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尚未结婚生子时,我就对我未来的家庭做了明确的规划:无关性别,孩子一定要生两个,而且年龄不能超过三岁。我给自己的理由是,手足之情无可替代,年龄差的越小,他们同频率长大的过程中感情会愈深。
因此尽管可可是超高需求宝宝,睡渣,吃饭困难户,药罐子,在养育她的过程中我吃尽了苦头,我也没有放弃我的人生规划,依旧在可可两岁时毫不犹豫的备孕了二胎。
没有经历过的我曾以为多个孩子只是多付出一份爱,多份辛劳,双倍辛苦而已,这我完全可以应对,毕竟养过一个,也算有了经验,有些坑可以避掉,大宝养育的不足可以在二宝身上弥补。
但我低估了一加一不简单是等于二这一事实的无奈。原来多个孩子,并不纯粹是多份爱,多份辛苦。那些没有预料到的困难让我数度质疑自己生二胎的决定,至少后悔过很多次生的太早。
悦悦刚出生,作为同一款高需求,爱生病的宝宝占用了我很多精力,这让可可十分不满,性情大变,身心俱疲的我在耐心透支完后对她实施过吼,冷暴力对待。
可可的情绪,悦悦的身体,婆婆的强势,让家庭氛围降至冰点,甚至波及到我和老公的感情。但有些事只会让你明白,有些事,没有最糟糕,只有更糟糕。
悦悦六个月大被诊断为发育迟缓,需要康复治疗。对于她未来的种种不确定性,我忧虑不已又心急如焚。唯一能做的就是遵医嘱做康复。
而与此同时,因人手不够,无暇顾及,被送到幼儿园的可可经历着第一轮疾病频发期,不停地在与发烧,咳嗽,拉肚子做斗争。无法做到完全隔离,交叉感染是必然,所以同时带两个孩子就医问诊,扎手指,输液,灌药成了那段时间家里的日常。
我不知道那段时间是如何坚持下来的,至今回忆起来仍旧感觉不真实,只觉得如同做了一场噩梦。好在噩梦醒来,生活又回到了正轨。
悦悦通过康复,大运动逐渐赶上,甚至后来者居上,在一岁时已经比同龄宝宝显现出较强的语言能力,走跑亦无任何问题。
而通过不断学习育儿知识,接触并践行正面管教,对可可进行共情、接纳,引导的方式,加之悦悦状态很好,我便尽可能的放手给奶奶和爸爸带,而我花更多时间陪伴可可,可可的性格和情绪慢慢扭转,不再是那个声嘶力竭,撒泼打滚的孩子了。
更可喜的是,这两个孩子早就在每日相处的过程中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抑或是血浓于水的血缘亲情使然,如今姐姐是护妹狂魔,而妹妹是跟屁虫。
有时她俩追逐打闹,或者安静共玩,在一旁守候的我内心翻涌又平静,回想当时,有种恍如隔世之感。
现在你要问我还后悔生二胎吗?
我会肯定的回答:不后悔
因为经历过的我知道,养育这两个孩子,我付出了两份爱,双倍的辛苦,但收获到的,却是幸福的平方。
很值!
因为值得,所以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