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一个小孩是不让人操心的,如果上帝给你打开一扇门,大概就会关上一扇窗,这个世界没有完美小孩。
我总是带着自豪夸赞帆帆,特别是他的学习方面。他能够自主的起床、洗漱、早读,他能够自觉地写完老师布置的作业和家里给他买的作业,他会想着怎么全对、考100分,他学一样,精一样,现在保留的武术、写字培训班都学得非常棒。听起来这就是让人羡慕的完美小孩了是吗?
但生活不止学习呀!帆帆有一个让我头疼了7年的问题(对,从出生就头疼了)——吃饭。以前的战斗就不说了,现在,他一上桌就唉声叹气,说我最不喜欢吃饭了,从来不自己夹菜,对大人给他夹得菜挑三拣四,这不吃那不吃,大概率就是一碗白饭、几片菜叶子下肚了。因为不好好吃饭,他的上颌骨发育不了,已经地包天了,还花了6000块钱正在矫正。出去吃饭,亲戚说给孩子压力太大了,可是不给压力,他就能好好吃饭嘛?小时候是没给压力,这不变本加厉了嘛!
我真的是无语了,这妥妥的吃饭态度不端正,吃饭能力很差,吃饭内容比较单一,长此以往,可真是愁死人了。
等等,态度,能力、内容,这也是学习的评估指标呀!
态度:一上桌就哼唧,说没胃口,这不就是跟一打开书就哼唧,说烦死了,不想学,一个意思吗?
能力:帆帆小时候就每天给他读绘本,知识储备和阅读习惯都不错,进小学前已经认了不少字了,可以说为学习能力的进阶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但是他吃饭方面呢?从小就不被允许自己用手抓食物吃,一直是喂的,自主进食机会没有锻炼过,没有基础,即便长大了,手上有这分力了,他好像也兴趣不大,总觉得自己不行。事已至此,那就从头开始锻炼。能力也是要慢慢进阶的,就像帆帆一开始上小学,当然不可能让他直接做学霸,也不会让他每天写一整面字,太难了,太多了,孩子一开始完不成,以后就没有信息和兴趣再去做。相反,妈妈在帆帆刚上小学的时候就只布置了天天练,少而简单的题目,让帆帆做的很有成就感,帆帆每天都坚持做一页,甚至主动提出要挑战《学霸》,即便《学霸》做了一段时间,帆帆不天天做了,妈妈也不会指责或催促,而是让帆帆自己安排,这样帆帆的学习内驱力就被调动起来了。那对比吃饭,每顿饭不能安排太多,就少一点,好就咀嚼一点,帆帆能够很快吃完,就会有满足感。等他能力上来了,主动提出来啃骨头什么的,如果试了一下,还是要帮助,那也不能职责他,慢慢来,对吃饭的掌控感才会慢慢上来。
内容:是说的挑食,只吃主食和少数的几样菜。这是认知不全后的态度问题,就像学习一样,学校设置了主课:语文、写字、数学,还设置了体育、科学、美术、音乐、劳动、道法。上了三年级,还会增加英语,以后还有历史、政治、地理、物理、化学……内容和种类自然是随着年纪变大、能力变强而逐步增加的。学习中我们允许偏科,就像帆帆不喜欢美术,没关系,不用做的特别棒,完成就好了,长大了还会选文理科,这样就能选择自己擅长的科目,但对于没选的科目也会进行一次小高考,就是难度比较低的通识类教育。对比吃饭,帆帆不爱吃某一样菜,是允许的,家里做了就尝一口,不用吃很多。喜欢的菜就要多吃一点。随着年级长大,帆帆可能去外地上学,就会吃到辣的菜、或者以前从来没有见过的食物。这都是很正常的。
其实还真挺像的,学霸让人放心,不会在学习问题上被催促,被批评,有时候犯点小错,家长老师也都不会说什么。学渣的待遇就不那么好了,被盯着学习,一有错就罚抄,还要挨骂。干饭人呢,一到吃饭就会被表扬,偶尔不想吃,也不会有人说什么。饭渣就惨了,天天被看着吃饭,不主动夹菜的话就被说挑食,碗上都是被塞的菜,也难怪吃到饭就心情不好。
帆帆能管好自己的学习,用学习来比作吃饭,相信他也能管好自己的吃饭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