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雨了,打开了窗户,簌簌的滴落声打破了原有的静谧。
在窗前呆望了一会儿,因为隔着纱窗,打消了雨滴滴落在手心溅起一滴一滴水花的想法,给自己倒了一杯水,活动了一下肩膀,回到了堆满杂物的书桌前。
以前很喜欢书桌整洁的样子,后来发现,堆满杂物的书桌会给人一种安全感,就这样乱了很久。清点了一下桌上的杂物,左手边放着杨绛的《走到人生边上》、《平凡的世界》、《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生涯咨询与辅导》、《刻意练习》,右手边放着田维的《花田半亩》、安意如的《聊将锦瑟忆流年》评论诗集,中间放着我的电脑和“巨型的”加湿器,最近因为睡觉不安稳,半夜起来嗓子疼,权当加湿器是心理安慰了。
休息不好,第二天工作会非常辛苦,再加上时常的开会,大大小小的会,生活的很匆忙,貌似总是这种本末倒置的活着,一件事情匆忙的去赶下一件事情。一岁一岁的成长,总是不能坦然的活着,有着随着年龄增加所带来焦虑的事情,例如随着父母年纪增加带来的健康问题,52岁的父母平安健康的一年即是最好的一年。偶尔想着休息的时间应该带着父母四处转转,虽然每个月挣的钱不多,但至少可以满足一次旅游的钱,至少应该坐一次飞机,去一次国外。
曾经在大学的时候读过一本心理学的杂志,说大多数人很难拜托一种宿命,就是随着时间的顺序,从出生,到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恋爱,结婚,事业,退休,安度晚年。因为人存在个性,所以我对于这种宿命论既不肯定,也不否定。不过大多数人都只是社会阶层的普通人群,所以都会以这种相似的生活轨迹慢慢的前行着。
孔子曾说过:“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为政》)在没有活明白的年纪里总是想期待四十岁才会得到的生活体验,总是想着在大多数人共同的生活轨迹下活的更加坦然。
《坂本龙一:终曲》中作曲家坂本龙一自己曾说:“我也不知道我得癌症到底能活多久,也许治得好20年,也许10年,也许1年,所以总是提着心。也是想着,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做一些拿得出手的作品。”
不知道他花了多长时间找到了坦然的方式去生活,一定很艰苦,也许到了某一天,我也会体会到他的那份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