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来很久,这本书一直在书架上,然而因为过年假期突如其来的生病,只能在床上度过这个本来期待很久的假期,于是偶然间又遇见了这本书,恰好时分地拿起来开始翻看,最终不能自拔,深陷其中。床上了躺了几天,就翻了几天,合上最后一页,久久不能从里面出来。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作者是米兰.昆德拉,出生于捷克斯洛伐克布尔诺,另外有小说《玩笑》《生活在别处》等。
我看的这本是许钧翻译的译本,上海译文出版社。
看完第一遍的人物感受,托马斯,特蕾莎,萨比娜和弗兰茨。
托马斯,职业是医生,有过一次短暂婚姻,因妻子胁迫,生有一个儿子,但是由于前妻不是很痛快给看孩子,于是他放弃和这个孩子见面,并不打算再牵挂这个孩子。有众多情人,对她们处理方式是遵照“三”的原则,由此情人们相安无事,反正于爱情无关,直到特蕾莎的出现。对于托马斯而言,特蕾莎就像是个被人放在涂了树脂的篮子里的孩子,顺着河水漂来,好让他在床榻之岸收留她。就因为这个比喻,托马斯对着陌生的乡下女招待产生了不可思议的爱,也由此坚定了意志要来到特蕾莎身边,“Es muss Sein” 这是贝多芬最后一首四重奏最后一个乐章的动机,“非如此不可”。因当时俄国入侵捷克,布拉格被占领后,托马斯带着特蕾莎来到了瑞士的苏黎世,但后因特蕾莎觉得自己没有足够力量在国外生活下去,也不想再成为托马斯的负担,于是出走回到了布拉格。托马斯随后也追随特蕾莎回到布拉格,因政治原因,不能再从事医生,到擦拭玻璃窗,最后在乡下开卡车过活,后因卡车故障和特蕾莎一起翻车了此一生。
特蕾莎,一个乡间女招待,喜欢看书,认为书是认识伙伴的神秘信号,凡是有人携带着书,她都随之会产生好感。从小受家庭关系,一直想逃离母亲,受不了母亲的粗俗,认为家就像是个集中营,彻底剥夺私生活,集中营绝无特别之处,没有什么值得让人惊讶的,而是某种命定的,根本性的东西,来到世上,就是来到它的中间,不拼尽全力,就不可能从中逃出去。 因遇见了面前摊着一本书的托马斯,偶然的巧合,让爱悄然滋生。特蕾莎爱托马斯,也知道托马斯不会因众多情人而离开她,但是她还是无法自拔深陷痛苦抑郁,虽最终在乡间的生活期间,在看到托马斯正弯腰拆卸一只轮胎,她才意识到托马斯也老了,干起活来动作笨拙,不是因为由医生转行当卡车司机显示出的笨手笨脚,而是一个步入老年的男人所表现的迟钝。 于是她换上最漂亮的衣裳,要博托马斯开心。特蕾莎无所谓物质生活,她想要的只是跟托马斯在一起,无论是身体还是灵魂。
萨比娜,一个画家,也是托马斯最理想的情人,托马斯在萨比娜和特蕾莎之间,代表着他生活的两极,相隔遥远,不可调和,但两极同样美妙。萨比娜是个向往自由的画家,有自己的思想,也是弗兰茨的情人,弗兰茨的女神,终于有一天,弗兰茨不再满足于情人的关系,于是和他老婆摊牌并告知她,萨比娜是他的情人,现在他要离开老婆奔赴情人了。然而,萨比娜却不想受这份爱,于是逃离。心里向往远处窗子里亮着灯光,想象着家庭的温馨,而不禁心生感动。至少她是自由的,最后定居在了美国,继续画画,只是从此不再跟人提起她的国籍是捷克。
弗兰茨,规矩的作家,爱着萨比娜,却没能在一起,那又怎样,想象着通过自己的壮举,萨比娜有一天能看到,他对她的爱仍旧忠贞。然而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却只想看到他的那个戴眼镜的女大学生,而因已经不能动弹和言语,只能闭上眼睛以不看他的妻子。
因为害怕失去,所以不想拥有。我以为这是那些丁克家庭不要孩子的一个原因。
值得一看再看的一本书,生命之轻重,媚俗的概念,沉浸在书里,重新思考生活,现实和梦想之间的距离,人生而只有一次机会,是否还要浑噩下去?没有机会彩排,不给机会出草稿,每一刻,每一秒,都不要虚度。来日方长,那都是假象。
安了,伙伴们。继续写,写,写。
真是奇葩了 2018年02月27日 2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