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应Leo,把课程设计的作业好好写。运营工作极度细碎,如果沉浸其中,是不利于个人品牌建立的。要做多面手,要提升内容产出能力,不能只做运营。
So,补一个WOOP计划:
Wish:
1、课程学习结束后,深度理解课程设计底层逻辑&方法论,能够用方法论指导自己的日常写作,让写作更轻松。
2、开立自己的公众号、视频号,稳定输出高质量内容,建立个人品牌。
3、在自己擅长的方面有体系化的课程储备,能自如应付线上线下公开分享场合。
4、做得了运营,写得了课程,上得了直播,成为全面发展的带货小能手。
Outcome:
1、产出关于教练生活化的一份课程大纲
2、产出至少一节课程文稿,关于聆听、反馈或提问
Obstacle:
时间不够,来不及进行广泛深入的素材搜集
Plan:
先完成再完美,做出MVP再说
自我觉察:
写这份WOOP的时候,有一种恐慌心理。
恐慌来源于什么呢?源于,发现自己仿佛被头脑限制住了,不能打开想象、调动情绪,去畅想、去感知,去与那个期待的未来联结。
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自我剖析下来觉得,是近期缺乏整块时间的深度思考和向内觉察,没有好好跟自己在一起,照顾自己的身体和情绪、聆听自己的声音,只是被任务追赶着向前跑。
跑着跑着,就失去灵魂了,写出来的东西只是理智思考的结果,而不是感性与理智的同频共振,所以读起来毫无能量。
那什么能给我这种能量?
就是慢下来,跟自己对话,仔细看看那些焦虑、急躁、愤怒的情绪,好好跟它们谈谈,而不是像对待打碎的玻璃瓶,赶紧清扫了事;好好照顾自己的身体,跑步、拉伸、补觉,让自己保持轻盈有活力,而不是明明疲惫困乏,却无法进入深度休息。
今天早晨跟教练同学的共修,我当coachee,把这个话题拿出来讨论了。Coach是个极度理性的人,不是很擅长情感联结,跟我的对话止于头脑层面的交流,仍然没有触及我的心灵,激发我的情绪能量。
不过对自己的觉察还是更清晰了一点,看见自己一个反复出现的模式,就是“自律——崩塌”,如此循环。
比如一段时间认真做To do list,记录时间流水/摄入热量,坚持keep打卡,用心写每一篇日更;这时候自我感觉良好,觉得一切尽在掌握。然鹅,一块多米诺骨牌的偶然倒下,就让整个系统崩塌了,任务一项接一项放弃,逐渐陷入颓丧状态。
然后又因为某个契机,重建这个系统,直至下一轮崩塌······
为什么会这样呢?
本质上还是因为,崩塌没有造成恶劣后果,所以意识层面重视程度不高。效率低了点,身体重了点,文字划水了点······都没有什么大不了,做这些事不是为了向别人负责。心态上允许自己,所以并没有太多自责。
但现在,形势不一样了。效率低会拖累团队,会让自己的成长跟不上事业的发展,无法把自己带到那个期待的未来。
在那个未来,我是能够handle体验、转化与增长一条龙的COO,是像脱不花之于罗胖一般的存在,是“公司里为数不多的宝贝”。
So,keep running,M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