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记得小学时在素描班学画,五位画友中跟我最好的是一个高高大大的小哥哥。无论春夏秋冬,课前他都经常跟我不约而同地提前来半个小时,一起去大楼的天台上玩。夏日的黄昏,我们追逐打闹、还一起看夕阳,也偷看彼此被彩霞映红的脸庞;冬日的苍穹下,我们并排坐着仰望星空、研究星座,在我忍不住扭头瞄他的时候,常会撞到他跟繁星一样熠熠的目光;而当我在寒风里冻得发抖,他会很绅士地脱下大衣把我裹起来,然后自己跑跑跳跳地取暖,我闻到他大衣里温暖的味道,心头涌上一种感觉,依稀觉得,这就叫“幸福”。
而我们的老师也心领神会似的,安排我跟他一起值日、相邻就坐、互相修改作业。于是每周学画的那个晚上,成了我们最开心最期盼的时光。有一次课后我回到家,准备削铅笔,发现插刀片的夹层里多了一张纸,抽出来,打开,上面是他刚劲的字迹:“我喜欢你。今后无论你我各自身在何处,情谊永不移。”我把纸条藏好,不禁微微笑。
之后,突然从某一次课开始,他再也没来过。我问老师他怎么了,老师说,他妈妈认为他年级高了,课业重了,不想他因为学画而耽误学习。我沉默了,心想,也说不定,是因为他妈妈怕我分散他的精力呢……我蓦然想起那张纸条,这才觉得,原来那不仅是甜蜜的表白,更含着一种诀别的味道——或许他早就知道自己要走;但是对我而言,这一切却是戛然而止、不了了之。从此,我不再去那个天台。
没多久,他搬家了。在那个没有手机、电话也不太普遍的年代,我无从知道他去了哪里,唯有珍藏点点滴滴的记忆和那张纸条。几年来,每当记忆浮现,都会在心底隐隐作痛。我甚至一直找不到某个其他人,能够使我有当年那样的感觉。不知是不是无疾而终的感情会在记忆力升华得格外完美,从难以忘情,到无法释怀,我却始终心心念念着这份遗憾、怀着一个重逢的心愿。
直到我进了大学,突然间有一天,有个不认识的手机号给我发短信,能叫出我的名字,并给了一点提示,让我猜他是谁。几个回合后,我脑中突然闪现出他的名字——会是他吗?这么多年后他竟会主动找到我,几乎不可思议!我试着回复了他的生日,他说,是的,没想到这么久了竟然还记得我的生日!我再一次不禁微微笑了。
就这样,我们恢复了联络。其实是我高中的同班同学,考进了他所在的大学,一听说是济南来的,他就问那位同学认不认识我,于是就这样无心插柳地打听到了我的联系方式。
之后的那个假期,我们约出来见了面。都到了可以在光天化日之下跟异性单独约会的年龄,我们平静地坐在咖啡馆靠窗的沙发上。冬日清澈的阳光倾泻在我们脸上,我望着对面这个高大的成年男人,他脸上分明还有儿时的样貌,却与那个握着画笔的孩子几乎判若两人。而他,看得出来,也同样在观察我的样子。
没有过多的寒暄,久违的故人,虽然不像当初那样亲密,却也丝毫不觉得陌生。那天我们谈了很久,我平静地向他叙述了这些年来曾绞痛我的思念和悲伤,他说抱歉,然后向我解释了当时他不辞而别的缘由。具体的话我已经记不清了,毕竟那对我来说已经不重要了,我已经,也是终于,可以放下心中的这份挂念。
从那以后,我们就像普通的朋友,偶尔在QQ上碰到就聊几句,而逢年过节和对方的生日,是必然会有一条短信捎上一份祝福的。儿时没有资本去维持的感情,就像没有燃料而熄灭的火种,不会复燃;但是它曾经的温柔的光芒,却可以永远映在我们的记忆里;而这段记忆,也终于变得有始有终,可以封存了。我们各自又接受了新的感情。
前几日,又是他的生日,我短信过去祝他生日快乐,才得知他快要结婚了。我平静地说祝他快乐,没有杂念,没有一丝言不由衷。
二
小学时,我虽然既是班里的一把手,也是学校大队长,却仍然喜爱自由,爱跟班里不管成绩好坏、家境如何的男生女生打成一片。
一次临近新年,我想去小商品市场批发贺年卡,于是就打听到一个平时上课坐我旁边的男生的住址,去家里找他陪我一起去。到了他家,他妈妈说他出去一下马上会回来;我则表明了我的来意。他妈妈却说,他应该不会批发贺卡,因为他们家境况不佳,几乎不给他零用钱。我环视四周,确实,陈设相当简陋;接着我蓦然明白了为什么他一直用一个破破烂烂的铅笔盒,很久了都不肯换,更加丝毫不理睬当时同学们攀比文具的习惯。
于是我没有拉他出来,而是自己去了小商品市场,没有批发多少贺卡,却省下一点钱,买了一个西瓜太郎的铅笔盒,准备送给他。其实我那时也绝对不算零花钱多的孩子,攒上几个月,才够买这些东西。却不知是由于当“干部”便怀有一种对困难同学的关爱,还是一种对哥们的侠义,抑或是,相邻而坐、近水楼台产生的好感,我突然有一种想要关心他、帮助他的愿望,于是毫不犹豫的买下了那个铅笔盒,送给了他。当他接到铅笔盒,先是疑惑地看着我两秒钟,接着说:“我不要。”我说:“这是送给你的新年礼物,收下吧。”接着我扭头跑了。不知我身后的他作何反应,也不知道那个铅笔盒之后的境遇如何,反正他并没有用它,直到毕业。
后来,听班里一个跟他挺好的同学说,他喜欢的是班上另外一个女生。我听后佯装平静,心里却在翻江倒海——那时还不知道何谓“吃醋”、何谓“自嘲”、何谓“自作多情”,只觉得自己很傻;一件偶然的事情使他在我心里有了一些不同,我以为那是个契机,事实上却只是一个插曲。如今,我只能当一切都没有发生过。
我不再跟他玩,又换了位子,就这样平平淡淡走到毕业,分道扬镳。
之后通过考学,我走进的天地越来越宽广,那个城乡结合部的小学里的一切,都渐渐退到记忆的远端。只有这桩小小的不如意,搁在心里不能释怀。
直到我临近毕业,在这个校内网上,那个男生竟然在小学网里搜索到我,加为好友,然后留了彼此的手机号,又见了面。他已经工作了,我还是去他办公的地方找他的,眼前一位挺拔的、西装革履的青年才俊,脸上没有了儿时的稚气,却还看得出原来的样貌。他很绅士地请我吃饭,我自然没有像他当年他拒绝我的铅笔盒那样拒绝他的款待;饭桌上他说了一下他的工作,还说了他现在的女朋友,原来根本就不是他小学时喜欢的那个女生,甚至毕业后根本就没跟那个女生再联系过。我平静地听着,丝毫没有追悔自己当时的轻言放弃,也没有挑衅地细问他现在这个女朋友的底细。时至今日,他仅仅是我的一个旧同窗,别无其他;而仅仅就是这份旧情,也足以让他对我这个不常见面的老朋友,无所保留地坦诚相待。
三
人和人之间总有着莫名的相吸或相斥,在一个新的群体里,彼此陌生的人之间,也会出现与其说基于了解不如说基于直觉的亲疏之别。
我跟我的闺密,就是这样第一眼合拍的知交;而至今我们不常见面却仍无话不谈的关系,就是我们当年直觉准确的证明。而当年与她一起走进我的生活的,还有一个男生,也是这样莫名地引起我的注意——他确实很特别,安静而低调,仿佛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不懂得世故,甚至不屑于说谎;他几乎没有好朋友,更别说女生朋友,能跟他说上话的女生,只有坐在他周围的不能不理的个别女同学。
可能出于好奇,或者出于对“型男”的向往,我在某年元旦发贺年卡时偷偷塞给他一张,写着:“了解 理解=知己,我们一起完成这道题,好吗?”而他显然没有回赠贺卡的习惯,只是在扫地路过我身边时说了声谢谢,而对贺卡里的问句,若无其事地只字未提。当我正想再找机会追问一下他的回答的时候,闺密在我挠痒逼供下供出她喜欢班上一个男生,就是他!我听后惊异万状——想象当中闺密并不会看上这样的男生,而他跟她小学里喜欢的人也是大相径庭,可是……或许这就是我跟闺密的缘分,眼光竟然都出奇地相似。
从此以后,尽管我们三个人一直在一个班,但是出于避嫌、出于对闺密的仗义,或者说是做人起码的人品,我逼自己完全打消了对他的所有念头。几年里,我目睹他们两个人越长大越敏感而就越纠结的感情,想要关心,却明白,保持距离才是我唯一该做的事。
毕业几年以后,又跟闺密谈起他,才知道他们早就分手了。闺密跟我说,他们是太不同的人,彼此都明白,不会有将来。我这才觉得,我可以跟他单独谈谈了;也是这时决定,我一定要跟他谈谈。于是有一天,我们单独对面坐在茶室里。
同窗多年,我们竟然发现其实我们并未说过几句话,也没有很多共同话题,最大的交叉点,就是我的闺密。我们谈了很多关于他们的情感历程,以及分手原因,他所说的几乎跟闺密说的别无二致,似乎在这段感情里,他们得到的,很难说苦乐孰多。但是我仍然不后悔我当年的退避三舍,我不能让我的存在,影响我爱的人的幸福的可能性。
后来,我们又聊了很多,譬如前途、时局和各自毕业后的生活,而他,竟然提起多年前那张几乎石沉大海的贺卡,甚至记得上面我写的话。原来早在刚见面,他也同样觉得我这个人有些特别,就如同我跟闺密一样,相互的好感。虽然此时我们对于彼此,除了旧识之外别无其他,我听了这些却仍然觉得心里很踏实。谈不上成全,也谈不上谦让,为了一个一辈子的好朋友,做这些完全值得;而虽然最终他们的感情没有结果,我也不后悔,因为对我而言,跟一个同样不可能有什么结果的男同学,难道还有什么能够胜过如今坦然、自然而互相信任的状态吗?
四
曾有一段时间,我的日记本里写满了一个清秀的小男生每天对我的点点滴滴。他跟我玩的日子我会很开心,他不曾理睬我的日子我又会很郁闷;我每天注意他跟围在他身边那群叽叽喳喳的小女生打打闹闹,也偷偷关注他跟绯闻里传说他暗恋的女生的动作神情——他实在是个大众情人,加上某些嫉妒他的男生和对她求之不得的女生的添油加醋、煽风点火,他在这方面的风评越发不堪。而我,有我的骄傲,不能允许自己加入他身边那个花痴梯队。所以没有任何人知道我心里翻江倒海的倾慕和自我斗争。
然后我们毕业,重新分班;再毕业,去了不同的城市。
直到当年所谓的“骄傲”和“矜持”被自信和成熟冲淡,我跟一位同学要来了他的手机号码,约他出来坐坐。他欣然接受邀请,仿佛既是我意料之中的,却也使我有些喜出望外。而见了面我才知道,他已经完全不是当年那个小王子似的高高在上的宠儿,而是很专一地深爱着他的女朋友,而那并非一个花容月貌或身价显赫的公主,仅仅是缘于一份单纯的爱。而谈到当年,他说,其实他什么也不懂,并非传说中的那样爱美女或者享受众星捧月的感觉;也不是没注意我,而是觉得我貌似不太经常跟他玩。
有一些无奈,就因为同学的舆论和自己矫情的矜持,当年把自己搞得心乱如麻;也有一些释然,原来自己曾经暗暗关注的人,实际上是一个好男孩,现在是一个好男人,而我们还是可以从现在开始,成为好朋友。
如今,我们时常问候彼此,基本上每次放假都找个机会见见面。而期间他遇到一次惨痛的挫折,我也遇到一次,是我们用短信和网聊,在遥远的地方陪彼此度过的。也有一段时间,我们同时都是单独一人,有互相鼓励、互相嘘寒问暖,却再也没有走到一起的想法。因为我们都明白,时至今日,天南海北,各自早就走上了渐行渐远的路;而只有这份友情,历久弥珍。
结束语
生命里的每个阶段,都会有某个人、某些事,使我们牵挂;却往往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与之擦肩而过。留下的,是一份遗憾,和一个重逢的心愿;而当心愿得偿,曾经挥之不去的一切终于安睡在记忆力,我们终于释然。因为长大了的我们都明白,当时过境迁,曾经孕育那懵懵懂懂的情感的土壤,已经沧海桑田。就像《十年》里面唱的:“十年之后,我们是朋友,还可以问候,只是那种温柔再也找不到拥抱的理由……”就算彼此只是生命中某一段旅途的同行者,也应该珍惜它带来的相遇、相识和相知,并且感谢对方曾经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