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几天,有高中的学弟学妹问我一件事,别人学习的时候我也在学,别人做题我也在做,为什么我的成绩就是不好?这个问题想必每一个念过书的人都会感到疑惑,为什么?
曾经,我也是为什么中的一员,这个问题从高中就在问,问到了大学,我依然不明白。别人去图书馆,我也会去,且去的次数也不算少,别人做的题,我也做过,别人买的书,我也会买,为何我们的结果不一样呢?
后来在经历了N次巨大的心理落差后,原来我做的每一件事都只是别人行为低劣的不完整的复制,只求形似不求神似。在图书馆我只是窝在角落捧着手机打消消乐、看小说,做题也只是将答案草草抄上了事,买来的书总是在书架落满灰尘。这就是我的方式,当别人挥汗如雨,我却站在自己营造的虚幻梦里,停滞不前,直到残忍的现实将我打醒。
问题又出现了,为什么要模仿别人?或许是源于对自己的不自信吧,我们总是看到一个人身上闪耀的光环,却刻意忽略光环下付出的努力,用自以为是的认为欺骗自己。殊不知,我们所模仿的只是一个空壳,没有任何价值!
一个人无论如何都应该为了自己而活,对于别人人生怎样逼真的复制都不能有一模一样的人生。我们可以羡慕,可以以他们为目标,但是我们必须有自我。无论是生活方式,还是学习方法只有适合自己才是最好的。
想通这一点以后,我撕掉从前密密麻麻但却没什么用的时间表,重新审视自己,制定了切合实际的计划,每天按这个做以后,我很快乐。虽然看上去没有以前忙碌了,不过那种虚假的忙碌不要也罢。
我希望通过我的经历告诉依然陷在这个怪圈中的人,不要再浪费时间了,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我记得多年以前唐骏曾说过,我的成功可以复制。说实话,我并不认同,环境、机遇、个人品质都不同,如何能有相同的人生?对于大部分普通人,除了极少数神奇的存在,我们并没有太大的差距,拥有不同结局,更大的原因还是自身努力与否。我的一位同学,同样是大学,她每一天的生活都在奔跑中度过。早晨六点去湖边晨读,然后赶去上课,没有课的时间在图书馆和自习室度过,她在学生会还有任职。讲真,这样的一天,如果是我,绝对是吃不消的,而她却悠然自得。这就是不一样的人,不同的选择吧。
我没有办法执行她的时间表,但我有我的专属计划,也是一种心理上的满足吧。
我希望,不要人云亦云,盲目复制,找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既为了自己的信心,又有效的完成目标,何乐而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