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牧歌34:莎车

临时起意,去趟莎车,不为别的,就觉得好听,像一曲韵味悠长的老歌,在心底不断的回响,回响,值得时光的脚步一遍遍丈量。

雨后的西域特别清晰,近处树木个个面目清新干净,仿佛出浴的美女,极其舒展。远处的雪山尽收眼底,刚劲的线条、皑皑白雪,仿佛遒劲的水墨丹青。心澎湃了!胡哥提醒我们山还在远方,俗语讲“看见山,累死马”,即使开车也需要长途跋涉。天空像蓝色宁静的大海,深情的俯视着这片古老的土地,云一朵朵的停下脚步,仔细聆听来自历史深处的回声。

图片发自简书App

思绪缓缓穿越历史的回廊,莎车像一个勇士慢慢像我走来。大汉朝绚丽的面纱在他身后层层展开。汉武大帝的雄才伟略,像划过夜空的流星,在那遥远的时光隧道中,璀璨夺目。为了长治久安,保家卫国,他一边派卫青、霍去病抗击匈奴,一边派张骞出使西域。此后莎车成为大汉与西方贸易往来的重要枢纽,丝绸之路上的一棵耀眼明珠。

图片发自简书App

莎车是个睿智的国家,善于学习,懂得求同存异,歉收并蓄。王子延质与长安时,深深折服于汉朝深厚的文化底蕴,完善的管理制度背后藏着无穷的力量,出类拔萃的智慧 ,气度恢宏、海纳百川胸襟,不战而屈人之兵的魄力。奋发图强,效仿西汉,治理国家,使莎车迅速崛起,在西域三十六国中脱颖而出,成为西域最强盛的国家。

图片发自简书App

莎车有一颗高傲的灵魂,当东汉国力衰微 ,无暇顾及西域诸国时,强悍的匈奴入侵,其他小国相继失去斗志,依附匈奴,唯有莎车独臂挡车,奋勇抵抗。成为汉朝治理西域的重要助手。隋唐正式成为我国一部分。清朝时期莎车国还设立了直隶州、府。

路过一处果园,青翠欲滴,郁郁葱葱。我们不禁驻足探索。核桃刚刚挂果,像毛绒绒的青杏,藏在枝头,娇嫩可爱。

图片发自简书App

郁郁葱葱的是巴旦木,枝干舒展,挺拔,葳蕤叠翠 ,观之心情愉悦。巴旦木果仁那么小,花开的繁密细小,树却挺拔不俗。莎车是巴旦木之乡,可惜我们错过了花期。巴旦木远观有点类似桃林,没有核桃树看着仙气十足。

图片发自简书App

果园还间种了小麦,长势喜人。麦穗已经开始灌浆,根根粗壮,墨绿色,油润有光泽,让人有想偷点尝尝鲜的冲动。生命以其旺盛的姿态在阳光下舞蹈。

图片发自简书App

莎车王陵到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些漂亮的玫瑰花,鲜艳妩媚,怒放在阳光下,一朵朵一簇簇,交相呼应。像一位妙龄少女正在卖弄娇羞的舞姿。我想即使是美学大师也难以描绘出如此盛放的生命赞歌。莎车用一棵树,一株花俘虏了我的心。

图片发自简书App

莎车王陵极具伊斯兰建筑风格,与泰国的王陵建筑类似。虽然历史悠久,风采独特,却没有唤醒我进一步探索的兴趣。无论如何辉煌的历史,叱咤风云的英姿,终究都要随风而逝 ,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任何人的生命在生死方面都是平等的,高贵也好,低贱也罢,都像是一颗流星,短暂即逝。还不如做那些玫瑰呢!当生命还在自己手里时,放下恩怨,放下功利,尽情绽放!

图片发自简书App

王陵的对面是王宫,宫殿呈院落式建筑,气势磅礴、金碧辉煌,是多样文化建筑的完美结晶,是莎车非遗博览园。

图片发自简书App

走进王宫,空旷高大,结构严整,肃然不敢大声喧哗。莎车王的威严无处不在。大殿高达数米,估计有三层楼高 ,纵深很长,能容纳上百人在此集会。

图片发自简书App

色彩绚丽的屋顶与素雅的墙面是维吾尔建筑的特色,带有彩画的拱形屋顶,精湛细腻的立体壁画,精致的镂空小窗,简洁大方的几何壁砖,处处展示着莎车厚重的历史文化和独具西域风情的民族特色。拱形屋顶上还有一盏不断闪烁的彩灯,给整个大殿带来一丝神秘。

图片发自简书App

坐上王座的胡哥和胡嫂,笑容特别灿烂。想起了一句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走出大殿,在后面的房子里,我们发现了一位老人 ,在长长的古老的织布机上,合着时光的节拍描画彩虹图案。周围是色彩炫丽的艾德莱丝绸,翠绿、宝蓝、黄、桃红、金黄等色,色彩对比强烈,图案细腻严谨,让人大饱眼福。

图片发自简书App

艾德莱丝绸制作工艺繁复,其中扎染是最关键的一步。“艾德莱丝”就是扎染的意思。很想买一块臭美一番,终究还是觉得太过艳丽了而放弃了!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审美标准和穿衣风格,虽然个性解放,自由观念深入人心,根深蒂固的习惯还是难以打破。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台机器长五米左右,有六片缯,每一根经线都是分开的,只有熟练工人才能胜任,希望这项手艺能穿越时空的限制,亘古流传。

图片发自简书App

坐在王宫的马车上,心里很美。如果能套上一匹汗血宝马,在美丽的草原上奔驰,该是多么惬意呀!

我们徜翔在王宫附近的街道上,举目四望,维族人众多,几乎没有汉人的踪迹,孤独感陡增。由于从清朝开始,汉族人陆续来此定居 ,因此即使是老人,汉语水平也足以传情达意。

图片发自简书App

在人民医院附近,我们终于找到了大批汉人聚居的地方,随处都是汉族人开的饭馆,居然还有山东饺子馆,太让人兴奋了。

莎车有87万人口,是乌鲁木齐市最大的县,街道整齐繁华,盛产核桃、巴旦木、棉花和玫瑰。还是“十二木卡姆”的故乡。“木卡姆”是古典音乐的意思,十二木卡姆是莎车县众多文化名片中含金量最高的一个。当年,当一个美丽多才的王妃阿曼尼莎汗和木卡姆在莎车相遇时,木卡姆就迎来了真正的春天。阿曼尼莎汗为木卡姆的传承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被称为“木卡姆之母”。

阿曼尼莎汗与阿不都热西提的故事,让我想起了唐明皇和杨贵妃,想起了羽衣霓裳舞。阿曼尼莎汗与杨贵妃都是音乐奇才,百年难得一遇 ,然而一个为爱而殇,一个却被爱而戗,发人深思。

图片发自简书App

十二木卡姆就是十二套古典音乐大曲,被称为维吾尔民族历史和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生存于戈壁绿洲中的维吾尔人欢乐与忧伤的交响曲、生命与灵魂的歌唱!

我们多方打听才找到木卡姆广场,因为装修,未能如愿。其实即使博物馆对外开放,我们未必能领略其中的奥妙。

图片发自简书App

莎车一行,匆忙而感触颇深。莎车以它独特的魅力在我心里不断咏叹。时光流逝,带走的只是物质形体,留下的确是灵魂,不灭的文化精髓 。它穿越时空,像夜空的星星闪闪发光,又像叶尔羌河里悠然的流水,经久不衰。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7,907评论 6 50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2,987评论 3 39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4,298评论 0 354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586评论 1 29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633评论 6 392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488评论 1 30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0,275评论 3 41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9,176评论 0 27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619评论 1 314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819评论 3 336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932评论 1 348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655评论 5 346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1,265评论 3 329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871评论 0 22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994评论 1 26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8,095评论 3 37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884评论 2 354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