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穷光蛋想看电影
我到现在都无法相信自己今天竟然去电影院看了电影——我现在微信+支付宝+银行卡一共只有8.79元。原本我早上出门去兼职,但是偏偏兼职那边出了点问题,最后我也完全没有了工作的心情,尽管我很穷,但还是选择了“自生自灭”,让无聊的工作都见鬼去吧!
也许每个人都会有作的时候,而我就这么不合时宜地作了——穷光蛋想看电影。翻了翻学校附近影院的档期,一眼便相中了《天才捕手》,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这场电影最便宜。
2.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麦克斯说:“作品是属于作者的”,而托马斯也一度否认是麦克斯成就了他。但是整部影片看下来,我的观点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即先有麦克斯,才成就了托马斯。从麦克斯第一次在回家路上读起托马斯的作品,再对作品提出删改,最后再建议换掉书名,托马斯每次听完之后都会进行修改……这足以说明托马斯的确是麦克斯“一手”培养起来的。
比起天生不羁的天才捕手托马斯,我更欣赏沉稳实干的传奇编辑麦克斯。作为一名编辑,麦克斯每天待在自己的办公室孜孜不倦地批阅着书稿,发掘了《了不起的盖茨比》的作者菲茨杰拉德,甚至私自帮助深陷家庭经济危机的菲茨杰拉德;也发掘了之后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海明威,并且与自己的作者在生活上也保持着友好亲密的关系;还愿意给名不见经传的托马斯出书。于托马斯而言,麦克斯应该是伯乐、是前辈、是挚友,甚至是如父亲般培育他的人,托马斯自以为对麦克斯的忠实,却被艾琳无情戳穿:“事实上你没有完全拒绝,你只是和其他出版社说再考虑考虑,而现在你会和他们说你接受。”托马斯从头到尾都是自私的,他的世界里只有自己,只有他自己的书。我以为托马斯真的会没出息到去背叛麦克斯,可是我错了,幸好我错了,影片的最后托马斯意识到了自己的狂妄自大,他去向曾经被他羞辱过的菲茨杰拉德道歉,直至生命的最后躺在病床上给麦克斯写信。
3.自带主角光环的MAX
每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站着一个男人,正如天才作家托马斯背后站着一个神奇编辑麦克斯。
天才捕手是托马斯,但是整部影片麦克斯都自带主角光环。
有人说这两个男人很基情,甚至影片中托马斯的妻子艾琳都察觉两个大男人之间关系过分亲密,以死相逼让托马斯回到自己身边。而作为一枚半腐少女,我真的没有察觉到托马斯和麦克斯之间的半点基情,两个都是大直男。我反而认为艾琳神经太过敏感,占有欲太强,她没有办法和任何人去分享托马斯。艾琳不了解托马斯,其实托马斯就是一个“没长大”的孩子,他只专注于自己喜欢的文字、音乐和人,在他身上你找不到和成熟、责任等有关的词语。恰恰相反,托马斯没有的品质,麦克斯身上都有。麦克斯博学、大度、善良、深情、有原则、对家庭有责任感、对工作也负责……近乎完美,他遇到天才捕手托马斯,事实上在一定程度上对托马斯做出了一些妥协,直到最后他再也无法忍受托马斯的无理取闹才爆发,但他始终没有真正地责怪托马斯,片尾读信的麦克斯哭得真让人心酸。
4.这场电影,值了
影片阴郁的开场就注定是悲剧收场。我缓了缓,从剧情里抽离出来,想到自己连饭都吃不上了,竟然还在这里看电影,但是值了。谁知道明天会是怎样呢?托马斯不是还遇到了自己的伯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