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从没有什么懒洋洋的自由之路。
它自带斜坡,路面毫不柔软,但这条路上有柳暗花明的惊喜,有一步一个脚印的里程碑,最终通往你要去向的远方。
很久没有更文了,原因在于这段时间里我一直在旅行。
一个人去了一趟西藏,走了自己想去向的远方,看了一直在别人口中的美景。
在很多人眼里,这就像一趟说走就走的旅行。记得当我午夜12点站在色拉寺山顶,发了一条俯瞰拉萨全景的朋友圈时,接到了不少朋友的消息,无一例外,言语中表达的都是对我自由潇洒的羡慕。
他们之中大部分人已经结婚生子,所有时间被生活里再日常不过的琐碎完全占据。忙着挣钱养家,围着孩子和另一半不停打转。
他们很想随心所欲,但又无法任性的抛开束缚。他们把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归结为“婚姻对自由的限制”,把对我羡慕的内心冲突解释为“人生围城”。
可是,我知道,不是。
1、
这次的行程,我没有提前做太多功课,很多地方都是兴起而去,临时规划。
只不过为了不让自己的体验重复,在行程上我尽量把人文特色的寺庙和体现自然风光的山水相互穿插。
比如:一天在市内逛布达拉宫,第二天就会坐车去看户外星空。
记得当时,在两个景点的选择上我有些纠结,一个是羊湖,一个是纳木错。
去过的伙伴说,都是湖,实在没有必要两个都去,选一个就好;
当地的朋友说,这两个湖完全没有可比性,给你的感觉完全是不一样的,两个都值得去。
大家各持一词,各有各的道理 。
思索片刻,我去网上又把两个地方的攻略找了出来,文字略过,主看图片。
我翻动页面,看啊看,无论是羊湖还是纳木错,在手指点击不同地方一幅幅高清大图时,我能明显感觉到体内肾上腺素的极速飙升,那种悸动无法压制,两者中间,弃谁都是心痛。
那刻我清楚的知道:自己两个都想要。
于是我当即决定,两个湖都去。
后来的结果,也印证了当地朋友的那句话,两个地方的体验不可复制。
这是这次旅行中极其细节的一件小事,我谈及它的目的,不是要评判朋友意见谁是谁非,也不是要说服你两个地方都应该去,而是在说:
我们在做选择时,常常会不自觉的忽略“自己的内在声音”,被所谓的“匿名权威”带跑。
这些匿名权威有的是公众舆论,他们会告诉你西藏就应该是净化心灵的神圣之地,婚姻就一定会成为爱情的坟墓;
有的是大众意识,比如有人说羊湖好,有人说纳木错好;单身的人觉得结婚安全稳定,婚姻里的人又会认为单身充满更多无限可能。
公众舆论试图把你变成“社会所期望的大多数人”,而不是有自我独立性的一个人,所以你会不假思索的盲从,把各种“我应该”的社会规矩和观念不经批判的就全盘继承;
大众意识试图混淆视听,让你的内心声音淹没在不同人的多元价值评判体系当中,所以你会陷入混乱难以分清是非对错,无法在与别人想法相佐时全然坚持自己,内心会在相信和怀疑自己之间,间歇性切换和不停摇摆。
一方面,这些看不见的力量,加持在你的真正自我之上,让你分不清“我”与非我。
当你说“我认为”时,你表达的可能是别人灌输给“你”的想法,而不是自己的想法;
当你说“我愿意”时,你满足的可能是别人想要你顺从的“社会期待”,而不是你自己的真实需求。
因为没有明确坚定的价值观,缺乏为人做事的清晰原则,你容易随波逐流在匿名权威的浪潮中。
另一方面,当你被这些“匿名权威”教导的越多,你和你的“内在自己”距离就越来越远,你就越难了解到自己的真实想法,越难触碰到自己的真实需求。
这个时候,你的生命状态处于一种无意识,于是你会感到不自由。
如同一个未开化的“原始人”,你的行为更多是本能的,你面对外界靠的是应激反应;你的生活更像一台自动驾驶汽车,按照程序事先设定进行,缺少了自主修改的可能。
只有当你从无意识到有意识,自我概念逐渐清晰明朗,你就会明白:
无论你说了什么观点,是附庸风雅还是有独立见解,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如实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无论你最终做了什么决定,是去了羊湖还是纳木错,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尊重的是自己内心的意愿;
无论你做了什么行为,是固守稳定还是冒险试错,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满足的是自己的真实需要。
这个时候,你的生命状态将完成内在换挡,你会开始有为自己人生做主的态度和强烈意愿,在心理学上这叫觉知。
当你有了觉知,你就站在了自由的起点。
2、
凡事皆两面,自由也如此。
自由让人着迷的一面是无穷的可能性和创造性,另一面则是无限的不确定性和难以掌控感。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附着在个体身上的性别、身份、职业等不同社会角色,在限制我们的同时,也成为我们的心理坐标。
比如:九点到公司上班,五点回家做饭,九点给宝宝读有声书,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情,这些规定性动作构成了你生活的锚点,串联起来给你带来一种确定性和稳定感。
可以试想一下,假如某一天把所有这些固定程序统统拿走,给你百分百的自由,你可以想干嘛就干嘛,估计在欢呼雀跃的瞬间之后,你会跌入内心发慌的无所适从之中。
没了坐标轴的生活,你不知道人生该指向哪里。
如果时间长了,在丢失锚点的悬空生活中待久了,你会心生恐惧。
这种恐惧来源于行为缺乏秩序,随之而生的不安全感;来源于生活少了进度条,你无法从确定性中获得掌控感。
大概是在西藏的缘故,最近我时常回想起《西藏度亡经》里的一个传说。
说的是人死后会在一片黑暗中醒来。当你睁开眼睛,一个恐怖的魔鬼会出现在黑暗之中。
此时面对这个魔鬼,你有两种选择:面对或逃走。
如果选择逃走,你将进入一段逃亡之旅,你也许能有幸逃脱,但逃离这个魔鬼之后,你又会迷失在黑暗之中,接着在下一次的黑暗中,会再次遇上第二个魔鬼。
这个时候,你又回到了与初始时同样的选择:面对或逃走。如果你继续逃走,并且成功逃离,你会继续落入黑暗。
如此过程,持续进行,循环重复。
只要你每次都选择逃走,你遭遇魔鬼的体验就不会自动停止。
那如果你换一种选择,在某一次遭遇魔鬼时选择面对,会怎么样呢?
这个时候神奇的事情就发生了,当你一旦面对,你的生命马上就会得到转化,并且越早面对,你转世后的生命级别就越高。
比如:在第一次遇到魔鬼时就选择面对,你可以转化为最高级的生命。
这意味着你不必再经历生死轮回,从凡尘中解脱,就此进入极乐世界。
反之,如果你遭遇所有魔鬼时都逃跑了,那么你会转世为最低级的生命。
逃走,你会被卡在无止境的轮回中;面对,你会一键直达极乐世界。
横在轮回与极乐世界之间的大石头是:你内心的恐惧感。
你看,这个传说是不是精准的刻画出了人在追求自由时的众生相。
我们宁可忍受单调无聊的工作,也还是会告诉自己因为时候未到,所以不能去尝试一份自己喜欢的可能工作;
即便天天抱怨另一半不是自己想要的,也还是会说服自己重新开始寻找和建立一段更适合自己的新关系,将会是劳命伤财的成本。
我们既不能接纳并从容的安于当下,又没有勇气踏上向往的未来;
我们明明内心向往自由,但实际上却在不断逃避自由。
是恐惧,把我们困在了此时“不满的当下”,走不出也退不回,想改变却又很无力。
这个时候,你会感觉不自由。
这是开启觉知后,你有了自我意识但又无法遵循意识而行为,知行不一致的不自由。
那该怎么办?方法很简单。
如同传说中那样,克服恐惧的唯一方法就是:面对,面对,面对。
当你面对之后,你会发现所谓的魔鬼,不过是一种幻觉。
如同杯弓蛇影一样,它们是储存在你脑海里的“镜像”。
唤起你强烈恐惧感的不是那个魔鬼,而是你想象魔鬼把你吞噬,你将濒临死亡的虚拟画面;
你逃避的也不是魔鬼这个事物本身,而是恐惧侵袭时你不得不经历的痛苦体验。
可是,只要你选择主动面对一次,而不是被动逃避,你的生命状态将会像传说里的“极乐世界”一样,全然打开。
因为不再与魔鬼对抗,你的痛苦体验由此而逐渐消解;
因为直面了恐惧,你可以从情绪感受中抽离出来;
因为不再疲于逃亡,你能够停下来进行理性思考。
当你从被动逃避到主动选择,你的生命状态会开始注入更多力量。
当你每一次都能够面对恐惧,按照自己的意识进行选择、行为,慢慢的,外在力量对你的禁锢会越来越少,而你内心的力量会越来越强,你会越来越信任自己的选择,也越来越能负担得起选择之后的结果。
这个时候,你的生命状态将完成系统升级,从内心到行动你都可以忠于自己,你手握自己生活的每一次选择权,在心理学上这叫觉醒。
当你觉醒,你就已经走上了自由之路。
有人说:自由是你想做什么就什么;还有人说:自由是你不想做什么就不做什么。
在我看来,前者是正向自由,是流动的,它让你向外开疆扩土,不断创造;
后者是负向自由,是静止的,它帮你将附着于自身的各种限制不停解绑。
但无论哪种自由,其实都是从不同角度、用不同语言去说诠释同一种自由,那就是:面对生活,忠于自己。
当你有所觉知,你就能摆脱“匿名权威”,就能够排除外界噪音听到自己内心的声音;
当你能够觉醒,你就能不被恐惧驱赶,不为逃避找任何理由,你就能直面生活。
忠于自己的声音,忠于自己的声音去理性选择,最后用行为去捍卫你的选择。
此时,你便感觉到了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