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我阅读,特别是军事、历史、旅记等方面的书籍,有个小偏好,喜欢有图注。图注的好处,不仅通俗易懂,而且能把文字以线条的形式场景有型化,更容易置身于笔者的精神世界进而有所探究。这正是我挑选这本书的缘由之一。如果说之前那本《中央帝国的财政密码》是一本财经版中国史,那这本《地理与世界霸权》则应该是一本地理版的世界民族变迁史,世界历史地理是个非常有趣的话题,但找得到此类书籍似乎极少,既然有缘遇见,自然不能放过,这就是我的另外一个缘由。
作为一本百年古书,这本书对宏观历史研究算是透彻,而许多观点在成书年代还是很别出新意的,例如在地理条件与历史进程交织互动中引入“能量”概念。作者通过对沙漠、海洋、草原、森林等地理因素的分析比对,阐述了各个文明、民族和国家不同的发展历程及呈现出的多样化特征。在各类地理环境中,我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沙漠和海洋两者。
有关沙漠的论述,篇幅占比不到5%,不仅是本书的开篇之作,同样也是人类历史的开端。沙漠有着丰富的热量和降温,具备最适宜生存的条件,因此在赤道地区很容易生存,除了获取维持生命所需的食物外,不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因此人类文明和历史的开端就是地处沙漠的埃及开始。但沙漠就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向居住此地的人类恩赐食物、提供屏障,但同样也培养了他们严重的保护依赖,“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以至于在外敌成长到可以攻克地理障碍进而入侵时,便毫无抵抗之力,苦心经营的几千年文明瞬间坍塌。而相反的,离赤道越远,生活也越艰难,想要成功的活下去,必须超越纯粹的动物生活水准,人类文明必须要有相当大的进步。因此,欧洲野蛮人付出了艰辛劳动,走过“黑暗大陆时代”,在物质、精神上积累勃发,造就辉煌欧洲时,赤道地区的种族仍处于程度较低的生活状态,而这种生活状态的差异也一直延续影响的当今。所谓的“非洲人懒”应该能从这里找到一点缘由,这就是地理支配作用。
海洋地理支配作用在全文中占据了70%以上的篇幅,这与我们生活的这个星球的陆海面积比例还是很映衬的。通过对海洋孜孜不倦的探索,逐渐形成了早期欧洲文明的体系,造就了亚平宁半岛的罗马帝国。而地球形状和海洋一体性的发现,对15世纪末的历史发展进程产生影响,前者使西班牙人控制了美洲的大部分,后者使葡萄牙人取代阿拉伯人控制了世界贸易,两个海洋强国就此诞生。大洋刺激了那些住在欧洲边缘地区民族的心灵,利用这种发现带给他们的优势,使毗邻大洋的自然单位变得更重要起来。荷兰、法国、英国等大洋强国也陆续崛起。特别是英国,之所以能在两个世纪里骄傲自称自己是“日不落帝国”,它不像葡萄牙等把海洋当做贸易路线,也不像法国把海洋当做防守的屏障,而是把海洋当做海权进取的通道,使英国统治下的土地得到极大地扩展。正所谓“得海权者得天下”。
总体而言,这是一本政治地理学教科书,也是一部在政治地理学和地缘战略学上有重要地位的经典之作。但单纯从读者的视觉来看,个人觉得还有几点小遗憾,对本书的可读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图注还略显粗糙,很多仅有地形和气候,缺少时下的城邦名称,对整个地区坐标没法有个详实的了解;自然地理对人类社会成型的影响写得很透彻,但对人类社会的动态,特别是文明发展解释的还不够清楚;因为是20世纪初写得书,因此缺少两次世界大战以及由此诞生新霸权的地理支配作用,甚是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