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31日 星期一 晴 除夕
祭祀先祖,是我国民间一项隆重的民俗活动。我们国人有慎终追远的传统,过节总不会忘记祭拜祖先。据史书记载,秦汉时期,墓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礼俗活动,也是是汉族流传至今的传统风俗之一。一方面是源于“百善孝为先”和“慎终追远”的传统观念,在辞旧迎新之际对祖宗先辈表示孝敬之意和怀念之情;另一方面是由于人们深信祖先神灵可以保佑子孙后代,使子孙后代兴旺发达。
这一传统习俗代代相传,人们每逢除夕总要举行祭祀仪式,感恩追始,祈求保佑。在过去,祭祖仪式一般在除夕下午举行,身穿盛装的同一姓氏宗族参加,仪式较为隆重。因为列祖列宗的“在天之灵”,时时刻刻的在关心和注视着后代的子孙们,尘世的人要通过祭祀来祈求和报答他们的庇护和保佑。所以人们在春节时必须祭祖,缅怀自己的祖先,激励后人。
直到现在,重视祭祀祖先,依旧是中国礼仪的显著特点。这是因为祭祀祖先有助于加强社会成员之间的团结,维护宗法社会的稳定,让我们养成一个厚道、孝顺、感恩的心,中华传统文化的根是“孝道”,而孝、敬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大根大本。
我们每个除夕祭拜先祖,就是在寻找我们的根、初心,我们只有明白自己来自哪里,才能不忘使命,不负先辈的嘱托。中国人的这种宗族观念让每个人拥有荣辱观,只有时时刻刻做好自己,心存是非,才能不辱没先人,不给家族丢丑。中国人觉得最大的成功就是光宗耀祖。正因为这种扎根于心底的观念,所以没人敢无所顾忌地干坏事。
午后带着父母、先生和女儿来到了公墓,漫山遍野的坟墓、芦苇、野草、蒲公英,除了偶尔火车从铁轨上通过的轰隆的声音,几乎听不到什么其他声响。今天大街上都没有什么人,而公墓里的人真多,停车场的车都停满了,公路上都挺满了一长条车,像龙一样。除夕的下午人们都来祭拜,一家一家人来给祖先上坟。父亲去给他的爷爷们上坟了,而我就和先生、女儿去给我的爷爷上坟。
这荒山之上、枯草之中,架在大山之间的铁轨上有火车时常经过,我们在山下望着那一火车急驰而过,想到在这里埋葬着我的祖先和长辈,当年他们一辈子没出过这里的大山,也没见过火车,如今,天天有火车经过这里,即使长埋地下也不会寂寞了。
小的时候总是害怕到墓地去,觉得这里阴森森的,同时,总觉得墓里住着的狐仙野鬼会出来,那时候常常听到的一个故事,说有个书生来到一片荒野里看见了一个灯火通明的大户人家,于是前去借宿,夜间遇见了美女和她的丫鬟,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夜晚,然而,次日醒来,这大宅院变成了一片墓地。每次听着这个故事,就感觉背后阴嗖嗖的。
不过,长大后再来墓地就没有这种畏惧的感觉了。我们几乎每年的除夕都会到墓地去。来到这里,我总是在想我们每个人终究是要死去的,又何必在意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受到的委屈、伤害、痛苦呢?又何必苦苦追寻什么名誉、地位、财富呢?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到头来,只是一场梦而已。每年来都会放下一些欲望,卸下许多负担,越发轻松面对接下来走的路。
去年在北京过年,没能祭拜爷爷,心中一直有点遗憾。他离开我们已11年了,他走的那一夜仿佛还在眼前,这些年似乎只有一瞬。当年爷爷的音容笑貌似乎还在眼前,如今却天人永隔,心里头总有些沉甸甸的。11年的时间说长不长,在人生的长河里只是一小段而已,说短也不短,一个人在世间已经消逝了11年。
一个人的身体消亡了,但他只要还存在于亲朋的记忆里,那么,他还没有真正离开人世间。我们在坟前烧着纸钱,点上香和蜡烛,把坟头的枯草砍掉,然后给老人家鞠躬,一起回忆起爷爷生前的点点滴滴,爷爷的笑容浮现在眼前。边祭拜边对爷爷说希望他在另外一个世界里玩儿地开心、快活。
说起我们黄家这一大家子的渊源,我们的祖先来自中原,祖籍应该是河南,很早前就迁徙到这个鄂西的荒蛮之地、巴人居住的地方。我们祖上大多是农民,几辈才出了我这个大学生、医生,因此,爷爷生前总是以我为傲的,不管什么事情都会征求我的意见的。
而且我们家族的老人有一点特别让人敬仰,他们对于生死都看得挺淡的。我的爷爷患直肠癌,到最后的一刻都没有显出一丝害怕死亡,都是非常从容淡定地走向另一个世界。我的奶奶八十多岁的高龄,主动让我父亲给她挑选寿木。我的父母更是豁达、洒脱,趁自己身体还硬朗,把墓地选好、墓碑打好、棺材都准备齐全。希望儿女在他们走后逢年过节有个祭拜的地方,有个可以寻根的地方,有个能够寄托哀思的地方。
我们在这个祭奠先祖的节日里,细数着过往的点点滴滴,回味着老人们曾经给予我们的一切,让我们感到无比的温暖。特别是他们对待生死的态度,他们觉得死亡不过就是回到另外一个家,这种达观知命的态度对我们后人的影响也非常大。人的一生,连生死都能看透,还有什么看不穿呢?
“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除夕面对先人的照片或墓碑,我们为这片土地上曾活生生存在的祖先表达浓浓的思念和真诚的敬意,这也是我们后辈的幸福和动力。而我们在祭祖时那些寄托出的思念和请求保佑的期盼,相信祖先们一定会听到,给家里人带来幸福和安康。而且一个人流着祖辈的血液,有着先辈的基因,传承着一个家族的历史,身上担负着使命和担当。实际上,这就是中华文明的之所以经久不衰的源泉,这也就是中华文化刻在我们骨子里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