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灵枢经·正义精讲268
卷六·海论第三十三
3/3
原文:
黄帝曰:凡此四海者,何利何害?何生何败?
岐伯曰:得顺者生,得逆者败;知调者利,不知调者害。
黄帝曰:四海之逆顺奈何?
岐伯曰:气海有余者,气满胸中,悗息,面赤;气海不足,则气少不足以言。血海有余,则常想其身大,怫然不知其所病;血海不足,亦常想其身小,狭然不知其所病。水谷之海有余,则腹满;水谷之海不足,则饥不受谷食。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自过其度;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痠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
黄帝曰:余已闻逆顺,调之奈何?
岐伯曰:审守其输,而调其虚实,无犯其害;顺者得复,逆者必败。
黄帝曰:善。
原文译文对照:
~~~~~~~~~~
黄帝曰:凡此四海者,何利何害?何生何败?
黄帝问:以上这人体四海,怎样的表现为其功能正常或紊乱?怎样做,才能令它们一直强健正常?怎样做,又会令它们虚衰败乱呢?
岐伯曰:得顺者生,得逆者败;知调者利,不知调者害。
岐伯答道:顺应这四海之健康需要的做法,就会令此四海生机旺盛;违逆这四海之健康需要的做法,就会令此四海生机衰败。懂得顺应其健康规律去调养四海的人,其四海之功能就会一直保持正常;不懂如何顺应此规律去调养的人,其四海之功能就会逐渐被损害。
黄帝曰:四海之逆顺奈何?
黄帝问:人体四海,当其功能逆乱于正常应有之状态时,都有什么证候?
岐伯曰:气海有余者,气满胸中,悗息,面赤;气海不足,则气少不足以言。
岐伯答道:当气海因邪气有余而功能失常时,会见胸中气实、满闷、呼吸喘促粗重、面色发红等证候;当气海因正气不足而功能失常时,会见呼吸短弱、无力说话(懒言)等证象。
血海有余,则常想其身大,怫然不知其所病;血海不足,亦常想其身小,狭然不知其所病。
当血海因邪气有余而功能失常时,患者会因为血多脉盛,而感觉自己身体庞大,虽然心情郁闷不舒,却说不出来自己有什么病;如果血海因正气不足而功能失常,患者会自觉身体弱小,意志消沉,也说不出有什么病。
水谷之海有余,则腹满;水谷之海不足,则饥不受谷食。
当水谷之海因邪气有余而功能失常,则见腹中胀满:当水谷之海因正气不足而功能失常时,就会感觉饥饿,却吃不下东西。
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自过其度;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痠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
若髓海因邪气有余而功能失常,就会感觉身体轻盈、强健、力量充沛,亢奋度及耐劳度,都超过自己一贯的正常水平;如果髓海因正气不足而功能失常,则会感到头晕耳鸣、腿酸眼花、视物不清、倦怠嗜睡。
黄帝曰:余已闻逆顺,调之奈何?
黄帝说:我现在已经了解了人体四海违逆于正常应有状态之时的病状,该怎样调治呢?
岐伯曰:审守其输,而调其虚实,无犯其害;顺者得复,逆者必败。
岐伯答道:须仔细诊察四海之上下要穴,谨慎施刺,根据阴阳平衡的需要,去补实正气、泄放邪气,不要把补泄之刺法用反,以免犯“泄虚而补实”的错误。顺着阴阳平衡之方向去调治,其病情一定能得到康复;若逆着阴阳平衡之方向去调治,则其病情一定会继续恶化。
黄帝曰:善。
黄帝说:讲得好。
~~~~~~~~~~
老黄历择吉,2024.9.17
上一篇:灵枢经正义精讲267
下一篇:灵枢经正义精讲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