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片有技巧,观影有门道!哈喽,大家好,我是刘导!
学会拉片,让你技术性的去看电影!
我们前面已经讲过,色彩是电影语言的一部分,我们使用色彩表达不同的情感和感受,那对于颜色的运用,在电影中是有多重要呢?必要时用颜色表现人物当时的心理或者处境,往往能润物细无声的呼唤出观众内心里的真实情感。
被无数影迷提到的《辛德勒的名单》就曾用黑白展示了一个灰色的、冰冷的世界,仿佛每个人的内心也都被渲染成了灰色,在观影过程中,随着剧情的展开,法西斯的暴行会一下子让你的感官坠入深渊,而于这深渊之中跳跃而出的一抹红,则和主角一样,会牵动着我们每一个观众的视线和心绪。
在电影里每种颜色的运用,确实都会带来不同的情感表达,色彩对人们造成的心理影响已被运用在生活的各方面,颜色的背后,体现着文化,历史,心理、性格、年龄等多重特质。
《罪恶之城》是一种更纯粹更特殊的配色方式,除了突出需要强调的物体外,其余的目之所及,都是黑白。整部电影大面积的使用黑色,并且将黑色作为主色调从头贯穿至尾,配合角色和剧情,完整的叙述了一场情感表达。在电影中使用某一种颜色的目的性非常明确,观众除了集中注意力,没有其他选择。这部电影也成为有限色彩配色的极端案例之一。
《呼喊与细语》相似色,电影中大量的使用了红色。这部1972年的电影,无法像如今的数字媒体电影去进行后期调色,它只能用一丝不苟的最传方式,通过选择地点和搭配道具来控制配色。除了几个令人放松的场景使用了绿色和黄色,电影中的一切都发生在一片血红色之中。伯格曼曾说过,“我所有的电影都可以被认为黑白的,除了《呼喊与细语》。”
因为伯格曼“对于电影素材无与伦比的控制力,演员表演的极致发挥,色彩构图的强烈效果,使得这部电影成为伯格曼这个时期最为耀眼也最为神秘的作品”。以至于弗朗索瓦·特吕弗更称其为“战后电影史上少见的杰作。”
《逃狱三王》是2000年科恩兄弟第一部数字调色的电影,在整个电影画面色彩构成中,后期调色仅保留了有限的色彩和人物细节,把颜色控制在少数几种之内,去除观影过程中会容易分散观众注意力的色彩,但科恩兄弟也并没有将所有物体用暗黄色遮盖,他们针对画面做出了选择。所有盛夏的绿色蓝色,都被处理成了黄色橙色,产生了一种美国30年代大萧瑟的感觉。全片注重愉悦感和舒适感,利用民谣配合有限色彩的画面,成为了使用尽量少颜色的里程碑。
当然颜色多也并不一定好,有的影片就使用了很少的颜色创造出了非常有代表性的视觉感受,比如《和莎莫的500天》和《美国丽人》。在某些场景下舍去某些元素,角色的张力反而增加了。把颜色控制到2,3种,呈现出了令人震撼的效果。
罗伊·安德森生活三部曲《二楼传来的歌声》《你还活着》《寒枝雀静》,他创造出了色彩单调的美丽世界。场景独一无二,能够被一眼认出。在他的色彩之下成功的表达了你难以想象的悲喜剧幽默。
《唯神能恕》,如果《亡命驾驶》还可以因为剧情被归为类型片,那么《唯神能恕》就是彻底的邪典,视听语言华丽压抑到了极致,凭借大师之手,这部电影呈现出了异常美丽夺目的视觉感受,让人难以忘怀,在《唯神能恕》中,以红色为主色调,暗调采取的颜色很少,使用最多的是黑色,与黑色搭配的主要有红蓝黄,其中红色与黑色搭配出现的画面最多。在红色与黑色的二元色彩构图中,它们呈现为对立的组合,在这样的二元构图中,红色表现出扩张的状态,黑色则与之相比处于收缩的状态。红色与黑色之间的强烈对比,加深了情感的矛盾。让本片在写意的基础上走得太远,让大多数观众完全看不懂!
《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非常有力地诠释了电影配色到底能让人多舒服,意大利里维埃拉如画般的风景,偏蓝绿色的影调,渲染出了影片清新唯美的基色。卢卡·瓜达格尼诺导演说:“我不信任调色,这都是经过修饰的,我们不采取任何欺骗手段。” 影片中多处使用大片绿色场景,例如大片丛林以及绿色的屋内摆设,高饱和度的绿色在营造唯美基调上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同时导演在影片中大量画面使用三等分配色原则。
《银翼杀手2049》,老《银翼杀手》作为赛博朋克流派的鼻祖,对之后同类型的电影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故事设定在《银翼杀手》30年后,“熄灯事故”导致数字科技的落败以及灾难性的打击,预示着电影在画面色彩上会产生很强烈的对比,呈现出独特的赛博风格。从前半部分伫立在薄雾中苟延残喘的数字科技城市,到后半部分男主去寻找老银翼杀手时所身处的荒漠废墟,从高级灰色调搭配霓虹灯色彩到质感丰富的单色调,都赋予了这部电影无可替代的层次感。影片大环境采用了冷暖对比的赛博朋克色调,高饱和度的粉色和蓝紫色构成科幻世界的基本氛围。但片中并没有大幅度使用艳丽的霓虹灯色,而是降低了画面中其他部分的饱和度,使用相似色调使得电影反乌托邦的氛围渲染地更加自然而浓郁。
片尾中男主K得知了自己并不是那个被称之为“奇迹”的孩子,一场人类梦就此破碎在无声的大雪中。画面运用的高级灰色调喻示男主已然褪去色彩的现实。
青色、灰色等饱和度极低的颜色调和画面的基调,气氛到位又不显脏,配合标志性的薄雾阴雨环境,成为了高级灰色调教科书式的一课。银翼杀手系列电影不仅仅在画面上有极高的艺术造诣,在思想上也对人性进行了深度的剖析。如果原本拥有灵魂的人类失去了人性,那所谓的真实又有什么意义,因为作为复制人的他们看到过更真实的东西。
以13项提名领跑的《水形物语》最终荣获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艺术指导、最佳原创配乐五个大奖,成为本届奥斯卡最大赢家。电影是以人鱼恋作为故事主线,大面积使用蓝绿色,营造一种深海的氛围,向观众传达一种孤独、神秘而又浪漫的感受。同时故事发生在美苏冷战时期,紧张的政治时局奠定了整部影片深蓝绿色基调的呈现基础。绿色是一种分裂的颜色。它既可以象征着生机,也可以暗示着腐烂。在《拯救大兵瑞恩》中,修剪整齐的草坪遮盖住了战士的坟墓。绿色的草坪,标志着寒冷冬日的逝去,春日的到来,然而庄严的白色墓碑提醒着路过的人们,勇敢的年轻战士将永远沉睡在这里。在《水形物语》中,绿色的双重性表露无遗。画面中大面积的绿色暗示着神秘的人鱼新生物的接近,充满着未知与神秘;然而墨绿色的影调更多是让观众联想到腐败毒化的社会背景,处处暗藏危险。孤独的哑巴伊莉莎、苏联的间谍科学家、无法被社会接受的同性恋画家以及水怪,在这一部电影中,他们每一个人都是社会的异类,被社会所抛弃和歧视着。画家画上的派从一开始的红色改变成了绿色,而女主人公的穿着从一开始的绿色变为了红色,甚至穿上了那双自己舍不得买的红色高跟鞋。这里暗示出画家与女主人的命运将会截然不同。女主人公的生活本是暗淡无光,但是人鱼的出现,让她的生活充满活力和激情,然而对于画家而言,原本平淡安稳的生活,却因为感情受挫,变得暗淡无光。红绿对比色的应用在视觉上向观众强烈地传达出主人公情感和命运的变化。而同样在红绿对比色的运用上,《迷魂记》也十分出色,通过对比色来渲染人物,单色的使用着重突出情感,红色代表谨慎,绿色代表嫉妒,这种男女主人公的色彩对比使用,即使在没有他们出现的场景中观众也能感受得出来,而随着剧情的变化,人物的色彩也在随之变化,时刻影响着观众的观影情绪。这种对比配色是备受欢迎又让人疲劳的配色。但是它却是可以突出人类肤色的最佳配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