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效率,某度上的解释是“人或机器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的大小”。个人觉得通过量去评定是不准确的。虽说量变引起质变,但是如果别人能做到同样的量,你就并没有什么竞争力,但是谁引起质变的时间更早,谁就更有竞争力。
一个人每天只有二十四小时,比如我们工作,我处理十个需求,别人也可以处理十个需求,我写十个产品文档,别人也可以写十个产品文档。经常有人说做了多少多少个需求,写了多少多少代码,一切的这种“题海”战术,都没多大作用。你能做到的规模,别人也能做得到,所以并没有形成任何的核心竞争力,没有任何的优势。
由此可见,我们不应该去抓时间的变量,我们应该抓的是如何在一个小时之内能够弄清楚一门编程语言的核心?如何在一个小时内弄懂整个产品的商业底层逻辑? 如何在一个小时之内能够直接理解到本质?我如何在规定的时间内比别人的效率更高?当我们讨论的是这个的时候,二十四小时就不是限制因素了,二十四小时就是提升自身竞争力的关键性指标。时间就成为了你的朋友,而不是你的竞争对手。同时二十四小时就会限制你的竞争对手的发展,此时此刻恐怖的复利效应就出来了。当你每天都能够比你竞争对手效率高出百分之二三十,而你的竞争对手每天都在原地踏步的时候,这个效率就是在成倍的增加。
这是真正能够引领同龄人的秘密,如何做到比别人更优秀,抓住效率的本质,实现人生的复利。
效率,不仅在个人成长方面很重要。在做投资的时候也是如此。又与大家分享一个有趣的点。我们做投资,买股票或者基金,只要是一个人,他都可以操作,他可以看中五十个股票,一百个基金。此时就要开启反向思维,别人可能有能够选择五十一百只股票的能力,但我们用同样的方式可能做不好,我们没有他们那样的能力。我们如何做到他们做不到的效率呢?那就是我深入研究几家公司,在几家公司里挑那么一两家,直接all in重仓,然后陪伴它成长,那这样你的效率会不会高于一百只的效率呢?杠精出现:你怎么知道你选择的是对的,万一看错了呢?你要知道你连看几只都会看错,别人看一百只看错的概率是比你高很多的。做理财,并不需要去所有篮子都放一个鸡蛋,而是每一个鸡蛋都放在一个确定性极强的篮子里。我们不看出手率,而是看命中率。
所以做任何事情,都记得要抓住核心的两个字:效率。效率是有效的时间除以总时间,也就是有效部分数值除以总数值。就得出我的效率是多少。那也就是你在选择的效率上要比别人厉害。
想要比别人更有竞争力,点点关注,一起提升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