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什么找到方向比努力更重要?
在网上,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斜杠青年、励志精英,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时间管理法、高效学习法,我们想要变成他们那样的人——生活丰富多彩,自信而且快乐。于是我们去努力,学习PPT、学习PS,看书、写文章,每天像一个高速转动的陀螺。可是,每一次我们停下脚步,在每个夜深人静无法入眠的夜晚,挥不去的迷茫甚至让我们难以呼吸。这迷茫的根本原因,不是你不够努力,而是你没有确定什么样的道路适合你,你应该朝哪个方向走下去。没有方向,再努力也不过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徒增你的迷茫和恐慌。因为你内心明白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的概念,如果没有找到方向,你的所有努力其实都没有意义,正如我们小时候学过的南辕北辙的故事。
当然,很多人在努力的过程中不断进步着,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你找到了方向。时间的投入、努力的付出都会给予你回报,我一直相信功不唐捐这个道理。不过我们来想这么一个问题,如果你是一个重视生态环境的人,你来到了一个高污染的企业,在这里一段时间后你成长了很多,你会开心吗?适合你的方向不仅是意味着你能在这个方向上快速成长,更意味着它能让你感到快乐。
在教练领域,强调发现自己的B点(目标、方向),明确自己的A点(现在所处的阶段),选择路径、方法,在此过程中不断自我激励、赋能。从这里可以看出,努力是在后面的,首先要做的是,找到方向。告诉了你,为什么找到方向比努力更重要,下面我们来谈一谈,怎样找到适合的方向。
2.怎样找到适合的方向?
首先我们来聊一聊两个模型。第一个,“洋葱模型”。一个人的特质从外到内可以分为兴趣、能力、性格、价值四个层次,一层层拨开就好像洋葱,这四层从外到内越来越难以改变,我们前面举到的高污染企业的例子,你的能力决定了你在商业管理方面的成长速度,但是你的价值观却抵触高污染行业,所以,完全可以找个其他类型的商业公司。第二个,“冰山模型”。一座冰山,上面的尖部,代表着经历、技能,水平面部分代表着你的能力,水面下的基石代表着你的价值观,与洋葱模型类似,下面的价值观部分是最难改变的。如果你足够聪明,就能想到,通过明确价值观,我们可以找到适合我们的方向,而且这个方向很长时间不会改变,这也就是我们的职业方向。
具体的方法其实操作起来很容易,我们小时候在语文课本上也学到过。我这个方法是学自王鸥飏老师,教练领域的名师,在我身上的效果很好,名字叫做生命之花,用于发现我们的生命愿景。开始之前,请你先找出一张纸、一根笔、一个朋友,坐下来并调整呼吸,进入沉静的状态。下面我会依次说出八个不同的词语,你把听到后的联想词记录下来,想到什么就写下什么,无论是正向还是负向的词语,尽你可能去发散思维,写下3-8个词,一个词说完会等你写完再说下一个词,下面的内容让你的朋友来为你读(请你务必遵守,先不要看下面的内容):
①工作(可以是你对工作的评价或你想在工作中有何表现等等);
②关系(你希望在关系中达到什么状态、做到什么事情等等);
③心智(这里指的是你的个人信念);
④身体(你想要身心处于什么样的状态、需要做些什么等等);
⑤结果(关于结果你的各种联想都可以记录下来);
⑥挫折(你对挫折的理解、态度等等,去发散你的思维);
⑦环境
⑧技能
(这一段仍是朋友来读)进行到这一步,我们在八大类的联想词里每类选择一个对你最重要的词语留下来,其他去掉,你可以慢一点,没有关系。完成之后,这八个词语再去掉三个,留下对你最重要的五个。完成之后,再去掉两个词语,留下对你最重要的三个词语,用这三个词语组个句子(十个字左右)描述一个场景,这就是你的生命愿景。然后在这三个词语里留下对你最重要的一个,这就是你的核心价值需求。
(现在你可以接着看了)找到了你的生命愿景和你的核心价值需求,并不意味着你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职业,但是你找到了方向,只要你的努力是符合这个方向的,就会让你感到快乐,不再迷茫。当然,我可以跟你谈谈我对之后职业选择的想法。首先你要开阔你的视野,了解各种职业的信息,网络、前辈都是我们的消息渠道,尤其是长辈的建议,他们的阅历决定了他们看法的独到。当然,我要告诉你的并不是唯长辈、唯前辈是从,在你掌握了足够的信息之后,把这些信息罗列下来,展开它们的特点、优劣,比照自己的生命愿景和核心价值需求来考量,这是避免自己主观臆断的有效方法。记住,写下来永远比脑子一直乱想要有效,这句话在很多情况下都对你有用。这或许是个笨办法,但是会让你变成聪明人,我也相信,通过这样的梳理,你对职业的选择有了自己的判断。
讲到这里,其实已经可以结束,但我忍不住想谈一谈下面这个话题。
3.找到方向后我们如何努力?
找到适合我们的方向甚至是职业后,我们如何去有效努力?我可以教你两件事:
(1)做正确的事
在这里,教你自我教练的另一个工具——双轮,两个轮子分别代表上一周和接下来一周。写下你上一周主要做的八件事,找出与你目标方向相符的事情,算一算比率,然后写下接下来一周你打算为这个目标做的四件事。通过简单的测评,就可以准确把握你是否在做正确的事。举个例子,我想成为简书签约作者,这是我的目标,我上周做的八件事如下:
1.创作简书文章
2.阅读积累
3.房树人分析
4.观看微电影
5.听分答小讲
6.成真恋爱学
7.发散日记
8.完成论文
其中与之相关的是四件事,相关率50%,不算高但是上周制定的四件事完成了,然后我在接下来一周要做下面四件事:
1.持续创作简书文章
2.分类积累相关资料
3.发散思维练习
4.了解他人灵感来源
通过一个十分钟左右的测评,我就确定了自己的工作计划。
(2)做好正确的事
还有一个困扰我们的事情,计划做好了,但是总是出现各种意外,时间上冲突导致完不成计划。这无疑是我们在制定计划时对时间把握的不够,下面我来聊一聊时间轴管理时间的方法。
一天之计在于晨,早上工作前,先参考之前的总计划列出今日任务,然后参考工作内容和一些私事列出待办事项,接着对耗时简单评估,原则是不要乐观,许多不许少,接着对应你的时间轴去填充任务和事项,我的建议是今日任务最多三项,因为三项就足以积累起你的进步。每天结束时,将实际用时比照计划用时做一个反馈对比,渐渐地,你对时间的把握会越来越精准。
文章最后,还是那句老话,方法教给你,修行在个人,改变=应用+能量+时间。我是乐友,用心经历生活的大学生,希望能帮到每一个感到迷茫的你,实现我的生命愿景。如果你有一元,不要打赏我,网易蜗牛读书一元包天畅读,如果有余,可以请我一起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