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朱老师公众号文章里:云南蒙自一中学高三老师为了给学生减轻高考压力,在晚自习上课间隙让学生们出教室欣赏晚霞。
这一幕温情照,多么像去年疫情期间,武汉某医院医生推着护理床上的老人欣赏落日。
连续几天心情很压抑,先是读了一篇关于中学生抑郁症的文章,很是惶恐。
此处删去20个字,,,此处删去20个字。家有中考学子,不能不为这些资讯关注、焦虑,代入自家。
新浪微博「抑郁」相关话题阅读量达到4.5亿;
百度「抑郁」相关的帖子多达2700万个;
知乎话题下「抑郁」一词条的关注量为82万人。
我们惊讶地发现,女性抑郁症群体占总体的一半以上(65%)
写到这里,读书群里发了一首诗,应是为前段时间12岁小学女生跳楼事件写的,作者丁可是徐州民间诗人。其中“老桃树流泪”和“大地疼痛”的意象令我鼻子发酸,眼眶湿润。
春天里的一个女孩
丁 可
你要做什么 孩子
我揪着的心 发紧颤抖
爬上窗台 你斜身跳了下去
像一滴热泪 夺眶而出
正是春天 大地敞开了怀抱
多少种子落进土里
楼顶上的鸽子向操场飞落
桃花瓣正在飘下 安详无声
校墙外的风筝累了 正要从天空回家
清晨 千千万万的雨点
又一次熟练地轻轻跳下
孩子 只有你的落地让大地疼痛
落花的老桃树泪流满面
哦 是怎样的伤害使你再也不愿忍受
是什么使你这样决绝 在春天折断了
十二岁的翅膀 谁 谁愿意承担责任
你跳下“悬崖” 蜷缩着血肉模糊
好像一切都是自己所为
你就一点不留恋吗
如果我说为什么不坚强些 这样脆弱
你看楼顶的瓦 历尽风霜雨雪
常年匍匐不屈
我会觉得是在念唱词
我指着手机屏 让老伴看
老伴叹息着 揉了揉眼窝
孩子 我们都是无奈的旁观者
哦 春天 春天里的血痕模糊着隐去
现在的教育令大部分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变成了
“我碰到过一个男孩,前几年活泼开朗,现在他满身疲惫,两眼无光,我很想安慰他,
于是我伸手碰了碰镜子。”
看着家里的中考生睡眼惺惺,每天早晨我得狠狠心掐分夺秒的把他从沉睡中唤醒,看着他疲惫的脸,和沉重的细弱双肩,简直心软到什么都不想说。
罗丹说:"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看看周末和节假日出外游玩的人吧,几乎没有12-18岁这一群体的青少年学生。还有一句话要送给这一缺失的群体:“不是在上辅导班,就是在上辅导班的路上。”
世界上也不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而是眼睛的主人无瑕他顾。
所以,云南中学的老师才会让学生们出去放松一会儿,欣赏晚霞,一两分钟的事儿,
但是有可能唤回一个生命。
让人感到世间还有温情,生命中不是只有作业与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