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社会,等价交换,是通用的规则,钱往往是中介。礼尚往来,我送你什么,你也送我差不多的;我生产什么,你拿钱来换;我提供什么服务,你拿钱来换。
看过一本书,书名忘了。大致的意思是,每个人生存,是出来“卖”的。卖产品、服务、知识、技能等,卖来赚的钱,再去换取想要的东西。
以等价交换的思想指导人生,是每个人要不停提高自身的含金量,才能交换到同等价值的内容。看完,我茅塞顿开一一原来我在这个世间,是用来“卖”的。得提升各方面技能,使自己值钱,至少随着年岁的增长尽量少贬值。
理性的人,无意识地用经济学思维,怎样用小的成本,把自己所从事的内容价值最大化:做事,考量是否值得做;交往人,思考是否值得交往。职场、亲情、友情,甚至爱情,从这个角度来考量。
然而生活并非经常如此,至少我见到的并非如此。
去年,爸爸因病去逝,生前是一名退休教师。
生病期间,多次探望和安慰的,不仅有爸爸妈妈的亲朋好友,还有我们兄妹的同学。
听闻爸爸快不行了,他的一个朋友,从上千公里外的地方,打飞的过来,去医院ICU,见最后一面,建议我们安排后事。
和先生自医院运送爸爸回家,事先早就等在医院的,还有爸爸的朋友们,问我们要不要帮忙。
从医院到老家的车上,先生、我,还有爸爸的主治医生,白大褂和先生轮换着手动按氧气球,延续爸爸最后一口气,回到老家,随同我们陪伴爸爸至极乐。
出殡前的一个晚上,村里一位五十多岁的“老“”人,陪我们守灵。据称,他和妻子曾是爸爸的学生,妻子小时候老是肚子疼,妈妈经常背着她去上学。他送爸爸最后一程。
凌晨三四点,出去火化,天还是黑的,天气很冷。爸爸生前好友、学生准时到达火葬场,和亲戚们一起,作最后的告别。
从前独自带娃旅行,安排接应的,不是同学,就是师友。这一次没有。但带娃出去惯了,没有任何顾虑。买的是卧铺,凌晨五点到成都。车上睡一觉,天亮就出发,生物钟照常。
卧铺的对面,是一位五十多岁的男士,长达34小时的车上,有一搭没一搭地聊几句。他做生意,义乌小商品市场批发货物,到成都市场上卖;我和娃,一个教师,一个学生,是去成都玩的。
他告诉我,成都比浙江时差晚一个小时,五点下车,天还是漆黑黑的。出了火车站,附近并不安全。他的客户,上几个星期,就被小混混围了,直到他过去,才散开。另一客户,包里现金七千多块,各类证件,被抢。
我没遇见过这样的情况。经常去的杭州东站,从未有听说。他说,我主要在富裕的地方,并且是白天。可是,有段时间,我给娃报了个杭州的培训班,每周日冬日的傍晚,从杭州东站返回到绍兴北站,天早已漆黑,可从未被抢,也从未见被抢。所处的地方,不算富裕,都在说钱难赚。
我所未见,并非没有,不禁为自己和娃担心。
下车时,这位男士,帮我和娃将沉重硕大的行李箱,自火车高高的台阶拎了下来,黑暗中,陪着我们一一在火车站附近,寻找我自网上查的子虚乌有的通宵公交车,走了一长段路,问公交站台的工作人员,说停开了。再折回陪我们回火车站广场,让我们天亮前不要离开,才放心地离去。
彼此没有留电话、QQ、邮箱、微博、微信、facebook、Twitter,甚至不知道相互的名字。
有说,这个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你必须有付出,才有可能得到爱。又有说,这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争求利益最大化的互害社会。可我例举的,不过是经历过的一隅。这几天发生在我身上的,还有好多。
亦或“岁月静好,是因为有人在为你负重前行。”让我遇见人世间别样的美。制度、价值观导向,及人性本然的丑,使恶感随处可见。而我却时常遇见人性的花朵,一朵又一朵,就在身边绽放,并不耀眼,却淳朴、温暖、明亮、芬芳!
藉以此文,感谢所有支持、帮助、关心我们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