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五八年刚满十六岁的他,就进了应朝铁厂成了一名翻砂工。
尽管他个小力薄,但精明能干,劲头十足。他做的斗米锅、尺四笼有较高的成活率,让师傅们刮目相看。他做十二个成品斗米锅,记一个工,学徒时一个月拿十六元,在翻砂的岗位上一干就是十五年。由于工作出色,他当过班组长、工段长、车间团支部书记;后调车队当会计、保管;几年后再回翻砂车间,为车间会计。他勤奋、负责、诚实、正派,被厂领导委以重任,调行政科,后来还升任为大库的主任。一九九九年退休。
靳广成有不凡的经历,但让人们能够记住他的事是----他是一名宣传队员,还是掌鼓板的。这掌鼓板的,说白了就是整个乐队的总指挥。他掌控着剧情的节奏,一出剧目演出的成功与否,就要看他的了,这是个关键人物。
应朝铁厂宣传队成立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排演的第一部大戏是革命样板戏《红灯记》。所有的队员都是业余的,一切都要从头开始。靳广成勤学苦练,吃饭、走路、上厕所都在练习敲鼓的手法,他有天赋,很快就进入角色,担当起了重任。经过半年多的排练,《红灯记》成功出演,这使得应朝铁厂名声大噪。
上世纪五十年代北安阳就有个戏班子,靳广成的父亲是个鼓手,如今他的女儿从事的也是文艺工作,靳家世代与戏有缘。
靳广成不仅对自己严、对排戏演员也是严格要求,有时演员跟不上鼓点,他会反复重来,正是他的不厌其烦,才保证了演出的成功。那些年靳广成的身体不太好,排戏又紧张,妇人靳金凤全力支持他的工作,经常是把饭送到厂里。
应朝铁厂宣传的风雨三十年,靳广成立下汗马功劳。
说到靳广成的严,更表现在工作中。他的侄儿拿着副厂长的批条去大库领东西,因手续不正规,任凭侄儿说了多少好话,他铁面无私不予通融。
他不仅严,那更是廉。当了多年的保管,他家用的铁锅,还是在村办翻砂厂买的……
2016年2日13日 于凤城 西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