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曹校长带队,我们一行10余人来到兄弟学校,参加集团组织的语文四校联合教研活动。这次活动对上课教师、参研团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也真正意义上触动了前来参加学习的老师、所有参研老师真正意义上的进步与成长。
今天研讨的内容是四年级《记金华的双龙洞》这一篇游记,对于我来说,首先想知道的是:这节课的语文要素是什么?通过什么形式来体现对语文要素的理解?
第一节课堂上,老师完整地呈现了整个教学过程:学生自学批注,完成学习单;小组合作交流;全班共学交流。在这个交流过程中,老师充分给予学生表达的时间与空间,但有一点就是,所有的交流都是建立在学生交流对话的基础之上,老师介入的相对较少,但可以肯定的是,老师的整节课语言很干净,这堂课整个是学生的学为主体,结构很鲜明。但是在听课的过程中,我也在思考:现在的语文课如何去寻找语文味道?课堂似乎少了些什么?是学生不同思想交流的思辨声,是琅琅的读书声,或是富有感情的品读经典的奶声奶气的童声?
这不是数学课,我也不太懂,但我想,如果是数学课,我们应该怎么上才能真正推动全体学生卷入式思考,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呢?
或者说,在所有学为中心的课堂上,老师大胆放手和相机介入,是对老师提出的最高要求。大胆放手学生,是指敢放手,能放手,课堂上真正给足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与空间,如完成一个练习,孩子需要时间读,在读中体会;需要动笔书写,让这个读、悟、写的过程落实,就要给足时间,让学习真实发生。在学生分享交流时,老师要参与到某一、两个小组中去倾听学生的思考,了解儿童真实的声音,从而为全班共学寻找有利的素材,并且在全班共学时,给予及时的点拔与指导。这是最难的地方,更是学为中心课堂改革后老师们最需要为之努力的地方,即老师什么时候进,所谓进在关键处,不代表老师不进,只有参与到了学生中,知道了学生的想法和困难点,那么,在学生最困难的时候进。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或者回到文本品读,思考,不断地在读中感悟。这个说起来很简单,真正做起来并不容易。他需要老师在上课前对教材有充分的解读,读懂、读通教材,且能对一类文本,或是整个单元故事等做到通透理解,知识本身的渊博帮助老师有了底气;接着就是读懂学生,要充分考虑儿童年龄特点和认知天性,或是做好调研,想清楚学生可能出现的想法,并厘清每一种想法背后的原理,以及课堂上出现不同的想法,自己该如何应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困难。但是,我们要努力去做好前期的准备,即花费力气去备好每一节课,让自己的思想更深刻,让自己更懂儿童,那么我们的课堂才会出现收放自如的大气、敢于扔开书本放手让孩子去说的底气。这是我们走向理想课堂的必经之路,也是我们为之憧憬的学习中心课堂场景!
第一节课后,语文专家乔院长结合自己的思考现场提出了改课的建议,他的表达很犀利,在我听来很受用。他肯定了这样的课堂研究是特别有意义的一件事。但是语文课的2个课时不应是碎片化的学习,应该是先整体建构,再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深度拓展。他提出:每节课的目标要简单且聚焦,根据目标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与空间;其次是建立小组合作学习的秩序,有意识地培养、训练学生学习的社会交往技能。所有的学习不能停留在形式上,而应真正地去思考如何做深做实。结合他执教的初中语文课,他提到老师的角色是要做好串联、追问,为学和搭建学习的支架。乔院长的分析很专业,我所理解的是老师一定要清楚自己要做什么,即目标定位准;怎么做?即学生需要什么?但所有的前提来自于老师自已是否有足够的阅读储备。我想:首要的,是老师们爱上阅读,会阅读;爱上思考,会思考;才可能真正促进课堂转型。
现场改课是大家最期待的环节,在现场改课中,应该说,和第一版最大的不同在于,第二次上课直接聚焦2-7自然段中作者游览所经过的景物特点来进行交流与思考。独立学习5分钟,加上小组互学8分钟后,是全班的共学时间。这次的共学时间比较耗时,三组学生上台分别对自己小组所寻找的点进行了分析,并与台下同学进行了对话。我的想法是:是不是可以在共学交流时更加聚焦重点,若是学生可以直接领会的,可由学生说后,读一读关键句即可;而对于语文要素:重点描写的片断进行共读共悟,这样重点、难点也会真正意义上得到突破,且能让学生对于印象深刻的景物理解更深,同时,在品读重点景物时,感受游记的写作特点:写景+感受。读中学会写景的方法,以及描述感受的方法,这样,是不是可以让游记的写作手法也无形中渗透到了学生的脑海里?
非常开心能有这样深度卷入的学习机会,在观课与思考中,对于课堂研究、集体备课都有了那么一点点的感悟,希望我们老师能将这些思考践行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和学生一起每天进步一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