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油画史上,意象油画不是一种简单的流派或风格,而是作为西方文化表征的艺术语言与艺术媒介的中国化。一个艺术语言体系的完成,总背倚着一道深厚的人文背景;当一个属于异质文化的油画语言体系表现具有中国文化特质的思想内容、民俗风土和人物形象时,这种油画语言无疑会经过另一种文化审美的整合。因此,意象油画不是生造的一种历史现象和轨迹,而是一种客观的历史现实与存在。只要民族、民族文化的血脉在流淌、传承,民族审美心理与文化结构就会对异质文化进行渗透、修正与同化。
民族审美心理显然是由民族文化的性格、结构所决定,受制于地域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并经过历史的积淀而形成的具有文化和地域指向的审美心理。民族审美心理表现在视觉上,显然以民族绘画的价值判断作为典型的审美心理表现;在中国,中国画特别是文人画的笔墨观念和以神写形的判断方式成为民族审美的典型心理。因此,油画的本土化固然表现成诸多的形态与面貌,但作为中国人文观念、审美方式与接受美学的典型特征,“意象”同化的油画显然也具有本土的代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