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社会,也许人与人之间最珍贵的东西就是信任了。
“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虽然有些戏谑的成分在,但是也说明了要想成功,有一个关键的因素就是必须得到领导的重视和信任,这样才会有更多的机会。
现实社会中,如果你遇到一个人要借用你的电话,你会想到什么,我自己首先想到的是看到过的信息,说以借手机为名,然后抄起手机就跑了或者其同伙故意叉开你的注意力,顺走手机。你情愿让对方告诉你电话号码,你给拨过去,一句句传话,也不愿意让对方拿着你的手机。还有,在马路上,如果你碰到一个老太太到底,你会首先想到什么,肯定是不要去扶,被讹上就麻烦了。这也是一种信任危机。
那么在我们写作的时候,如何能让读者与我们产生共鸣,让读者相信我们所说的话呢?
1.权威和反权威
我们现在的太过于多样化,有时候反而不知道怎么选了,但是当我们有一些专家学者,或者权威机构来给我们指导意见,就会大大降低我们选择的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再加上我们每个人的大脑都有一种偷懒的天性,所以就更容易听从权威的。
权威包括权威的个体或者组织、权威标识、权威认证、权威的演变、权威附着等方面。意见领袖,学科带头人,大学教授,往往可以作为权威充当我们指导,同样的一些公认的组织,比如社科院、中科院必然成为权威的组织。中国驰名商标,315免检产品等,这些都是属于权威标识。权威认证包括中华医学会、认监委、认可委,CMA、CNAS等认证都是社会公认的权威认证。在一些产品的宣传当中,有时候会演化出一些权威标识,比方说16层过滤的矿泉水,本来每种矿泉水都应该经过这么多过滤,但是这一种矿泉水就把这个过程个给抽提出来,形成权威的演变效果。这有一种傍大款的感觉,比如说一些大的综合商超mall的餐饮,不是一般餐饮就能进驻的,需要具有一定实力和品牌的,才能进驻,所以提起在这个mall,自然就有一种信任感。
与权威相反的是,有时候,给我们意见的人恰恰不是权威的个人和组织,但是他们的意见建议却在一些时间地点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给你一种即时信任的选择。比方说,我们和同学们一起去逛商场,对几款衣服犹豫不决,觉得都很好,这时候,如果你同行的同学说,他觉得还是蓝色的好看,一般情况下,我们会顺从他们的意见。
还有一些就是具有示范性作用的客户案例,比如说在健身房的广告中,总是有很多满身腱子肉,一块块腹肌的图像,给你一种暗示,觉得你也可以。在一些培训机构,会有很多该机构学员获得的诸多成绩,和某些裁判、明星的合影,让你自动带入,觉得自己也能够那样。这样自然不自然地就形成了信任关系。
此外,客户的评价也非常重要。同为消费者,如果某款产品获得的好评比较多,点赞量高,我们十有八九会在同类产品中有限选择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