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教师要懂的心理学》阅读笔记
追求幸福是人类的天性。但为什么物质条件丰裕的今天,幸福却似乎更加遥不可及?幸福到底是什么?如何可以获得幸福感?
【幸福是什么?】
《现代汉语词典》对“幸福”一词的解释是:使人心情舒畅的境遇和生活。通过研究二条著名的幸福公式,我们便知道幸福需要具备以下要素:
首先,幸福需要有物质基础。
幸福与物质基础是相关的,但不是完全正相关。著名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的“幸福公式”:幸福=效用/欲望。从这个公式可以看出:幸福与效用成正比,与欲望成反比。因此推论,现代社会很多人处于欲求不足的境地,哪有什么幸福可言!
幸福的第二个要素是你感受幸福的能力。
美国“积极心理学之父”塞利格曼曾提出一个著名的幸福公式:H=S+C+V。其中先天遗传的幸福特质S占50%,在人的生命历程中,无论发生过什么样的刺激性事件,大多数人的幸福基线水平最终都会回到最初的幸福基线水平上。这还不能证明幸福感就是先天决定的,另一半取决于后天的环境因素C占10%,剩下的40%是你能主动控制的心理因素V,即你对事件的诠释,你的评估成了自我实现预言,这是决定你是否幸福的后天因素的关键。
其三,幸福来源于和谐亲密的人际关系。研究证明,与家庭、朋友和周围人群连接更紧密的人更快乐更幸福。
因此,幸福不仅是一种感觉,更是一种可以学习的能力。拥有幸福的能力,就能获得长久和持续的幸福。
【如何获得幸福感?】
根据两个公式,要获得更多幸福,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减少和控制自己的欲望。有时越少越好,越简单越快乐。有一份清单,列了世界排名前十位的“奢侈品”,它们都与金钱无关:
第二,建立和谐亲密的人际关系。家庭就是我们的幸福安乐剂。
第三,在拥有的资源不变的情况下,我们需要从已有资源中挖掘出更多的乐趣。一个幸福的人快乐是常态,而痛苦只是小插曲。要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追求快乐、积累积极情绪呢?请记住三点:
首先是主动去计划,要有意识地在生活中留一点儿时间来愉悦自己。其次是留心身边的正面事件。当你经常提醒自己去发现这些快乐时,你的心态就会变得很不一样。再次是让自己尽情享受现在。不要去担心未来,不要去纠结过去,坦然地活在当下。学会品味和正念可以帮你更好地活在当下,增加生活中的愉悦。
然而有人吸毒品以获得快感,他们真的幸福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我们需要快乐,我们也需要意义,我们需要现在获益,也需要在未来获益。所以,如果想要拥有充实而持续的幸福生活,就必须去追求快乐和意义两种价值,缺一不可。获得意义感的主要途径:
第一,设定一个有意义的人生目标,身怀使命感。一个明确的目标可以为我们指引方向,并賦予我们生命意义一生命不再是支离破碎的片段,而是变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就象一首交响乐围绕一个美好的主题,奏出无比动人的曲调。
第二,持续地、逐步地挑战并充分发挥你的潜力。我们选择一种有意义的生活时,需要同时考虑如何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
第三,培养自己的美德和优势。积极心理学家通知研究各国的文化经典,总结出六种具有普适性的美德,和它们分别对应的24项优势。美好的生活来自每一天都应用你的突出优势,有意义的生活还要加上一个条件一将这些优势用在增加知识、力量和美德上。
最后请大家切记:不要刻意地追逐幸福。我们只需要在这些有关幸福的事情上努力,训练自己积极的情绪、专注高效的幸福力、深度建立积极的关系、树立生命的意义,进而打造我们的成就感,幸福自会来到我们的身边。
(插图选自《教师要懂的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