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代周刊》曾有一期的封面标题是“中国赢了”,甚至国外也老早就称呼中国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可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在发展道路上绝对平步青云。发达国家在继续探索的道路上至今问题多多,作为本就落后的国家更是八花九裂。那么,在我们跃进的2017年里,都存在着哪些问题呢?新财富的前路又在何方?
体制对于创新太宽容
想必大家这几年都会看到一个普遍现象,那就是放眼望去,所有人口中提到的都是“创新”一词。连党的十九大报告都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甚至在两省大会中还提出了:全速转动“创新引擎”,协力打造“中国硅谷”的口号。
不过,别看目前这种全民创业国家支持的现象如此和谐,以及牵动着经济发展走向直接上升,但没能及时监管,有太多政策疏忽,造成了不小的“混乱”。
比如当下流行的P2P,有太多陷阱在等人上钩了,什么网贷、线上理财,全部在虚拟网络中运营,追踪不及当真是比炒股票还刺激。
还有像共享单车、滴滴打车这样的软件开发,在一些发达国家也并不是没有这样的共享概念,可就以共享单车来说,那些发达国家不会容忍那些单车乱七八糟放在路边,造成行人、骑车的困扰的,他们还会与当地政府去共同分析是否应当增加投放量等。但再瞧瞧中国,对比结果不言而喻。
总而言之,由于我们体制态度太过宽容,导致很多事件只有发生后,才会去被监管、评估和解决。也许后期会严格起来,但目前为止在涉及到多方利益的问题上,还需探寻更为合适的监管方式。
当然,就像开头所说,创新创业仍是未来新的增长动能的基础,有心的朋友定要抓住机遇。
金融体制发展
现在一说金融体制,什么风投、PE、股权投资等等一大堆方式可供人们选择。但把时间倒退个五六年,这样多元化的金融体制当真还没成型。
在那个时代,大家一说要搞企业,都得发愁怎么跟银行借钱,或者跟身边亲人、朋友张嘴。可现在就不一样,不用想着难以启齿的借钱了,或者银行贷款利息了,咱们玩融资。找风投找PE,千方百计想着用股权置换别人的资金。
由此可见,当我们拥有了更多选择,创新也好创业也好,就有更多稳固的基础,对于未来的经济发展,也就有了更大的推进。所以,金融体制的开发,当真是万物基础,不可缺少的条件啊。
消费规模在扩大
这两年,不少媒体都在报道,中国人民的消费在增长,消费规模在扩大,消费质量在升级。可到底为什么要这么说呢?难道只是因为全民入驻互联网+,不管是点外卖还是逛商场,没有现金的重量限制,所以消费起来没概念吗?
必然不是。过去大家都说消费主体是80、90后年轻人,因为刚老一代的人太穷,即便后代有钱了也不太敢消费。现在呢,长江后浪推前浪,最早一批主要消费人群开始步入中老年了,开始像发达国家的老龄人一样,计划周游列国,继续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质。从而带动了消费比例,扩展了消费规模。
由此可见,主要消费人群的转变,以及新型消费的发展,是扩展消费规模不可或缺的元素。也就是说,归根结底,想要带动经济,不管是自己钱包还是为国家发展贡献一份力,创新当真王道。
中国制造业新动能
人民如此给力,国家也不能闲着。这几年处处可见的MADE IN CHINA简直是国人都无比自豪的一件事。但中国并没有因为早早巩固了位置就开始停滞不前,而且秉承着时代发展不断重组、优胜劣汰的教条,激起一个又一个增长新阶段。
就比如说当年被传得神乎其神的是,美国限制中国发展,什么芯片什么其他科技手段全都不传授给中国,但能在遥远的几千年前就创造出机关术和阵法的中国人,还能被这些难倒不成?不整芯片,我们整别的。
早在2015年,中科院理化所研究员的团队,研制出了世界上首台液态金属机器。2016年更是取得突破进展,发现液态金属也会做出这样胞吞效应“行为”,除此之外,液态金属甚至还会“呼吸获能”,“终结者”从此并非只存在于影视作品之中(这一研究成果被以封面形式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尖端科学》)。
除此以外,还有很多科研成果使得中国的科技排名频频上升,这也从侧面描绘出,国家繁荣昌盛经济顺利发展领域的另外一部分——对科技研究的势在必得。
王昊点评
说了这么多,想必大家也对新财富的发展方向摸透了不少。一句话就是,我们要不断紧跟时事,创造新的可能。认准方向,不走回头路。否则一旦放松警惕,只守不攻,那么面临的结果不仅仅是淘汰这么简单了,也有可能欠债无数资金链断裂从而破败的结果。
所以,若想在金融领域独占一方,除了要摸清变幻莫测的市场经济的大走向,也要保障自己不被各类风险因素所影响。而这,也是我们一直在强调的“管财”的问题。
也就是说,现在的人,其实都不缺乏赚钱的头脑,缺少的只是如何适当规划自身资产安全的思维。以为只要不顾一切,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里就可以万事大吉,大不了拆东墙补西墙,可万一好巧不巧一个金融风暴席卷,让你一夜之间一无所有还身负巨债,你该怎么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