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小北和李必的成功塑造带了几分浑然天成或本色出演的优势,韦一航让我看到了易烊千玺作为演员的成熟。
小北或叛逆或倔强,都难免让我透过角色看到易烊千玺本人身上一种我以为的劲儿;李必清俊温润,也仍然逃不开我对这个男孩子本人的想象。
但是韦一航,就真的只是韦一航,他身上甚少有易烊千玺的痕迹。
这种差距来自于他两年的沉淀,也来自于角色本身寻常与非常的交织。
韦一航不像小北,是可以在街头巷尾找到的傲慢不羁;也不像李必,是古今中外不乏反复演绎的天才少年。
这个男孩,迷茫,无措,站在生与死的交汇点,处于正常与反常的自我挣扎里。
他偶尔口齿不清,偶尔不能控制自己的肢体,面对喜欢的人缺乏表达的勇气,甚至是,许诺的资格。
或者说,他更接近大多数普通男孩,有弱点,有私心,有坚持,有悸动;却又不同于大多数拥有健康生命的普通人。
每一次拍医护救治、抗癌斗争题材的电影,
都能看到评论底下相关的评论:
“至于吗,太矫情了..”
“现实哪有那么梦幻,都是痛苦的...”
“动不动就哭”
......
各种负面的声音络绎不绝。
我想起2015年看《滚蛋吧!肿瘤君》的时候,
我的一个同样患病的朋友,刚好在经历一个痛苦的阶段。
她发微信跟我说,看完电影很感动,还要继续好好生活。
我忽然意识到,每个人看电影的心情都会随自身境遇而发生变化。
在普通人眼里看来再矫情不过的事情,
也许对于处于绝望边缘的病患来说,就是黑暗中闪烁的微光。
我一直认为,每个人对于“好的电影”的定义标准是不一样的,
但我相信,能够“给人以生的希望”,和“想好好活下去勇气”的电影,
都是值得给予肯定的。
“希望和等待是世间最珍贵的东西“
2020年的最后一部电影,
一部给人以生的希望的电影,
我想,
对于不同寻常的2020年,和即将到来的2021年,
也许,是一份珍贵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