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有孔氏祖训、失子家训,近有傅雷家书等,今有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考察调研时指出,“要推动全社会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激励子孙后代增强家国情怀,努力成长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之才”。都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了培养和传承好家风的重要性,培养好的家风就好比是播下一颗好的种子,必定会长出美好的果实。有一个好的家风,家族才能兴旺发达,国家才会繁荣昌盛。家事连着国事,家风关乎党风。广大党员干部必须更加重视家庭建设,建设、传承、涵养好家风,“一家仁则一国兴仁;一家让则一国兴让”让这蔚然之风宣扬大街小巷。
家风浊则民风伤。家风不端,不仅个人贪欲丛生,且在亲情面前底线失守,最终与家人走上不归路。梳理近年来的一些反腐成果可以发现,家风败坏、家教不严往往是领导干部走向违纪违法的重要原因,严重影响了党风政风。广大党员干部要充分认识到家风不止是家庭私事、品德修养,更是纪律问题,关乎党的形象,关乎人心向背,更关乎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对亲属子女常教育、常提醒,念廉经、敲廉钟,以自己和家人的实际行动培育“崇德向上向善”的好家教,涵养“清新清正清廉”的好家风。
家风纯则民风正。好家风是国之本、家之根,连着党风、政风和作风,是衡量一名领导干部思想作风、能力水平、人格魅力的重要指标,是砥砺品行的磨刀石。小到个人成长,大到社会安定,都离不开好家风“润物细无声”的影响。赵一曼“誓志为国不为家”,周恩来总理定下“十条家规”,焦裕禄教育女儿“工作上向先进看齐,生活条件跟差的比”,谷文昌反复叮嘱家人“不许沾公家的一点油”……谆谆家训、磊落家风,这些红色家风故事为我们树立了崇高的榜样。党员干部要继承和发扬红色家风,并不断将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爱国爱家、向上向善融入进去,建设一个和谐、幸福、积极的模范家庭。
家风正则国家兴。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而性格的养成更在于长辈的言传身教。对党员干部而言,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是全家人的方向标,要从严律己、率先垂范,把加强家风建设作为社会责任,作为修身养性的必经路,时时事事处处带头走好路子。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重要论述,强化宗旨意识,努力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要在身正、身净、身硬上做到言行合一、知行合一、始终如一。将尊老爱幼,夫妻和睦,勒俭持家,团结邻里、热爱祖国、热爱党做到了身体力行、言传身教,把这些中华民族传统的家庭美德从小灌输,让之成为细雨之于草木,润物无声,无时无刻融入我们的血脉,引导着我们,滋养着我们,促使我们健康成长,成长为一名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