好,想要坚持早起,坚持跑步,但是最长的坚持时间大概是9个月,惰性会在你不注意的时候慢慢夺回失地,想要再集中精神,往往是轻舟已过万重山,花自飘零水自流,然后告诉自己算了吧,这样不也还好吗。这是一个死循环,很少有人能打破。
励志的书已经很久不看了,最近一本大概是《自控力》,一段时间是有用的,但是现在翻出来感觉似乎是没有读过的,时间可以遗忘伤痛,也遗忘了知识。《自律力》这本书开始听得是音频版简介,听了以后,感觉有些意思,买来细读了两遍,确实很有收获,分析了我们为什么不能坚持的原因,为什么不能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我们为什么难以成为理想的自己?关键在于我们的大脑有两个角色,一个是高级策划人的角色,一个是低级执行者的角色,每个人都是好的策划人,却没有坚定的执行者。其中有两个真理:真理1、有意义的行为习惯改变是很难做到的。我们的行为习惯一旦形成,想要改变简直如同登山。因为我们不肯承认自己需要改变,忽视了惯性的力量,也可能不知道怎么去改变。我们往往按照惯性去生活,很少去反思自己的行为,人类其实是不愿意动脑子的。
真理2:没有人能让我们改变,除非我们甘愿改变。这一点非常重要,我们不要试图去改变一个没有意愿改变自己的人,如果自己不想改变,是没有改变的可能。而且大部分人是短视的、非理智的,哪怕在生死攸关的事情上,我们也不能成功改变,比如说戒烟,明明知道不好,但是能戒掉的有几个呢?在这个不完美的世界里行动,这里充满了各种可能诱因,让我们改变原来的行为。
在我们改变的路上有各种各样的思维误区,比如我们认为我们知道了,就一定能做到,但这是一种不切实际希望。我们过分的相信我们的意志是坚强的,不会向诱惑投降的,但是我们的环境和时间会慢慢秒掉我们的意志力。我们会在各种特殊的日子给自己借口不去完成计划,会和不如自己的人比较,会讨厌规划和别人的帮助和提醒,因为我们想要自由,但是结果更不自由,我们需要谦逊和谦卑。
我们以为我们不会累,激情会一直存在,自控力其实一种有限的资源,激情会慢慢消退。我们总是把事情放到未来,以为时间是无限的。我们过分相信我们的专注力,对未来的意外估计不足。作为中国人,特别相信一次顿悟就会瞬间改变我们的生活,但其实这是一种偷懒的想法,根本不可能。当我们养成了一定的好习惯时,会一向情愿的认为,这种改变是永久性的,但是事物是一直变动的,如果不跟进,我们的积极改变就无法延续。即使我们能减肥,但更困难的是以后的坚持和保持,那才是重点。而自负的人类往往没有自知之明。这是很多方法没有效果的根本,没有跟进。
佛教里常常说不能心随境转,要修炼到境随心转,但讲的比较模糊,也有可能是我修炼不够,事实上我们大部分人是被环境塑造的,环境是永不停歇的诱发机制,对我们的行为影响是巨大的,甚至在大部分时间里如魔鬼一样可怕,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几乎很少有人能脱离环境束缚,超脱于环境,特别是年幼的自我意识不完全的人。消极的环境会诱使我们化身魔鬼,极端的例子就是战争,会激发人性中的恶。比如老是晚睡的一个原因就是环境中影响睡眠的东西太多了。而且环境还在不停的变化中,如果我们不去塑造环境,控制它,那么它就会塑造控制我们,结果把我们变成一个自己都认不出来的陌生人。
环境是一个诱因,佛学或者传统的文化,只是有一些警句或者告诫,但是对此没有深入的研究或者方法论的东西,而现代的科学分析了背后的原理,提出了方法论。人对环境或诱因做出反应是一个反馈环的过程,包括四个节点:证据、关联,推论,行动。比如说汽车超速,及时让司机获取关于速度的数据(证据),这些数据引发了他们关注,指明了是否超速(关联),发现超速后,害怕罚款或者伤害他人(推论),他们就会减速(行动)。知道了人们反馈的过程,就可以加以利用,把证据摆给别人看,让人们看到整个反馈环的过程,从而明白整过过程,有意识的控制我们的行为。
精心设计的反馈环可以诱发理想行为,但我们所处的环境却常常诱发不良行为,它在不经意间颠覆了我们的意愿和判断,我们甚至都不知道自己被它改变了。所有影响人们的刺激都称之为诱因,可以是直接的,也可能是间接的,可以来自内部的,也可能来自外部,可能是有意的,也可能是无意的,是可预见的,也可能是意外的,可以激励人,也可能挫退人,可能产生积极作用,也能产生消极作用。诱因没有确定的好坏,关键在于我们对它做出何种反应。
激励性诱因和积极性诱因,反映了我们想要的事物和我们需要的事物之间的矛盾。我们往往想要在短时间内得到满足,同时也需要长远利益,这是成年人行为习惯改变中的决定性冲突。激励性诱因引导我们为想要的结果努力,而积极性诱因引导我们朝我们需要的事物努力,只有当我们的激励性诱因和积极性诱因相一致时,才算是处于理想环境中,但不幸的是,我们想要的事物常常会迷惑我们,使我们忘记我们需要的事物。书中把这个分成了一个四象限图,对我们常见的诱因做出了一个分类,对照一下可以知道在哪一个想限,对于普通人难以克服的就是想要的和需要的不一致。我们想要难以克服各种美食的诱惑,我们想要消遣,想要娱乐八卦, 但这些都不是我们需要的,不符合我们的长远利益。
对于我们需要但不想要的内容,比如规则,对羞愧、惩罚、报复的惧怕,这种挫退性诱因也是一种有力的刺激因素,它敦促我们坚持对长期目标的正确追求。对于不需要也不想要的内容,比如有害的环境,工作,那么我们应该火速的离开这个环境。
知道了触发一种行为的各种诱因,那么我们如何为自己创照一个自律的环境呢?成年人的行为产生过程,有一个诱因,会导致冲动,人们有所察觉,然后做出选择,最后产生行为。中间的过程非常短暂,如果不去分析的话,就会一闪而过,基本上是自动而仓促的,而另一个仔细分析后的过程,经历了暂停、反思、筛选更好的选择的过程。我们不是原始的动物,我们有脑细胞,能思考,能够把任何冲动搁置片刻,然后再选择顺从它还是忽略它。我们做出的选择,并非不加思索,也不是出于习惯,而是我们运用智慧大脑的证明,这相当于卡尼曼的《思考快与慢》提出的第二套反馈系统。大部分时候需要我们抑制我们的第一冲动。
在一些充满诱因、压力、原始冲动、高风险的重大时刻 ,倒不难控制自己的第一反应,反而是那些不起眼的微小瞬间,诱发了我们大多数过分消极的反应,生活中的琐事更能诱发我们一些基本的冲动,特别是我们家人、好友之间琐碎的诱发时间,在他们面前,我们感觉自己可以随意说话、做事,这反而会引起冲突。
为什么我们成不了理想的自己?为什么我们不会去做明知道应该去做的事,或者我们计划要做的事?
我们首先了解一下团队领导的理论,在一个团队里领导需要调整自己风格,来适应不同的下属的水平,有四种风格:告知式领导风格,教练式领导风格,参与式领导风格,授权式领导风格。高效能的领导凭直觉就能知道怎么分类别来领导,而低效能的领导永远都不会明白何时以及如何转变领导风格。我们体内也存在两个小人,一个是领导者,一个是下属,每一天开始的时候,我们都像是一个双面人,一面是领导者,另一面是下属,随着时间的推移,两者之间的距离会越来越大。这就需要我们进行自我评估,决定需要何种程度的自我管理。我们应该向管理他人一样管理自己。有时彻底的自控,只需要一张小卡片,把对自己的要求写下来,在安排工作之前只要看这张卡片就可以了。
我们都是高级策划人,而是低级执行者,我们总是做不好自己计划的事情,这简直就像死亡和税收一样无法避免。打扰我们计划的,并不只是环境和意外事件的骚扰,还有我们对过往经验的任性忽视。我们制定的计划与自己过往的行为截然相反,我们体内的策划人总是想设定一个截止日期,却忘了那个目光短浅、从未想过截止日期的执行者也是自己。策划人相信这次不一样,而执行者却一如既往的一拖再拖。
我们要明白在我们的生活中,不断打击我们的就是我们所处的坏境,为此我们要对环境做出预测,这个包括三个相互关联的步骤:预备、回避、调整。特别是对看似友好的环境最值得警惕,成功人士一定会留意他们所处的环境,做好预先的准备,如果我们不对环境做预备,什么情况都有可能发生,对环境或他们,我们不能靠希望,而要靠以往的经验判断。
有时我们面对一个环境最明智的选择就是回避它,面对一个危险的环境,我们相对容易回避,但是很少能抗拒一个令人愉快的环境,更有可能留在这种环境中享受快乐,而不会主动放弃或回避它,因为惯性,停止做一件快乐的事情需要强大的意志力。诱惑是在任何令人愉快的环境中都会露面的邪恶朋友,使我们放松,做出各种尝试,然而在这种环境里待一会。诱惑能腐蚀我们正确的价值观,以及我们的健康、人际关系和职业生涯。因为我们狂妄的认为自己能够掌控环境,我们选择迎接诱惑,而不是走为上策。为了避免做出我们不希望做出的行为,就要回避最容易诱发这些行为的环境。
当然生活中很多环境是无法避免的,我们预见到环境的影响,而且无法回避,那么我们可能会幸运的选择调整。因为只有我们极度渴望改变,或者有意想不到的洞察力,抑或是受到了他人的指点时,我们才会做出调整。调整不会经常发生,大多数人会不加抑制地继续错误的做法。每个高度留心身边环境的人都会注意调整自己的行为,虽然这不容易。
我们成年人最艰难的任务莫过于改变自己的行为习惯,我们天生擅长找各种理由避免改变,我们会编造借口,合理化我们的行为,习惯性思维会诱发各种形式的抗拒和抵制。结果,我们总是无法成为理想的自己。我们固执的忽视环境对行为习惯的巨大影响,但事实上,环境是一套冷酷的诱发机制,可以让我们从圣人变成罪人,从乐观者变成悲观者,并且让我们忘记理想中的自己。
好消息是,环境是公开的,只要我们加以注意,那些塑造我们行为的看似隐蔽的诱因其实是显而易见的。坏消息是,当我们从一种环境转移到另一种环境中时,很难继续保持警惕。环境每时每刻都在变化,而我们却没有随心所欲掌控每种环境的能力或动力。并且面对环境就,我们还会分裂为两个相互独立的角色,即策划人和执行者。
我们怎么才能得到制胜的法宝,掌握一些有意义的做法呢?要搞清楚一个问题,必须承认问题的存在,还必须知道自己在面对问题时有哪些选择。在追求任何行为改变时,我们都有四个选项,1、创造:代表了我们想要在将来创造的积极因素。2、保留:代表了我们想要在将来保持的积极因素。3、消除:代表了我们想要在将来消除的消极因素。4、接受:代表了我们需要在将来保持的消极因素。
创造是行为习惯改变中最迷人的,我们需要亲自选择,然后再行动。只要我们满足于现在的生活,不奢求超过我们预期的快乐和幸福,我们就会屈服于惯性,沿着过去的行为习惯继续下去。但是如果我们不满足,也许会走向另一极端,醉心于每一个想法,却不能坚持去实践任何一个,真正塑造一个全新的自我。
保留听起来消极而平凡,但确实也是一种选择,全心反省,识别出哪些行为习惯对我们有益,然后坚守纪律。
消除是最能释放我们自己,也最具疗效的行动,有时需要一种彻底的消除。我们都曾消除过那些伤害我们的东西,但真正的考验还在于,我们还需要消除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接受也是一种很好的选择,特别是当你缺乏改变的能量时。当形势变的恶劣时,我们一向情愿的相信一定会有好的结果,而不是从实际出发思考问题。在人际关系中,这种一厢情愿更加严重,我们不是依靠客观环境来做出判断,而是转而依靠印象,我们只接受自己能想要听的好消息,却屏蔽需要听的换消息。但我们缺少改变的能量时,接受便是最宝贵的行为。有时,我们不肯接受的态度所诱发的行为,绝对比我们错误的创造、保留和消除行为加起来的结果还要糟糕。
我们坦率的指出自己能改变什么,不能改变什么,应当舍弃什么,应当保持什么,大胆挑战自我,往往会为其答案的大胆简洁而感到惊讶。
书中的精华就是每天对自己的积极问答。积极问题能让人更专注于能做些什么来积极改变世界,而不是这个世界能做些什么来积极改变他们。6个逆向度问题时:1、我今天是否尽最大努力去设定目标了?有明确目标的员工比没有明确目标员工的投入度更高。如果没有目标,问自己是否全身心投入了?全身心投入做什么?2、我今天是否尽最大努力去实现我的目标了?3、我今天是否尽最大努力寻求人生意义了?哪怕是在最难以想象的逆境中,寻求人生意义的过程能保护我们,不论做什么,都要更有创造性的去寻求人生意义。4、我今天是否尽最大努力追求快乐了?快乐和人生意义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当我们不再等待他人或事物给我们带来快乐,而是负责任的关照内心时,就会发现快乐就在我们身边。5、我今天是否尽最大努力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了?得到好朋友的最好的方法之一,就是做一个好朋友。6、我今天是否尽最大努力全身心投入工作和生活了?如果我们有意识的去尝试更加投入,并严格衡量自己的努力程度,他就会更加投入地工作。积极问题揭示了我们正在尝试什么,放弃什么,它让我们认清了自己能够改变什么,让我摆脱了牺牲品的感觉,代之以控制感和责任感。
每日问答会强化我们的承诺,会在我们需要的时候诱发动机,能突显自律和自控之间的区别,把我们的目标提炼为方便管理的数据。
书中还提到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就是教练,甚至是唯一重要的因素,要坚持每天向某个人汇报打分情况,这就是你的教练。当我们知道自己将要接受检验是,就会更加坚忍顽强。在体育比赛中,一个好的教练,在公司里,一个优秀的领导者,会教导、支持、启发我们,还时不时向我们注入一些顽强的意志,让我们保持奋勇前进。
只要我们按照每日问答的要求去做,我们就能变得更好,并且能更快的变好,只要多次正确重复一个动作,对它的掌握就会越来越好。我们最终会成为自己的教练,我们体内的教练,它可能是来自内心的声音,类似于良知,可能是一句歌词,一句有意义的座右铭,一张卡片上的提醒,或者其他任何诱发我们理性行为的事物。
自律的第一原则就是三思而后行。要想成为理想中的自己,要有第一原则,在任何情况下,你都可以这样问自己:是要选择投入,还是要选择放手?就是在选择应对的方式之前,先要经过思考,就是所谓的三思而后行。。比如我们在生活里遇到的一些无礼之人,如果我们因为他人的性格习惯而发火,和因为一把椅子发火差不多,椅子改变不了自己是椅子的现实,我们遇到的大部分人也不会改变他们的性格。
德鲁克说:“我们生活的使命应该是做出积极的改变,而不是证明我们是多么聪明或者多么正确。”但我们每当有机会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时,我们都很少考虑身边的其他人,也不会想着为他们创造积极的结果。比如我们说话时往往喜欢贬低他人,抬高自己。我们常常喜欢卖弄学问,用“我告诉过你”的句式,显示自己的道德优越感,抱怨其他人的决定、计划。这些很强负作用的行为往往会适得其反,当众纠正别人的一个小错误,不算是教导,用“我告诉过你”,无法愈合伤口,建议别人要像你自己一样,不会改正他们的坏习惯,像其他人抱怨,也不会提升我们的优越感。很多时候我们这么做了,事实上我们并没有想后果,只是想抬高自己。
在我们对诱发环境产生高傲的、嘲讽的、批判的、好斗的、自私的反应之前,三思而后行可以制造一个瞬间延迟,这个延迟给我们时间去思考一种更加积极的反应。我们应该思考:我们是否愿意表现出强大意志力,为自己的言行负责,而不是让惯性控制自己。提醒我们自己处于当下,面对当前的环境需要怎样的反应,在投入之前提醒自己,对他人做出反应是一种工作,需要耗费时间、精力和机会。在进行积极的改变时,要强调我们天性中善良、仁慈的一面,提醒自己,我们的行为要有助于把自己变得更好,或者把世界变得更好。
我们在困惑是否要如实表述个人想法时,我们要区别真诚和不假思索的区别,真诚是说足够多的话,满足其他人了解情况的需要,不加思索地说出太多信息,却会产生负作用,往往令他人感到痛苦或者羞愧。
当我们的信念与他人的信念相冲突时,我们要了解人们思维中的“确认偏误”,人们偏好有助于确认自己观点的信息,不论其是否真实,人们只喜欢能够验证自己固有态度的信息。我们无法消除他人或者自己的确认偏误,但应该努力避免他的危害。和别人辩论大部分时候是没有意义的,最好的情况不过是浪费大量的时间,也没能改变别人的想法,最差的结果则是制造一个敌人。
我们要牢记一点的是“世上所有决定都是由掌握决策权的人做出的,要习惯这一点。”当决策者做出不理性的决定时,我们应该接受事实,放弃抱怨的幻想。学会“成本-收益”分析方法,这项决策值不值得你去反对?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就把哪项决策抛到脑后,尽量去做你能做出积极性改变的事情。
三思而后行,能提醒我们,我们所处的环境每天都会诱惑我们很多次,让我么卷入一些毫无意义的小争论,而我们对付他们的最好方式,就是什么都不要做。
我们的人生是需要规划的,管理组织和人员,没有什么比规划更加重要,没有规划,我们难以变得更好。人们在改变面前非常固执,有了规划,让人们做简单的重复,才能有助于改变。规划有助于我们提升某项可以量化的技能,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这种简单任务中,我们总是倾向于忽略规划。如果没有规划,变化也永远不会发生,规划不仅可以改变,增加我们成功的几率,还能提高我们的成功的效率。
在我们自我损耗时,如何自律呢?自控力就像油箱里的油,总有耗尽的时候,我们负责做出的决策越多,在处理后续决策时就越疲累,因为决策疲劳,我们会犯上拖延的毛病。在损耗的情况下,我们更容易表现出不恰当的人际行为,意识到自己的损耗,是一种重新认识世界的方式,在精力衰竭的时候去做事,就像在醉酒时去滑雪一样危险。战胜损耗的方法就是做规划。规划能以一种神奇的方式,减缓自控力的损耗速度,有了规划,我们就不必要再做那么多选择,按计划行动,就不会那么快被耗尽。
如果我们给自己足够多的规划,就不需要可以自律,规划会帮我们做到,虽然我们不可能刻意规划好每一件事,任何环境都不会那么完美,但是我们所有人都在某些时刻需要某些方式的规划。
书中提到了一种“假设式”测验,它首先要预料到环境对我们的偷袭,其次还要能诱发我们明智而有效的反应,而非愚蠢的行为。在开始一个无聊的会议之前,我们想象一下会议结束时我们要进行一项自我测验,提问四个有关的这一小时的简单问题,我是否尽最大努力追求快乐,探寻意义,构建积极的人际关系,全身心投入了?一旦事先知道要进行测验,就会有一些不同的做法,会带来激励的效果。测验的预期诱发了一些自然的欲望,让你想去努力表现的更好。把这项假设测验,当成改变行为习惯的一个思维转折点,在做这项测验时,会提醒自己用行动准备好答案。
在一些可怕的事件发生时,包括所有诱发我们悲观心理和无心之失的环境,我们就可以用每小时问答,来平息我们的悲观心理,或者面对不喜欢的人,我们难以忍受他们的愚蠢和固执,每小时问答则给了我们新的约束。但是在一些特别喜欢和放松的环境下,我们也需要每小时问答来控制自己饮食,我们需要享受和朋友们共处的时光而非食品。在敏感环境中实施这种自我测验越多,我的警觉性就越强,最终会成为我们个性的一部分。
我们不能满足“差不多”的最终回报,我们需要全身心的投入,用100%的专注和精力去改变行为习惯,就会创造出一股势不可挡的力量,而不再是所谓的积重难返,我们就会开始改变环境,而不是被环境左右。在人际交往中,我们不能用“差不多”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否则既不能让别人满意,事实上也不够好,它只会让别人失望,甚至会彻底破坏人际关系。在我们履行承诺时,“差不多”总是差很多。
我们在生活在要时刻检查我们的投入度,我们需要时时留心并全身心投入,其他人也能从中受益,我们先认清了一个诱因的本质,并且明智地采取了恰当的应对行为,行为有创造了一个诱因,诱发了其他人更良好的行为。所以我们的生活的第一个目标是留心,留心周围发生的一切。第二个目标是投入,不但要留心周围的环境,还要积极参与其中。只要认同了留心和投入的重要性,我们就可以感受环境施加给我们的所有诱因,我们或许不知道下一步会发生什么,但是我们知道别人对我们的期望,也知道自己对自己的期望,这样的结果是惊人的,我们就不再是被动的,我们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就是彼此促进的。
看完这本书,还是很有感触的,对我们面对的各种环境加以分类,对各种诱因分析,知道环境的残酷性,同时也让我们了解了反馈环的过程,知道怎么去打破反馈,让好的反馈出现。怎样利用每日问答的工具,提醒自己做积极性的投入,让我们知道了怎样减少自己的内耗,提高自己的自律性,怎么样面对环境三思而后行,避免让自己陷入无限地麻烦中。接下来更重要的任务是去践行,否则只是知道,毫无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