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起,宝贝,我抱着砖头,就没法抱你;而放下砖头,就没法养你。”
这句话道出了多少父母的无奈啊。
记得开学不久后的一次音乐课,上到一半,我们班的音乐老师把一个女生带到办公室。那女生一直在哭,怎么劝也劝不住。原来老师上课教的是一首写给妈妈的歌,而她与妈妈已经近一年没有见面了。那首歌一下触动了她,让这个内向文静的女孩一下子没忍住,哭了。
下午放学,我与女孩的母亲通了电话,说了女孩的情况。了解到在这孩子几岁的时候他们夫妇就外出打工,每年只在春节才能回家几天。女孩和弟弟这些年都是由年迈的爷爷奶奶带着。我跟她约好时间,在晚自习的时候让孩子到办公室接电话。结果母女俩在电话的两头各自哭了,我当时心里也很不好受。
其实,我所带的学生,每一届都有很多很多这样的留守儿童。家长会根本开不起来,有的孩子带他几年直到毕业,我只认得他的爷爷奶奶,从没见过他的父母。
每次跟家长们电话交流,他们也很无奈,回家没有好的出路,没有什么收入。孩子要读书,老人要赡养,这都需要钱。所以只能像现在这样,一边漂在外面,一边牵挂家里。孩子只能交给老人、学校和老师。但是,孩子的成长里,谁能代替得了父母的角色?对这些孩子来说,最渴望的还不是跟父母在一起。
《红楼梦》里写元春省亲大观园,观赏过用流水般的银元打造的好景致后,终是伤感,她对父亲说:“田舍之家,虽齑盐布帛,终能聚天伦之乐。今虽富贵已极,骨肉各方,然终无意趣!”。而她哪里能想到,现在越是普通田舍人家,为了生存,更是要骨肉分离。据统计,我国留守儿童达到6800多万。这些年,农村基本上都是空巢的,没有青壮年,只剩下最需要照顾的老人和孩子,很没有安全感。而漂泊在外的人,即使在打工的城市生活多年,也不是那个城市的主人,老家又远在天边,心里也缺乏一种归属感。
多年前的一期相亲节目《非诚勿扰》上,女嘉宾宣称自己“宁可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后面笑”,被多少人骂为拜金女啊,特别是男人。在这所谓的男女平等的社会,男性的生存压力更大。相亲时,房子,车子是摆在首位的。多少青年,在最该张扬个性,追求梦想的年龄里成了忍气吞声的房奴和车奴,甚至还要拖累年迈的父母。而铺天盖地的成功说,主要的衡量标准也就是经济实力。在这样的标准里,又有多少人的人生都被判定是失败的。
生存压力山大,活着真的很不容易。
不过,人也是最不能满足的动物,往往又是解决温饱后,还想要小康,小康之后更渴望富贵……欲望是永无止尽的,因而身心之累便也是无止尽的。
解决了面包牛奶的需求后,精神层面的痛苦又接踵而至。既渴望纯挚爱情,也想要“诗意地栖居”,并念念不忘“诗与远方”。而这些,比起生存压力来说,似乎是更难解决。
爱情,这世上最难得的东西,那可不是说你努力了就一定会拥有的。它既不能等,也求不来,好像只属于天意的遇见。所要的“诗意地栖居”,也并非是在拥有了物质基础后就可以拥有的。污浊的河水,雾霾天气,有毒食品,这样的栖居当然谈不上“诗意”。而“诗与远方”,可能早已就被丢在什么地方,想捡拾都无从找寻。
所想要的有多少,失望可能就有多少。
生而为人,真的不容易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