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创造无限可能5

| 第一辑 | 教师是创造教育无限可能的主体

        教师教育的奇迹

      腹有诗书气自华——苏静与诗意教育
        上篇:美丽的精神家园
        人的潜能是一处有待开发的丰富矿藏,只要唤醒和激发这种潜能,就能收获一个巨大的惊喜。这绝非天方夜谭,一位初出茅庐的年轻教师就创造了这样一个奇迹:教学不足一年,学生就能背诵古诗文百余篇,论诗赏诗,侃侃而谈,甚至两分钟内便可轻松赋诗一首;学生学习时不仅没了心理负担,甚至将学习当成了一种审美愉悦的体验与生命价值的体认。创造这一奇迹的教师名叫苏静,是青岛嘉峪关学校的一名教师。她在激发学生潜能的同时,也成功地塑造了自己。在青岛市新教师教学比武活动中,她获得一等奖,展示了“腹有诗书气自华”的独特素养。
        刚开始时,同学们对古诗词所知甚少,也没有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和热情。然而,苏静老师深信自己的“期待”一定可以化作美丽的现实,信心百倍地开始实施她的“百年大计”。一天,一位家长送给苏静老师一本《小学生古诗文诵读》。这本诗文集共收录了100篇古诗文,教学大纲要求背诵的古诗文全部在内。于是,从第二天早晨开始,苏静所教班级的黑板一角出现了一个崭新的学习园地——“每日古诗”。这上面的古诗,苏静要求学生熟练背诵。这时候的学生还没有将诵读古诗作为一种内在需求和精神享受,背诵也只是例行公事。为了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兴趣,苏静老师在教学中尽可能多地引用古诗词,给学生以熏陶。偶有学生在写作文时用上一两句古诗词,她便大加表扬,从显性和隐性两个层面向学生传达这样一种信息:老师喜欢和欣赏学诗诵诗的孩子,腹有诗书可以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青睐与赞扬。同时,苏静老师还通过讲诗词故事、诵诗接龙、出游诵诗等形式激发学生背诗的积极性。她还让班里的男生和女生各组成一个诗社,男生诗社名为“青云斋”,女生诗社名为“兰若轩”。两个诗社暗暗较劲,都想胜过对方。他们经常举行精彩纷呈的赛诗比赛。
        每次赛诗,苏静老师既是观赏者,又是评判员。一次,“兰若轩”诗社的背诗情报被“青云斋”诗社获取,因此而败北。“兰若轩”全体女诗友相拥而泣。逐渐地,双方在加强保密措施的同时,背诗的范围也极大地扩展,从之前的仅背“每日古诗”到自己寻找多种体裁的古诗文进行背诵——汉赋、唐诗、宋词、元曲等都涵盖其中。双方所背古诗文的篇幅也越来越长,从简单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到律诗“剑外忽传收蓟北……”,再到长诗“春江潮水连海平……”。往日痴迷动画片的孩子们,现在做完作业之后便迅速钻进古诗文里,大有“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精神。孩子们晚上诵读古诗文,第二天便有了用武之地,不仅可以在诗社比赛中大显身手,也可以在课间临时组成的赛诗擂台上有所作为。谈起“青云斋”和“兰若轩”,苏静老师心中总是有一种压抑不住的激动与喜悦。在长期的教诗诵诗活动中,她和孩子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对每一个学生的情况都了如指掌。说起“青云斋”斋主纪建辉,苏静老师赞不绝口,说他堪称“青云斋”的灵魂人物。一年前纪建辉对古诗文尚且一窍不通,后经刻苦攻练,终得“真经”。他擅长作诗,一年来,他创作诗文百余篇,背诗能力稳居“青云斋”之首,不但可以将常见的百余篇古诗文倒背如流,还能背诵《春江花月夜》《长恨歌》《琵琶行》等长诗。至于“兰若轩”的轩主王晨燕,苏静老师称其为女中诗杰,是“兰若轩”的核心人物。她读了许多中外古典名著,除熟背常见的古诗文外,对《红楼梦》中的诗词也有所涉猎,能够背诵和解析《葬花吟》等几十首名诗。
        古诗文甚至成了苏静与同学们进行交流的一种有效载体。苏静老师期末为每一位孩子所写的评语,都巧用了诗词名句,与学生们的诵诗热情形成一种内在的和谐。她为王晨燕同学写的评语是:“‘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用这句诗形容你真是再合适不过了。你纯洁典雅,出口成章,是班中公认的小才女。作为班干部,你从来没有号令群雄的架势,却博得了大家的全力支持,真是‘其身正,不令而行’。你是苏老师的得意门生,更是苏老师的诗词好友。让我们共同珍惜一起走过的朝朝暮暮,留一份期待,滋润我们重逢的欣喜。”她给杨凡同学的评语是:“‘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杨凡,还记得苏老师送给你的这句话吗?虽然你不是苏老师最优秀的学生,但你一定是苏老师最难忘的学生。你‘无孔不入’的叛逆举动常让老师头痛不已,你肝胆相照的侠义之举又总令老师感动至深,你那天马行空的奇思妙想更是让大家望尘莫及。你是如此平凡,又是如此富有锋芒。假如你用一颗平凡谦卑的心生活学习,用一颗蕴蓄着锋芒的心思考创新,你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两个字:智者。”她为纪建辉同学写的评语也是文采斐然:“‘才高八斗,学富五车’,这是老师对你的评价。你既活泼调皮又才华横溢,是大家心目中无所不知的‘纪晓岚’。我想,不久的将来你会比纪晓岚更出色,因为你不但有博览群书的毅力,更有天马行空的无穷创意。苏老师何其有幸,能拥有你这样的‘才子门生’。苏老师欣赏你‘淡泊以明志’的心志,更为你勇挑重担的精神喝彩。工作和作诗一样,都需要深思熟虑、一丝不苟。苏老师相信以你的聪明才智,你一定能以最好的人生状态,作好生活中的每一首诗。‘路漫漫其修远兮’,下一句是什么?查查看,与你共勉。”苏静老师给自己班上的韩国孩子朴圣经写的评语也颇具特色:“‘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我们经常会为你的柔美温存、宽容无私所感动。全班同学都把你当成最好的朋友。你的每一篇文章、每一首诗都显示了过人的才华,令人难以忘怀。你对汉语的理解和运用让班内的语文高手都对你刮目相看。苏老师和同学们都发自内心地喜欢你。”
        苏静老师称这些评语为“我心中的你”。这样的评语拉近了苏静与孩子们之间的心理距离,让孩子们感受到了老师的真诚。苏静老师在评语中对学生的赞美,蕴含着她对孩子们的由衷欣赏,也昭示着一种教育理念:“我的学生最好;我的学生美丽无比、潜力无限;我为我的学生深感骄傲!”将学生视作发展的主体以及和自己心灵相通的美丽天使,教学的过程就成了一种诗意盎然的放飞心灵与乐在其中的精神享受。学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挖掘自己的潜力,感受学习的幸福,获得意想不到的成功。

        能把诗词学习运用到如此地步堪称教育典范。以诗词为纽带建立师生情感强关系的同时,既提高了孩子们的诗词素养、又顺带完成了教学工作,让孩子们自主学习、快乐学习。

        在孩子们背诵了一定数量的古诗词后,苏静老师决定让孩子们进入古诗词学习的下一个阶段——提高他们欣赏诗词的水平,带领他们真正走进诗的意境之中。起初,孩子们的欣赏感言杂乱无章,多是无序的杂谈,既不能把握诗词的深邃内涵,也不知道欣赏的具体方法。苏静老师查阅了大量资料,总结了诸如寻诗源、明诗意、悟诗情等所谓的“赏诗规律”讲给同学们听,结果使同学们的欣赏感言变成了索然无味的“对号入座”。正当她处于“剪不断,理还乱”的困惑状态时,青岛市市南区教研室语文教研员焉永红、市南区教师进修学校教师高瑞和嘉峪关学校副校长徐学红成了她的“解铃”人。她们让苏静老师从孩子的角度设计赏诗环节,甚至可以不作要求先倾听孩子们是如何赏析古诗词的,寻找契合点,见机引导,进而总结出适合不同学生的赏诗方法。她们还亲自指导,帮助苏静老师从尊重学生主体生命、诱发学习内因以及感悟诗词情境等方面着手,设计学生赏诗的环节。渐渐地,孩子们赏诗有了内在逻辑,对赏诗也有了浓厚的兴趣。久而久之,赏诗成了孩子们生活的一部分。
        我们不妨撷取一个苏静老师带领大家赏诗的片段,看看他们是如何走入诗的意境之中的——苏静老师说道:“‘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做学问是这样,赏诗也是这样,每首好诗都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此时,她出示了一幅画,接着说道:“请大家看看这幅画,是不是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一位同学说:“是《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苏静老师说:“对,这首诗我们已经学过了,今天就让我们从欣赏的角度再读一读,然后和本组的同学议一议,说说你是如何欣赏这首诗的。”学生们讨论了一会儿后,一位同学说:“这首诗的作者是李白,是他在黄鹤楼送别老朋友孟浩然时写下的。”苏静老师说:“你为大家介绍了这首诗创作的背景,那么,你了解这首诗的意思吗?”这位同学说:“在桃红柳绿、阳光明媚的阳春三月,老朋友于黄鹤楼辞去,顺流而下,前往美丽的扬州。小船扬帆而去,越走越远,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地方,眼前只有一江春水,滚滚东去,流向天的尽头。诗人目送老友,不忍离去。那奔流不息的长江水,多么像诗人绵绵不尽的思念啊!”苏静老师又请大家谈谈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有同学说:“作者虽然与老朋友离别,但起初的心情却是愉快的,因为诗的前两句描写的景色非常美。但当老朋友的船越走越远,最终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地方时,诗人心中便悄然弥漫出依依不舍的情感,这也是诗中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其潜台词便是:虽然我们天各一方,但我们可以月共一轮。”苏静老师说:“看来,欣赏古诗不但要理解诗的意思,还要体会作者当时的思想感情。如此丰富的内涵,作者仅仅用了28个字就表达出来了,可见诗歌的语言是多么凝练。为了使大家更好地欣赏这首诗,老师带来了一段影像资料,让我们一起欣赏。”影像资料用图像和音乐将彼时的意境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让大家有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时,苏静老师启发道:“如果你是李白,你能通过诵读表达出诗人那种特殊的感情吗?”此时,孩子们已经逐渐进入诗的意境之中了,他们诵读得声情并茂,仿佛已经步入李白的情感世界。
        诗词虽好,教学有方。我们常说:师傅引进门修行在个人。这看似简单的道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它考验的是教师的综合能力,是对教师能力的基本要求也是很多教师求而不得的理想境界。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孩子们痴迷于诵诗与赏诗的时候,他们写诗的灵感也好似受到春风吹拂般草长莺飞。一天,苏静老师不经意间发现一位同学在作业本里写了一首小诗,是根据学过的课文《小站》而作的:“今天来小站,山色映春光。人少温馨在,留恋不想回。”这首诗尽管比较稚嫩,却令苏静老师感到欣慰,她感受到了洋溢在字里行间的浓郁诗情。于是,她把这位男生请到办公室,与他一起字斟句酌论诗作,终于将这首小诗改得工整而不失童趣:“今朝来小站,山色沐春晖。人罕温馨溢,留恋不思归。”语文课上,苏静老师隆重推出此诗,盛赞这位同学,并让他谈谈作诗的感受,诵读自己的“大作”。见此情景,“青云斋”的男同学们一起高呼那个同学的名字,整个教室都沸腾了。苏静老师趁热打铁,当即布置了一项特殊的作业:任选一篇课文,根据课文内容作诗。这样做既可以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可以激发学生作诗的兴趣,可谓一举两得。同学们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某种程度上说:这种一举两得才是真正的教育。

        第二天一上课,一个个学生早已手持诗稿,急待“发表”。尽管一些诗还不太成熟,也不合平仄,但仍有不少可圈可点之处,有的还颇有诗的韵味。苏静老师惊喜不已,对孩子们充分肯定、大加赞赏,并满足了一些同学的“发表”欲望。
        这里仅选录两首就《小站》一课的课文内容所作的诗:
        地偏人稀小站处,红瓦灰墙白栅栏。
        静静石山无风景,浓浓春意暖客心。
                          (韩国学生赵惠敏)
        小站无声胜有声,偶闻火车汽笛鸣。
        杏花喷泉争斗妍,春意无限情深浓。
                          (郭梦嫣)
        由于一些课文创作的时代背景距孩子们现在的生活比较遥远,所以孩子们往往很难体会课文的深刻内涵。为了帮助学生尽快攻克这些难点,苏静老师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用诗的丰富意蕴来激活学生的思维。在学习《十里长街送总理》的重点部分——送灵车时,同学们争相诵读“周总理,我们永远怀念您”,一个十分调皮的同学却轻声插言道:“不就是玩儿完了吗?”同学们纷纷向他投去反感的目光,但也有的同学禁不住笑出声来。苏静老师并没有批评这位同学,而是不动声色地说:“的确,人固有一死,但每个人死的意义都一样吗?大家一定知道著名的抗金英雄岳飞吧,他的死能和秦桧的死一样吗?”“不一样!”同学们齐声答道。“为什么?”同学们纷纷议论起来。此时,苏静老师在黑板上写下“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的诗句,然后加以解释。而后,苏静老师又写下了文天祥的千古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几位平时博览群书的同学主动请缨解释了这句诗的意思。随后,苏静老师又书写并解释了“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和“其人虽已殁,千载有余情”。此时此刻,同学们已经激动万分,立即把这些名句抄写在常备的“课堂偶拾”记录本上,并不由自主地默诵起来。此后,苏静老师又让同学们说说自己知道的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孩子们列举了许多:“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这时候,苏静老师又将孩子们的思路拉回到课文中,请刚才那个调皮的同学再谈谈对课文中“灵车渐渐地远去了”一段的理解。那位同学的脸红了,忽然,他提高声音说道:“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总理虽已殁,千载有余情。”顿时,全班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于是,苏静老师趁热打铁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项作业:收集古今赞美英雄的诗作并作感怀诗一首。第二天,孩子们给了她相当精彩的回应,一首首小诗被争相送到了讲台上。
        如:
        共处千万日,分别在旦夕。
        泪眼两相望,遥问聚何时?
                            (苏帅)
      对于学生来说,自创课文诗的过程,其实是一个深入研读课文、把握课文内涵、了解作者创作思路的过程。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很多课文中的内容和人物形象被深深印刻在了孩子们的心里。作诗成了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成了他们挥洒才思的重要体验。有课堂上作诗赏诗的争相诵唱,也有休息时间作诗对诗的各抒己怀;有“青云斋”与“兰若轩”“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擂台比试,也有三四人自成一派相互切磋的独特景观。作诗,成了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一种内在需求,成了一种乐在其中的精神享受。这时候,苏静老师发现一个令她惊喜不已的现象:当孩子们步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的境界时,他们的身体里会释放出取之不尽的巨大能量。古有“李白斗酒诗百篇”,有曹植“七步成诗”,苏静老师相信,自己的学生也可以在短时间内赋诗。她决定对学生进行限时作诗的训练。从起初的一节课到最后的两分钟,奇迹发生了:学生两分钟作诗不仅成了现实,而且这些诗作有的还有着流光溢彩的美。在一次青岛市新教师比武课上,苏静老师的一节集诵诗、赏诗与作诗于一体的展示课——《古诗长廊》,让孩子们大出风头。课堂上,听课的教师当场给了两个主题——“未来”和“小草”,让孩子们作诗。听课者有教委领导,也有外校教师与有关专家,他们都在拭目以待。时间一到,苏静老师即令小诗人们停笔,诵读自己的作品,并出示实物投影。神奇的事情出现了,一首首佳作相继出现。如纪建辉同学的《未来》:“展翅高飞十万里,望至天涯身影无。未来高楼拔地起,来时仙境去时苦。”(此诗还为藏头诗,每句开头的一字联起来便是“展望未来”。)如郑伟伟同学的《小草》:“草,春气芬芳满天飘。绿如碧,衬饰春光好。”如王晨燕同学的《小草》:“草,绿如碧丝异妖娆。草衬花,颜容别样俏。”如陆地同学的《小草》:“不比花香,不比树高。苍天之下,青青小草。”如周煦同学的《未来》:“她是一个美丽的梦想,她是一个久远的传说,她是一个可爱的童话,她是一个不变的承诺。她是什么?她是一条通往成功的路,她是一首饱含笑泪的歌。她在何处?她就在我们凝视的远方。”
        这些诗充满童趣、诗意盎然,令现场的教师们惊叹不已。给学生提供一个可以让其诗兴大发的环境和氛围,让优秀的诗文融入孩子的世界,就会有一批格调高雅、可以即兴赋诗的新诗人脱颖而出。
        由于同学们在学校在家里都可以上网,苏静老师便特意制作了课文诗网页,并撰写了网页置顶文章《不是高手不敢来》:“幸会幸会,欢迎参加高手云集的妙笔俱乐部!这里是嘉峪关学校五年级五班制作的特色课文诗网页。这里有思维最活跃、个性最独立、行为最新潮、最具发展潜质的新新一族。当你还在做死啃课本的呆呆书虫时,我们已‘进化’成敢说敢做、敢想敢写的精灵。学习课文对于我们来说已不是负担,而是无与伦比的精神享受。因为我们将每篇课文都变成了诗,而且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新新诗集’。我们与课文的作者喜忧与共,这种感觉你一定不曾有过。展示华夏风骨,体现民族气度,我们是中国新生代的代言人,古典文化的发扬者。我们追逐的是笑傲世界、扬眉吐气的快乐。来吧,走进我们的自创王国,领略一下未来诗人的卓然风采!别说我们口出狂言,我们的诗作就是最好的证明。也许它还很稚嫩,但毕竟是我们的本色之作。还等什么?是高手就请闪亮登场。We are waiting for you!”
        现代技术为孩子们诗作的“发表”提供了一个无限广阔的空间,很快,网上写诗论诗便成了苏静班上的一大景观。孩子们告别了网络游戏,走进了可以展现自我风采的诗文王国。他们发现,学习,原来可以如此精彩。

        读到此处,我们是不是要反思一下:为什么孩子们喜欢网络游戏。

        在总结孩子们一学期的思想、学习等情况时,苏静老师别出心裁,让他们写诗作词进行自我评价,并读给家长听,题目便是“这学期的我”。评价可以是全面的,也可以是侧重某一方面的。同学们对这种前所未有的自我评价方法表现出了空前的热情,写得也格外认真。智英轩同学所作的《七言诗·观照自我》就很具有代表性:“品德不错把心裁,尊师爱幼信心怀。团结友爱必相喜,帮助同学永不殆。学习进步不能夸,骄傲自满成绩下。谦虚请教为捷径,勤练刻苦才气华。矫健身躯突空腾,犹如晨阳天边升。寒剑千年风雪磨,终有一日拔剑成。从小树立高尚心,画笔飞来数殷勤。谈笑之间风流意,留取丹心万里晴。劳动造就真善美,日常习惯天天随。擦桌扫地样样行,一尘不染无半灰。学习如同万马驰,今不学习待何时?稍不留心便落伍,须以精诚拭明日。”
        ……
        虽然孩子们写诗的积极性很高,但他们在创作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的问题。张伟同学背诵了不少古诗词,但有时食古不化,作诗水平更是一般。一天,苏静老师要求学生作诗,主题是“笑”,限时两分钟。诗作收齐后,苏静老师挑选出几篇精彩之作,张伟竟然榜上有名,这令全班同学惊讶不已。苏静老师请张伟上台诵诗,他却拒不上台。苏静老师只好代他朗读:“好笑,笑好。笑好,好笑。”“哈!这也叫诗?”大家顿时笑作一团。苏静老师却不动声色,继续读道:“笑,好美!”笑声戛然而止。同学们显然是被最后一句诗吸引住了。接着,大家不约而同地为张伟同学送上一阵热烈的掌声。大家一致要求张伟谈谈何以有此神来之笔。岂料他脸色绯红,千呼万唤之后方才“犹抱琵琶半遮面”地小声说道:“其实我最后想写的还是‘笑,好笑’,但老师一说时间到了,我一慌,就写成‘好美’了。”“啊!”班里一片哗然。看着孩子们大张的嘴,苏静老师急中生智,微笑着说:“张伟同学能把‘笑’写成‘美’,说明他心中有‘美’。那就让我们为美丽的张伟、美丽的诗,再次鼓掌吧!”班里顿时掌声四起。经此鼓励,张伟的信心倍增,作诗也渐入佳境了。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孩子们的美丽心灵,需要一个更加美的心灵去唤醒。为人师者的最高境界应是唤醒而不是教书。

        在苏静老师的班里,诗词的作用是无处不在的。肖晓同学要去遥远的新西兰,据说还要定居在那里,以后也许和同学们很难再相会了。大家都对他依依不舍。于是,苏静老师与同学们专门为她开了一个话别会。苏静老师先让肖晓为大家说几句话。她的眼圈红红的,好久才说出话来:“我想在临走前为大家读一首自创的小诗《风景》:‘白云飘,山峦现,清水悠悠,细沙伴蓝天……’这是咱们嘉峪关的风景,我会把这片风景永远收藏在我的心里。”话至此处,她“竟无语凝噎”。这时,有的同学也已泣不成声。苏静老师说:“同学们,大家不要这样,我们应该为肖晓感到高兴才对呀!她出国是为了开阔眼界,将来更好地报效祖国。诵诗作诗是我们班同学的拿手好戏,就让我们用诗词为肖晓送别吧!”苏静老师的话音刚落,班长便擦干眼泪说道:“‘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肖晓,你要保重自己,我们会为你祝福的。”紧接着,平时非常调皮的男生石林抽泣着说:“‘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肖晓,要永远记住,你是中国人,中国是你的故乡,嘉峪关是你的家,我们是你的兄弟姐妹!”孩子们一个一个地站起来,用诗词表达着各自的不舍与祝福。最后,纪建辉站起来满怀激情地说道:“肖晓,我为你现场作诗一首,愿你永远记住这个难忘的日子:‘五年生涯一阵风,黑发黑眼中韩同。一曲朋友是离歌,天涯海角再相逢。’”肖晓含泪而笑,回家后,便用诗记载了这场终生难忘的聚会,并将这诗、这情谊带到新西兰,留存在她的记忆里。
        ……
        孩子们睹物生情,随性赋诗,出口成章,那种“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的逍遥自得更是羡煞路人。因为有了诗,孩子们眼里的世界便多了一抹亮丽的色彩,不经意间,他们竟能用这种特殊的语言载体抒发自己的情感了。 孩子们自创的诗词越来越多,凝聚着“青云斋”和“兰若轩”诗友们心血的诗集《青若集》问世了。读着它,有一种返归童年的感受,有一种与诗人心灵和谐共振的愉悦。
        苏静老师的诗词教学成为一种独特的教学现象。在传统教育轨道上徘徊的教师们对此感到不可思议,同时也在认真思考“苏静现象”产生的原因。
        用苏静老师自己的话说,如果没有学校为她创设的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没有学校领导、老师和学生的全力支持,她的教学尝试在萌芽阶段便会毁于一旦。
        宇春芳主任和嘉峪关学校的几位校长都认为,苏静老师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这是她不负众望的内在原因。
        当人们惊诧于苏静老师特殊的诗意教育时,她却认为这只不过是将学生归还生命本位的自然之举。她说,孩子们背诗、赏诗、作诗,正像花丛中的蝴蝶自由自在地飞转、树林间的小鸟愉快地歌唱一样,是一种自然的快乐;但如果将蝴蝶与小鸟放置于无色透明的玻璃罩里,它们就会四面碰壁,饱尝失去自由的痛苦。热爱学习也是人的本性,人们大都希望通过学习获取力量,由此体验人生的自由境界。如果背离和扭曲孩子的自然天性,通过片面和强制性的要求迫使其学习许多味同嚼蜡的东西,势必会在学生心灵深处埋下畸形发展的种子。所以苏静老师说,她只是将自然天性还给了孩子,将孩子处于深眠状态的巨大潜能唤醒了而已。

        此时此刻,你是否想知道苏静老师何以能够做到这些。明天接着分享腹有诗书气自华——苏静与诗意教育下篇。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4,875评论 6 49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569评论 3 389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0,475评论 0 350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459评论 1 288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537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563评论 1 293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580评论 3 414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326评论 0 270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773评论 1 30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086评论 2 330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252评论 1 343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921评论 5 33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566评论 3 322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90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435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129评论 2 366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125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