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养者尤其母亲对婴儿在生命初期的重要性。在出生过程以及在对产后情境的适应中,新生婴儿会体验到一种迫害性质的焦虑。婴儿对母亲的存在,有一种天生的无意识觉知。他不仅期望从母亲哪里得到食物,而且也渴望着爱与理解。在最早的阶段,爱与理解是经由母亲对其婴儿的爱抚表达出来的,并且导致了某种无意识的一体感。这种一体感的基础在于处在彼此紧密关系中的母亲与婴儿的无意识。婴儿由此获得被理解的感觉,构成了其生命中第一个基本关系的基础,即与母亲的关系。同时,我认为是作为迫害而被体验到的挫折、不适与痛苦,也进入他对母亲的感觉中,因为在头几个月里,她对孩子而言代表着整个外部世界,因此孩子心理的好坏都来自母亲,而这就导致了一种对母亲的双重态度,即便在最佳的可能条件下也是如此。
天生的攻击性,势必会因为不利的外部环境而有所增加,反言之,它也会因为小孩子获得的爱与理解而有所减缓,这些因素在整个发展过程中持续的运作。因个体而异的破坏冲动,即使在有利的环境下,也是心理生活的一个整合部分,因此,我们必须将儿童的发展与成人的态度看作有内部与外部影响间的相互作用而引起的。
从产后生活的一开始,内摄与投射就作为自我的某些最早活动在起作用了;针对母亲的爱恨与小婴儿将他所有的情绪投射在母亲身上的能力息息相关;从而使母亲成为一个好客体,也变成一个危险的客体。无意识的幻想不同于白日梦,它们是出现的深度无意识水平上并伴随着婴儿所体验到的各种冲动的一种心理活动,通过将自己或自身冲动和感觉的一部分投射到另一个人之中,便实现了与那个人的一种认同,不过这种认同不同于由内摄而产生的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