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话说,越长大越孤单,其实还有句话,越成长,越觉得自己懂得少。
我常常感觉自己积累不够,知识储备太少,愈发自卑感到迷茫无措。
转眼间在网络上已写作三年,虽然现在出了书,加入市作协,中国散文学会,算是实现了从0到1。但内心却并没有多少自信,认为自己懂得太少,放眼望去,周围优秀的真是一抓一大把,我只是个小虾米。
过年回老家,村庄一些人听说我出书了,纷纷称赞,嘱咐要拿给他们看看,我总是搪塞过去。主要是觉得熟人看挺不好意思的。觉得自己能出书,纯粹是运气成分。
我自己的文发朋友圈也把亲戚家人组屏蔽,尤其是有几位高学历的熟人同学,怕他们看不上眼。
不管是网络还是身边,会写作的人太多了,他们写的东西深厚耐读,文学性强。相比自己的写得太随性随意,能实现从0到1,完全得益于这大好的自媒体时代。
记得2016年刚开始写作时,我喜欢加入各种微信群,只是为多分享自己的文字,让更多人看到。
每写好一篇不管是长短好赖,群发到我所在的每个群以及微信朋友圈,甚至QQ群。现在想来,那时真是胆大,也不担心别人如何看我。即便现在写得都不够成熟,何况那时的小豆腐块。
如今,我发布在简书上的文章,只是当印象笔记放在那,不投稿,不转发。微信群除了自己管理的几个群,其他不关注或退出。
这是叫删繁就简,段舍离?还是自己没有了以前的那份激情?也不会主动去加任何人,甚至招募文也不会分享群里。
前不久和一鸣老师聊了几句,他说自己心境也看淡,没有了从前的那种执念。
或许这是每一个人必经的心路历程。
当初默默无闻地写到一年时才积累2000粉丝,却觉得异常开心,那天截图发朋友圈、空间,微博,恨不得要昭告全世界。那时的每个点赞数,粉丝数,都会影响着我的心情,情绪跟着起起伏伏。
去年在掌阅平台几月破万粉,我却没什么感觉。
最近看到一些人常写自己粉丝多少了,是如何做到这样涨粉,感觉很像当初的自己。
这算是自我激励的一种方式,发掘利用素材的一种,也是如实记录当时的心态。
去年初,李彦国老师的《愚公移山不止》签约要出版,他微信一次次说要我写序,我说帮他联系有名气的人来作序。
李老师说,我们知根知底,在他的强烈坚持下,我还是写了篇序文。
今天看到他发的图片,那么多孩子在捧着那本有我序文的书,内心既激动又惶恐。如果是现在打死我也不敢给人写序啊!
成长就是心境不断的变化,2017年8月,我开始做线上直播课,开启了我们知识付费历程,能坚持下来主要是来自大家的鼓励支持。
我曾在文里写过喊老师只是个称呼,如同喊美女、帅哥。写作者之间都是相互学习,我就是搭建个平台让大家相聚,引导伙伴们一起写作而已。
有文章说,做线上课上促进自己更快成长的一种途径,输出倒逼输入,教即是最好的学,也是对自己综合方面的检验。
当时的平台政策是鼓励扶持开课,加上我之前的糊涂胆大心态。换若现在,怕是不敢去想,更不敢启动的。
2016年下半年,有周连续上首页,还特意为此写篇文章,记录那种激动,那种快乐。微信公众号开通原创打赏功能,也特意写篇文章分享,现在想想人的思维真是一时一时变化。
想起小妹曾经说过,她当年刚学日语时,说得并不标准,烂到极致,却就是敢说,见人都恨不得去用日语来说话,也不管对错,就是想秀一秀。
当她后来在上海新世纪学校,系统地培训了两年,取得了国家权威认可的证件,日语二级水平的证书,她反而不敢再像以前那样去爱说日语了。
她觉得自己的水平真是太差,好多东西都不懂,担心别人会不屑。或许以前那样毫无顾及地敢说,就是因为一句话叫无知者无畏。
当你懂得越多,遇见到厉害的人多了,就看到了自己的渺小和微不足道。
以上种种,都是证明自己在成长吧!对自己的要求更高了,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开始有了更长远的追求。
突然间发现所有微信群似乎都消停下来,没有了往日的豪情壮志,热火朝天。有平台分享阅读打开就有收益,大家只是热衷分享链接,哪怕是写一句话都嫌麻烦,甩链接的远远多过去于读文章的人。
信息爆炸的年代啊!他们是不是也在思索和我同样的问题?
成长就是不断否定自己,怀疑自己的过程。
作者,齐帆齐。市作协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自媒体人,自由写作者。公众号(齐帆齐微刊)后台回复:投稿 写作 电子书均有惊喜。
掌阅、当当、微博认证作者,新华访谈网签约作者。多平台人气作者。文章曾发《人民网》《哲思》《皖江在线》《女友》杂志报刊等。新书《追梦路上,让灵魂发光》已经全国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