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没有完美小孩儿!当父母,享受幸福就要有欣赏孩子“不完美”的能力。
例如在早教班,孩子被一个小姐姐抢玩具的事情。第二次早教课,曾经被抢玩具的孩子,见了抢玩具的孩子就躲。如果你是被抢玩具的妈妈就会嘀咕。抢玩具孩子的妈妈,心里是否有内疚感啊?
家长期许的完美景象是和谐相处,按顺序玩都是家长们期待的,但事实并非如此!当不符合我们秩序感,就是接受不完美的程度。
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有的,如可询问孩子,再教给孩子一些方法。抢玩具的妈妈,也要询问,教给孩子,示范给孩子。生活处处是教机。方法不是最重要的,最终的是我们接纳不完美的心胸有多大。
今天话题的位置——接纳力课堂。
通过主题共修活动。倾听共听,信任欣赏尊重合作,自律感染力接纳。
欣赏主题是欣赏孩子的不完美。孩子都是在事物中成长的。不欣赏的话,就会在语气态度中带出来。小时因孩子可爱,还暂会包容 。但不欣赏的种子一旦埋下,它会长大!这很危险。越抗拒越持续,当你朝着孩子重灾区开炮,孩子这个地方终究成为重灾区。
例如一个孩子因打架被记大过。孩子参加一个活动,在洗碗时烦躁地说,烦躁地做。妈妈决定倾听共听孩子,对孩子同理心。孩子依旧脾气暴躁。因为孩子从小鲁莽,内在父母在孩子心中形成。即便妈妈打算改变,孩子直接面对的是当时的内在父母。要知道你的对抗没有用,没能改造他,只能让他感觉不太好。
无论你多么强悍,只是在孩子心中种下不够好的种子,长期鞭挞听他。我们的善意,是想把孩子拉回完美的状态下,但那是一点儿用都没有的。当成人放下企图心,才会理解什么是生命的真相,才能走过不完美。
抢玩具的孩子,有她心中的完美,被抢的也有她的完美。
当孩子进到学校,他会想凭什么会是这样,他们认为是世人改变了她的世界。
先要允许陷入到不完美,陷入到一团糟,穿越不完美和一团糟才会达成完美。继而发现美好。才会带领孩子走向完美和成熟。
感谢一切给孩子挫折的人和事儿。因为孩子进入到一团糟和不完美,是他们历练的过程。
当儿子向她求助的时候,她让儿子在跌倒的地方站起来,并给予了帮助。让事情完成了正向循环。让孩子看到了人心是可以相互转换的。
静定生慧。让孩子一团糟,当他不能承受的时候,成人给予适当帮助,协助孩子穿越一团糟,感受完美。
成人太多时候是披着成人外衣的小孩儿,很少有过一团糟,穿越一团糟,体验完美。在对于孩子时,也多是口头说教。
大家无法忍受事情进入一团糟。放下对错,允许孩子进入一团糟,协助他穿越一团糟,完成最后的美好。成人的洞察力是在孩子需要的时候。否则的话,大家一直长不大。
太多的人老希望事情围着自己转,那是是生活中的巨婴。就是披着成人外衣的小孩儿。
放下改造孩子的心,学会接纳,你会看到孩子挣扎是多么的努力。
对于电子产品要在孩子能够掌控自己的能力时,再给他。在十二岁之前别触碰电子产品。要让孩子对产品没有成就感,就能改掉孩子对电子产品的依恋。不停的给孩子纠错,是让孩子产生不自信,放弃电子产品不错的方法。最忌讳的是限制时间。
温和而坚定不带后果的逻辑后果是处理一些事情不错的方法。
孩子有自己的节奏,“快点快点”会破坏她的节奏,减缓其速度。
家长要善于决定自己做什么,不是决定孩子做什么。
去别人家之前就要告知孩子。立规则是在事情发生前。
这次接纳力的课程,总的观点就是让孩子在体验中成长,别怕试误,试误是有价值的成长资源。家长的角色是观察,静而生慧,助他们于需要之时,协他们方向引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