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是一个女生。
人生行至此,二十几年,我并没有交到太多关系很好的女生密友(注意:是密友!),这么说来好像有点失败。跟我关系最亲密的姑娘们也就挤一挤大概可以凑一桌吃饭的人数。这种亲密是到什么程度,就是可以随意发牢骚吐槽也不在乎她们回不回,无聊的时候骚扰一下,看到某样东西会想到她们,想出去玩想吃东西就会想到她们,大家都相互见过最惨最窘的那一面。* 初中三个,高中三个,大学两任室友外加小尤。*也亏得我们学校是大一末才分专业,否则大学交到的女生好朋友又要少三个了。
还好念的是理工科
不知道从什么起,我开始害怕女生多的地方,也不喜欢主动结交女生朋友。
大一还没正式开始前,得知我们班只有6个女生,心里顿时松了一口气。超级庆幸进了理工科专业,虽然一开始的专业名称看的我想哭。
大学第一年里,结识了三个性格迥异但兼具温柔可爱活泼搞笑的室友,让我的大一充满乐趣与回忆,并且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分专业的同时也面临分寝室,一度讨厌学校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安排。但后来的日子里认识了更多性格不同但人都很好的姑娘和少年,觉得有些安排也许并非没有道理。
分了专业后依旧是理工科。第一次破冰,我站在班级门口往里瞄了一眼,坐的满满的教室,一半的女生!顿时有种不好的感觉。迟到的我只能请两个男生起身让我坐到最里面的位子。窗外突然而至的大雨干脆利落的敲打在高大茂密的树丛中,泛白的路灯伴着忽明忽暗的闪电联手给这夏季的开始带来一场开幕灯光秀。
后来的后来,那个第一次坐我旁边的男生,也就是栗子哥,每每聚餐的时候都会提起第一次认识我的情景。我才知道,哦,原来当时坐我旁边的两个男生是栗子哥和大叔。不过这是题外话了。
大二到大四,我交到的女生密友,除了同寝室三个姑娘,外加大一就关系很好的小尤,似乎再数不出别的女生了。就算是一个班,顶多也就是点头之交,或者干脆连人名和脸都对不上。反而是班里的男生倒是结交了个七七八八,以至于好些朋友都说我男生缘不错,也不知道这句话从男生嘴里说出来和从女生嘴里说出来是不是同一个意思。
女生的友谊是画地为牢,倾向于圈子带来的安全感
女生与女生之间要想形成亲密关系其实不是件容易的事。因为女生之间的友谊是建立在圈子之上,建立一个圈子很容易,有相同的兴趣爱好,相似的人生经历,同一个目标,分享小秘密,甚至是因为身高相似笑点相近就可以很容易建立一个稳固的圈子,形成亲密的关系。
在这个亲密的圈子中,女生有着自己的交流频率,特定的表达语言,以及只有这个圈子中的密友才知道的最真实的性格面。我讲了前半句,你就知道我后半句要讲什么。我一个眼神,你就知道我想表达什么。圈子培养的是密友之外的人所不懂的默契。女生在这种形式的模式中寻求一种归属感和安全感,对内的自我释放和对外的自我保护。
要想打破一个圈子重新加入却不是件容易的事。每个圈子都存在着一种微妙的平衡,在这个圈子中大家各有所长,没有太多竞争因素。如果两个女生在外貌,家世,才华,学识,性格,方方面面都势均力敌,那是不太可能成为好朋友的,即便她们真的成了好朋友,她们之间也许不觉得存在互相竞争的利害关系,但在外人眼里还是会把她们从头到脚比较一番。久而久之,外在的评价与声音自然而然会让最初的友谊产生变质。
你看何穗和奚梦瑶,都是维密超模,都是爱上超模的评委,都是光鲜亮丽青春完美的女生,没道理不是好朋友啊。但从我看超模节目到现在,以我拙劣的见解,她们算不得好朋友。也许曾经是,但现在?不一定。都是中国走出去的超模,很难不被人比较。
当然超模闺蜜也是有的,比如Gigi Hadid和Kendall Jenner。当下最火热的一对超模闺蜜。
争什么?
如果说用一种最简单粗暴的方式评价一个女生的魅力,那一定就是在男生中的吸引力。别太快反驳说那是评价绿茶婊的标准,好姑娘才不屑呢。你敢说你的学生时代不希望得到男神的关注,不希望让暗恋的男生多看你一眼吗。别否认,我可不信。
哎呀我又要拿《十八岁的天空》来举例子了。(这真的是小时候超爱的电视剧,内地偶像剧鼻祖有没有!而且好用到感觉可以举出180个例子。)吴丹丹的转学到来强势影响了蓝菲琳处在班级女生金字塔至高点的地位。这种威胁不仅体现在外貌,性格上,还体现在男生的关注度上。蓝菲琳是能感受到这种潜在变化的,尽管她并不想承认。但在好朋友的追问下,还是说出了心里的困惑与不同:“就好像你遇到一个对手,可是你没有办法去打败她。感觉好像,两个人根本就在不同的山头,也没有必要去争,可是对地面上的人来说,就还是有两个山大王吧。”
争什么?争的就是男生的关注度啊。所以当蓝菲琳看到石延枫和吴丹丹略带亲密的谈话时,本能地想要逃走,但在恬欣的助攻下明确自己想要什么后,勇敢地上前破了他们俩的谈话,捍卫了自己的地位,也让石延枫眼里闪烁着光。
所以说学生时代,女生之间除了比学习,长相和才艺,另一条一定就是男生是否会在你跟另一个女生撕逼的时候帮着你。简而言之:你在男生中够不够魅力,够不够让他们护着你。这一点上我可能没及格。初中的时候莫名被一个关系很好的女生挑衅,想象一下你在家里吃着饭的时候突然你的好朋友破门而入端起你的碗往你脸上扣,就因为你告诉她昨天她烧的汤似乎有点咸?年少气盛气不过,于是在班里吵了一架,结果什么都不知道的男生都帮着她。自此让我对男生辨别好坏的能力有了新的认识。也有可能从这件事开始,我对女生多的地方逐渐产生了惧怕心理,也不是很想深入结识女生朋友。
初三那年,我和吵架的那个姑娘分到了不同的班级。临近毕业前她托人传了一张纸条给我,大意就是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
我笑笑,过去的当然就过去了,再也不想跟好朋友吵架了。我们都变得比以前更好了,也不枉当年吵得那番眼泪横飞。只是自此以后总觉得要跟一个女生朋友深交似乎是件很费力的事,也开始惧怕女生多的地方。
我曾在食堂看到几个三十好几的女同事对着另一个安安静静吃饭的女同事,大声地说着:哎哟你的戒指这么大,老公这么有钱还出来上什么班呀。那个安安静静吃饭的女同事简单的回了一句然后继续吃她的饭。也许她们并没有什么恶意,但这么赤裸裸的开着一个听起来没那么善意的玩笑还是让我觉得江湖险恶。她们会因为你手上的一个戒指,脚上新买的鞋,上下班开的车,甚至是鸡毛蒜皮的家庭琐事,无所顾忌的八卦着你的一切。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女生多的地方江湖自然不会太平。
女生好朋友不多?男生缘倒不错?
好些朋友都说我男生缘不错,其中一个原因是跟男生做朋友比较容易,比较自在。他们不存在圈子的概念。在校园里你可以随处见到4人同行,一起上课吃饭的女生。如果某个寝室的女生跑去跟另一个寝室的姑娘们一起玩,大家可能会觉得是不是又闹矛盾了。而男生则不会有这样的问题。他们的友谊更具有游牧民族的流动感,旧朋友和新朋友是可以完美融合无缝转换的。你尽可以带着你的老同学参加你大学兄弟的聚会,都不用正式介绍,男生们很自然的一顿饭一场桌球一次KTV就可以很快熟络。这种随性简单,没有太多画地为牢约束感的友谊让我感觉舒服和自由。上面提到对男生辨别好坏的能力有新的认识,虽然这是一个弱点,但同时也是一个优点,那就是男生间的友谊很简单很纯粹。大部分的男生看不出女生间区区绕绕的小把戏,或者说懒得关心那些小心思,更喜欢直来直去简单爽快的交互方式。
一种是费力维护步步经营的圈子友谊,一种是直来直去简单干脆的流动式友谊。我想,我还是更喜欢后者。在已经有了在我看来足够多的志同道合而且懂我的女生密友的情况下,不想再费劲心力打破一个圈子或者重建一个圈子了。我有点近乎理想化的信奉一个原则:朋友不在多,贵在深交。
最好的友谊大概就是在还不懂利益,根本没有利益,我们只是因为互相喜欢才做朋友的年纪。感谢在最好的年纪遇到了志同道合,能够一起分享快乐与不快乐的你们。
——致我那些为数不多的女生密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