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岸知名的爱国人士邱毅先生说,未来可能会用“施琅模式”完成统一大业。什么是施琅模式,只是武力解决吗?恐怕不是,简单的四个字其实涵盖了多方面的内容,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深度解读一下邱毅先生所说的“施琅模式”。
1、重用投诚人士
众所周知,施琅一生之中两次降清,第一次是在顺治三年,他跟随抗荷兰英雄郑芝龙降清,后又背叛清朝跟随了郑成功。第二次是在顺治九年,施琅得罪了郑成功之后无路可去,再次降清。之后就一直郁郁不得志。
康熙一生雄才大略,在继位后决心收复台澎列岛。当时康熙并没有因为施琅的两次降清而继续贬用他,反而是听从了李光地的意见,从同安总兵破格授予他福建水师提督之职,让施琅号令水军平复台澎列岛。
从用人的角度来讲,在解决岛内的统一的问题上,“施琅模式”可以说是别具一格,现如今的我们,也可以重用一批有能力的投诚的爱国人士。毕竟无论是对当地民间的了解,还是其隐藏的军事布防,相信他们都会有独特的见解。
2、消灭反对统一的人士
清朝康熙年间,施琅用武力收复了台澎列岛,从此完成了华夏一统的大业,如今邱毅先生提的“施琅模式”当然也涵盖了武力解决,而我们要看到的是,我们的对手是死硬的反对人士及其相应的集团势力。
对这部分人,我认为在多次劝说无效的情况下,只能选择消灭他们。
我相信这也是“施琅模式”的基础。如果任由这些人兴风作浪,再好的局面也会被打乱,这就是典型的“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
所以,消灭和解决掉反对人士也是“施琅模式”的一部分。
3、招抚中立人士
清朝康熙年间,施琅在攻打岛内时,曾大力的招抚郑经的部下,这些人大部分家眷还在内地,所以他们的内心其实还是属于中立的。其中就有著名的镇国公刘国轩。
现如今,除去投诚和反对的人,岛内就剩下了中立人士,对这些人有的产业在内地,有的家人在内地。我们不要把他们推到自己的对立面,而是应该以招抚为主。这样就铺平了我们前进的道路。
综上所述,“施琅模式”绝不是简单的一打了之,而是针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方法,这样才能取得更大更好的效果。才能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才能真正实现伟大复兴。
为祖国,为统一,请点赞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