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小学的时候,我们是没有人买课外书读的。如果你跟爸妈要钱买课外书,他们绝对会说,先把学校里发的书读明白吧。其实说的简单一点就是,谁有那个闲钱去买课外书啊,就连交学费家里都要卖粮食呢。所以那个年代的我们,根本不知道课外书是啥样的。小学六年级的班主任,让我们去买四大名著读,他跟我们讲了许多他小时候读书的故事,我听完心里痒痒的,特别想体会一下老师所说的那种在书中遨游的感觉,好不容易说服了爸爸,让他带着我去县城买书,因为《红楼梦》卖完了,所以只买了《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我清楚的记得,每本书五块钱。但是,因为买的都是名著的原版,里面又都是文言文,六年级的我读起来相当的费力,所以,那时候阅读并没有激起我的兴趣。
上了初中,邻居家大姐姐暑假找我玩,给我带了一本刘墉的书,里面的一篇篇小短文都是他写给儿子的,他用简单的小故事告诉人们一个又一个的道理,这是我从头到尾读完的第一本课外书,真的是手不释卷的感觉,那是我第一次享受到读书的乐趣。可惜,大姐姐也是借的他同学的,所以,刚看完,我就还回去了。
后来上了高中,所有的老师是不允许我们读课外书的,一旦发现都要通报批评。所以班上很少有人读课外书。又到了暑假,上大学的姑姑带回来一本《穆斯林的葬礼》给我看,与之前那本书不同,这本书是一部小说,而且里面的故事情节曲折,也特别感人。我清楚的记得,我有好几次都潸然泪下。那会儿,我特别渴望能有钱自己买课外书读,但是家庭情况不允许,没有那么多闲钱买课外书,而且,那会儿我把所有的经历都放到了学习上。
高考结束,好朋友借给了我一本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在这本书里,我跟着余秋雨老师一起领略了中国的大好河山,每一个地方都深深的吸引了我。读完那本书,我知道了,原来只在书中就可以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所以,我又一次尝到了读书的甜头。
再到后来,上了大学,这真的是一段让我非常怀念的时光。大学里有图书馆,而且,不用花钱就能看到很多很多的书,图书馆里环境特别好,非常适合读书,所以只要一有空闲的时间,我就跑到图书馆里看书。图书馆关门时间比较早,我就把书借回去读。在那里我读了三毛,迟子建,余华等好多名家的作品,更有幸的是,我也阅读了许多世界名著,像《简爱》《飘》《茶花女》等等等等。那会儿是真的是大开眼界。大学里有一个特别厉害的老师,她在北大读的博士,有一次去给我们上课,我坐第一排,通过大屏幕看老师给我们拷课件的时候,我发现了一个《世界百部名著》的文件夹,我赶紧抓住这次机会,去问老师,可不可以把这些书都拷给我一份,没想到老师不仅非常乐意,还表扬了我,她说爱看书的学生越来越少了,我能主动去要书读,她很欣慰。拷贝过来才发现,里面的书真多啊,《十日谈》《追忆似水年华》《美国悲剧》《悲惨世界》......超级多的好书都在里面,那会儿我正好有一个MP4,所以白天晚上的抱着它看书,看电子书又比去图书馆方便了许多。
大学毕了业,我工作了,有了自己的工资,总算能满足自己的读书欲望了,我几乎每个月都会从工资里拿出一部分钱来买书,某当网经常搞活动,五六十块钱能买三四本书,慢慢的,家里的书也多了起来。
在这之前,我几乎只读小说,因为小说故事情节曲折,能跟着主人公一起品味生活的酸甜苦辣咸,读起来毫不费力,但是像一些学术性的,励志的,管理的,心理学的书,家里是买了一些,但是总也读不下去,因为太过于枯燥。所以,有很多这类的书都躺在家里的书架上睡大觉了。而现在的我,又多了一个身份---妈妈,初次为人母,我觉得不去学习育儿知识,只是凭借自己的感觉去教育孩子的话,我有点对不起我们家的小天使。所以我又买了一些儿童心理学和育儿的书,但是都读不下去,直到后来通过孟老师的介绍加入了樊登读书,樊老师在里面讲的几乎都是一些励志,管理,育儿类的书,用短短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就能听到书里面的精华,而且还非常的浅显易懂。听完课,再去读书,就容易了许多。
回头看看自己的读书经历,虽然我没有做到博览群书,但是坚持读书这个习惯,真的给我的工作和个人成长带来了许多的帮助。不管多累多忙,每天我都会挤出一点时间来看书,我相信,读书一定会让我遇到那个最优秀的自己。最后,用白岩松老师在做《谈读书》现场直播中的一段话来结尾吧:“世界那么大,其实跟我们没什么关系,更何况内心才是更加辽阔的世界,而你要如何到达?读书就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不仅可以走向世界,还可以走向更加辽阔的内心。所以,读书就是读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