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智行动的艺术》讲述的内容并没有让我想起它的姐妹篇《清醒思考的艺术》,跳进脑海的反而是另外一本书,《思考的快与慢》。《明智行动的艺术》明明关键字是“行动”,为什么讨论的重点是“直觉”呢?大概是因为我们总想要采取“明智的”行动来取得理想的成果。而什么叫做“明智”呢?直觉被拿出来重点讨论,是直觉既能成事,也能败事也。
《思考的快与慢》书中讲到的快思考,就是直觉。结合两本书来看,直觉是有两种形式。
1.本能类型
既有出于人性本能的体现,比如,趋利避害,饿了就要吃,冷了就想着添衣,又有易误事的直觉,比如晨读资料提到的最经典的例子,苹果和香蕉一共11元,苹果比香蕉贵1元,苹果多少钱的问题。还是想脱口而出说苹果10元,对不对?这就是直觉,但是答案有偏误呢。
2.经验类型
相信很多人都听过“肌肉记忆”,歌唱家为什么随时都能保持音准?外科医生下刀为什么如此精确?救火员为什么能从一丝空气的异样中感受到爆炸的危险?如此短时,高效,准确的思考与行动,只能用直觉来解释。但是,他们的直觉是基于多年专业强化训练后天形成的。良好的职业素质已经深深融入到他们的血液中,神经中了。经验型直觉当然很大程度上能帮助我们成事。
两本书都在“纠结”同一个问题:直觉有风险,什么时候用直觉比较靠谱啊?巧的是,殊途同归到同一结论上:本能的事情跟着感觉走和复杂的事情理性思考。通过刻意锻炼,把理性思考转化为直觉,从而加快判断和选择。
在第二种类型中已经提及,“直觉”是可以“被训练”,也必须“被训练”。原因有三:1.如果每天我们要做的选择/行动都经过理性思考才得出的话,那会把我们累得够呛。为什么?我们得思考什么时候起床?先刷牙还是先叠被?先穿衣服还是先穿裤子?出门之前要不要把房间窗户先关上?…是不是要抓狂了?直觉(习惯)往往帮我们做最适合自己的决定并行动,所以我们能腾出一些脑容量思考每天遇到的新的挑战。2.避免重蹈覆辙。遇到某件事情,无论理性的思考结果如何,都可以给予下次的行动以指导意义。前提是,将思考提炼并运用,转化为思维拼图的其中一块。3.让直觉开启人生的良性循环。印度有句谚语,播种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人生。反复品一下这句话,不就是思想变成条件反射的直觉的过程吗?人生就是这样子循环迭代的结果。基于此,说直觉决定人生,其实也不为过。
P.S:阅读有意思的地方在于阅书如识友,有引起共鸣或动情而成为朋友,更有意思的是在不同的时候邂逅讨论同一话题的朋友,从而引发新的思考。
感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