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记
由于儿子感冒,所以原定于年前广州之行,不得不退而求其次变成了年时南京行。这得益于儿子寒假之前拿着漫画中国的书,做好了寒假旅游的“攻略”,首选广州,其次南京。对于我们这一家,这种假期旅游不是那种纯正意义上的旅游,更精确的定位应该是“换一个地方住几天”。
国泰民安的秦淮
这次吸取了上次上海之行的教训,为了便于出行,特意选择中华门城堡秦淮河支流贴边儿上的一家精品酒店,闹中取静,格调优雅。
走完俗务流程,就想沿行秦淮河,一显内心雅兴。一路上,游人如织,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南京市秦淮河灯会从入年就开始迎接八方来客,不用导航,随着人流就能去夫子庙。街巷内,最高兴的就是锅贴店、鸭血粉丝汤店的老板娘,看着这满坑满谷的顾客,笑得下巴都合不拢。这里的小店都要排队等候,别说大道两旁的综合体了。南京的主要道路其实挺宽敞的,可这一会儿,只能分出两道——人道和机动车道,人找缝走,车无缝停。不过,一路上还真听不到那种吵闹声,没有人声鼎沸,满眼车水马龙。
来到古秦淮牌坊之处,才发现这里早成了单行线,我们所在的是出口,要想逆流而行,那是绝无可能,这条古街上的人口密度已经到了“见缝插不了针”的地步。正觉得有点儿扫兴,儿子突然发现自己心爱的动物围巾不见了。我们俩都说算了算了。儿子急得直掉泪,气冲冲地要原路返回寻找。我们俩又说这么多人肯定找不回来了。儿子却拉着我们一定要去找。刚走到第一个小巷路口,那块动物围巾赫然映入眼帘,
完好无损地挂在道路隔离架上,安安静静地等着自己的主人。儿子一扫阴霾,好不高兴地说:看看,是不是我坚持要来找!?
回头一看,街巷交接的环岛上,一座巨型的龙灯光芒闪耀,上面“国泰民安”四个红字熠熠发光!
繁华远离的老山
作为六朝古都的南京,虎啸龙吟,周边重峦叠嶂,城中长江奔海。第二天,为了避开人潮,选择打车过大桥,去老山。
老山在江北,我们让出租车司机从长江大桥上过。一路通行,上了大桥,江面宽阔,平静如练,两岸高楼耸立,一派雍容华贵。大桥两边红旗招展、解放军过长江的雄壮雕塑,让历史气息喷薄而出,铭记百万大军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革命战争岁月。从过去的船渡,到现在的过江大桥、江底隧道,司机师傅在介绍时的自豪和平静溢于言表,“还不够啊!”短短一句话,见证了国家飞速发展的真实。
到了江北,就发现这里的城市建设更为现代,看来南京和苏州一样也有老城新城之分,江南是老城,江北是新城,
老山不孤独,坐落在江北山区。沿着盘山绿道而上,空气清新,没什么人,偶尔有当地人或上山或下山,有的见到我们还看上两眼,一脸狐疑,似乎在说外地游客怎么上这儿来?
一路上,除了山就是山,除了路还是路,满眼都是树,树上还有被砍伐的痕迹,路边也有堆放整齐或不整齐的木材。看了路牌才知道,这里还是林场,用于砍伐。唯一称得上景点的是“郭子仪街”,也就一座牌坊、一尊雕像,一条石路。我原本想走这条小路,结果发现和主道越来越远,再走下去都看不到主道了,只好原路返回,追娘儿俩去了。
碰上一位大爷,敞着开衫,满面红光地下山而来,领导随即上前问问下山之路。大爷一手叉腰,一手指天:“还有一段路,到了瞭望台就好了……”领导聊兴颇浓,我低头走路,在一转弯处等着。
放眼望去,长江穿城,对面钟山与天相接。远处天边黑影划过眼前,定睛一看,大概是鹰隼之类的猛禽。一只掠过,一只又直冲天际,不见翅膀挥动,就能盘旋飞转,颇有金庸笔下两只白雕的神韵。“好几只呢!”领导和儿子也来了,我循声远眺,果然还有三只,就在悬崖边上,看来那儿是它们的巢穴。估计一家人闲来无事,动动身子骨,权当锻炼,刷刷步数,好在朋友圈里名列前茅。
“大爷说下山有台阶楼梯可以下,”领导说了一句,“问他为什么来老山,他说空气好,要么这里上,台阶下,要么台阶上,这里下。”领导补充完,就是继续走的意思。
又走一段,可能太过单调,儿子的内心有些绷不住,哭闹了一会儿,看看瞭望台就在上边,又看看回去的路早已没入树林,自己擦擦眼泪跟着我们走了。
一气走上山顶,大家烦恼尽散,虽然不像三山五岳那样无限风光在险峰,但是那种登高远眺的胸怀和视野,跟老朱也差不多了。大城市果然需要这样一片山,浸在繁华世界久了,容易迷失方向。徒步山林,远离喧嚣,让自己的心静下来回归本位。
城墙之下的玄武
南京经典的景点看来都是人从众,只是到了南京不去一下这种经典景点,心里总觉得亏。于是,第三天我们去了玄武湖。
这次我们坐公交车去,车上还是一位大爷热心地告诉我们哪一站下。我们问玄武湖人多不多,他非常哲理地回答了一句:人肯定多,不过都散开了。
玄武湖就在玄武门外。我们酒店是在中华门,临近秦淮河,主打的是秦淮灯会。玄武门是景区,主打一个喜气洋洋、热热闹闹,红门古砖,巨幅红春联,显示着开门见喜的美好寓意。
城门口、观光车和码头售票处这些地方排起长队,一会儿就被车辆、船只送到景区深处。我们一看这一字长蛇阵弯弯曲曲,还是决定走走看看。
看惯了西湖,玄武湖的景色就不需要赘述,西湖舟舫多,玄武湖鸭型电动船多,西湖游的是文化历史,玄武湖看的是生活气息。这儿有跑步运动俱乐部,不少跑步爱好者穿戴专业,沿着城墙慢跑。大爷大妈再次抢镜出现,三个一群、五个一伙、一个人也行,摆上设备,放出音乐,高音嘹亮,低音落位,身体扭动,舞姿玮玮,老头唱得身边老太直乐,老太跳得远处老头两眼放光。更多的游客是在草坪上惬意地躺卧坐靠,帐篷一顶,不惧风雨。湖景一览无遗,导游介绍起来都是玄武湖怎样怎样,不像西湖一水一风情,一桥一故事,这里一门一湖,道出的是古都繁华、人间沧桑。
这一次非传统的南京之行,不听后庭花,只寻静处行,小住几日,简简单单,却仍旧能够摸到金陵龙吟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