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二下看《About Face 3》接触交互设计开始,如今我在互联网与交互设计的道路上行走也有一段时间了,这一路上起起伏伏,有幸先后实习于国内除Google外最想去的三个大公司,也被不少人夸过对设计的“热情”。可是后来却愈来愈怀疑这“热情”的本质所在,也在好几次迷惘挣扎期冒出过转行的念头,写下此文,是想追忆当初选择走上设计之路时的初心,提醒现在和未来的自己,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了为什么出发,等将来在种种压力下单纯的热情有所消散的那一天到来时,还可以为追逐真正的理想而继续负重前行。
我在忙碌而充实的高中年代里,并未考虑过将设计作为未来的发展方向,甚至不知设计为何物,虽然小学时经常用FrontPage、Photoshop、Flash之类的软件做各种电子杂志、网页,但更像现在的“前端/页面重构”,拼凑模仿酷炫的特效为主,缺少设计的思考(事实上,后来每次怀疑自己是否适合做设计时,都会冒出转成前端工程师/客户端开发工程师的想法)。作为一个小县城最好高中理科实验班的长年第一,却抱着“弃理从文”中二想法的我,一直将北京大学考古系作为那三年的目标。最后高考的发挥低于预期,也有过和很多同学一样“考败来浙”的短暂失落,但后来我却很庆幸这次“考砸”,让我来到了这个美丽的城市、这所挚爱的大学,在大类政策下找到了自己还算感兴趣的专业、擅长的方向并学习下去。
2009年的夏天,初次来到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的我,第一印象是竺老校长的两句话,一句是月牙楼和小剧场之间的横幅“大学教育目标是培养公忠坚毅,能担当大任、主持风气、转移国运的领导人才”,一句是蓝田宿舍楼下的“诸位在校,有两个问题应该自己问问,第一,到浙大来做什么?第二,将来毕业后做什么样的人?”。可叹六年之后,空怀壮志,一事无成,在彻底滚出求是园的前夕,面对这些寄语只有惭愧,只能给出“混,混混”这样的尴尬回答,但我仍希望未来十年二十年过去后,自己能重新有底气面对老校长说过的这些话。
在大一下分专业时,我选择工业设计固然有自己觉得其他的机械、材料这些工科专业“听起来就不好玩”的主观感情因素,更多的却是因为某种程度上的理想主义情怀。听宣讲时被一些产品设计深深吸引,不是因为它们获得了红点或是iF这种听上去很厉害的大奖,而是从中体现出来的对社会、弱势群体问题的关注、思考与解决。这也是我对“设计”最初的成型认知——不是为了好看,那是艺术家;不是为了赚钱&KPI,那是商人;设计的目的是解决用户在生活遇到中的问题,可以上升到到国家、社会、民众层面的问题,并给出一个聪明、平衡、低成本的最优解。
就是抱着对这样一种“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憧憬开始了设计的求学之路,可是之后却变得愈来愈迷茫,沉浸于各种细节甚至技术实现,为熟知各种用户体验设计的流程、方法、理论而沾沾自喜,追求流程大而全或是像素级细节无可挑剔,看到方案第一反应是“这是怎么做的、用了什么方法”而不是“这么做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后来慢慢思考深入了点也只是停留在“场景、目标”之类,想着怎么可以实现运营数据的提升。满足于挂着大公司的头衔,做着实际用户寥寥的长尾产品,为了一个两个像素纠结上大半天,穷尽思维只为了一点点数据上的提升,完全束缚于“让它变得更好看”和“实现商业目标”,或是痛苦于技术上无法完美地推进落地,陷入“这个设计的可实现度是不是低了点”的陷阱,却早就忘了出发的目的是什么,连基本的应该为怎么样的一群用户解决什么样的问题都想不清楚,更遑论上升到国家与社会层面了。
之前面试的时候屡次被问到对什么样的产品感兴趣,自己的关注点基本集中在移动端、最好是Android平台,动机其实也就是喜欢玩手机玩应用的所谓“热情”吧。但最近却对这种“热情”的可持续性深感忧虑,一方面自己对很多事情都三分钟热度,以前疯狂地喜欢足球、动漫、网球之类,后来都变得不怎么关注了,虽然对移动应用的热度保持周期已经算很长了,但不知道未来是否真能一直坚持;另一方面也担心新领域的崛起和替代,而自己对新的产品平台的热情可能会不如现在的移动端。而具体的用户群层面,目前也只对ToC的部分有些泛泛的接触,对于ToB/ToD还有To小二之类则一无所知。
在具体的交互设计上,以前我会满足自己能知道很多移动应用设计模式、想到一些特殊的场景,画出的交互方案相比视觉总是经历无数次调整,基本都能快速通过,觉得自己还算是一个有灵气的交互设计师。可每次回到家,当父母拿着手机打开一些常见应用问我这里怎么操作、那里怎么操作,都惊讶于他们怎么会对界面上如此明显的“提示引导”视而不见,自己觉得可见性、可用性都很棒的设计并不能为他们所理解,而自己也思考不出更好的替代方案时,就会觉得身为交互设计师特别的失败。而这种失败感在更多的场景中会放大,比如自动售票机、自助医疗服务系统等,常觉得“提示引导都这么明显了,为什么这个用户还是要在别人帮助下才会使用”。感觉到自己过去做的一些所谓的“交互设计”其实是以自我(或者说和自己类似的年轻、极客群体)为中心,根本没有拿出同理心从用户的角度去看,即使想跳出去,也不知道该如何真正了解用户,干脆“脑补”了事,最后的结果自然是南辕北辙。
就这样在迷惘期来到了阿里巴巴开始第3段实习,而对公司的服务设计流程有了初步的了解和接触后,我逐渐感觉这正是自己一直寻寻觅觅而不可得的东西。在这里所有设计的目标都指向提升用户的满意度,在用户是谁方面,可以直接接触到一线数据与用户的声音,设计之前必须经过充分的用户调研与竞品分析,基于用户调研反馈的结果进行设计,走查用户使用产品的流程和场景来挖掘问题找出痛点,设计后UX组内审、项目组审、可用性测试都是必须的一环,充分验证完设计的合理性后才能上线,对邮件里一句话印象很深“可用性测试做了吗?必须保证用户端没问题了才上线,否则就是无数个电话投诉(大意如此)”,感觉有些理解到了什么叫“客户第一”,也许只有在大公司做大量级的产品,才会对用户如此慎之又慎吧。
在回答了为怎样的用户解决怎样的问题之后,服务设计还可以上升到更高的层面。比如,淘宝的一些产品可以为残障人士这样的弱势群体提供工作与收入的机会,而我们也需要针对这样的目标用户群进行具体的服务设计工作,这也是我最早被吸引学设计的一个动机——用设计来帮助弱势群体,解决社会问题。
我相信在这个国家,服务设计、特别是与传统行业结合的服务设计未来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老龄化、大学生就业、残障歧视、医患冲突、教育地区不均衡……太多太多的社会问题需要解决,而我们设计师是可以也应该为此出一把自己的力量的,通过服务设计,可以让更多弱势群体得以发挥自己力量,可以优化难用的传统医疗服务系统缓解“看病难”问题,可以缩减优化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复杂“流程”,深入线上线下,让更广阔的用户群得到更加便利的生活,让社会的运转更加高效。这将是我作为设计师的一种“使命感”,热情可能是暂时的,但理想一直都在,我也深深感谢阿里/淘宝这个平台,在我最落魄、怀疑自我、一度想要放弃设计改走技术路线的时候把我收留,并让我有机会参与到服务设计这么一个有广阔发展空间的领域中去,有机会实现更高层次的设计理想,而不是日复一日地纠结于像素和KPI。
过去的我,觉得找到一个大平台、高薪水的工作,然后升职加薪到顶,就算对得起自己名校出身的身份了。可是后来,连续经历了几个大公司之后,之前羡慕去FLAG这些高大上硅谷外企的同学,现在却更羡慕那些不会跟风追逐金融互联网、追逐公司名气和薪水,而是真正投身到公益、投身到教育、投身到医疗、投身到自己的社会理想的同学,觉得自己一味追求大公司和高薪水很肤浅,惭愧于母校多年的教育。
未来的话,不管是在淘宝,还是去了别的地方,我都希望能一直为这个国家的民众做设计,用设计为解决这个国家的社会问题尽一把绵薄之力,参与到公益、医疗、教育这些传统行业中去,发挥交互与服务设计的力量。
你为什么想做一名设计师?如果未来有一天年复一年的劳动磨灭了当初的热情,你是否还有支撑自己继续前行的——最初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