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日记.缘起

二零一九年八月二十二日,晴。

不是故意套用《白蛇.缘起》,只是坐在图书馆的休闲区,抬头看着天窗,突然想到。

严格来说,下个月才开学,注册之后我才是博士,只是提前来了学校。

七月底来到学校,先住了几天酒店,因为住宿暂时还没申请下来,之后顺利入住,虽然没有注册,但是饭卡可以用,就这样,恍惚又回到了硕士的日子,但总是感觉不太一样。

实验室的同门都很努力,人品也很好,也许是刚来的原因,感觉自己还没能融入这个环境。

导师给了我一个完全陌生的项目,师兄师姐也没做过,所以一切都需要自己摸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情,当然讨论交流也很多。只是特别想上课,想呆在一个群体中,大家上同一门课。

人好像需要这样一种融入群体的形式,有一些共同记忆才觉得有安全感。

一次看在一个节目上看姜文讲,他们那一代军区大院的孩子,都拥有一些共同的回忆,就像《阳光灿烂的日子》里面所展示的。

《芳华》中对这种集体的记忆进行了另一面的展示,就是集体主义对个人主义的扼杀。

现代社会提倡个性和多样化(至少我的是这么认为,但是我怀疑中国的主流并不是这样),现在问题是我们能承受得住个性和多样化带来的代价么?

得到自由,就会失去依靠。

博士就是这样一个群体,每个人研究的东西都不一样,随着时间的推移,也许在你的专业上你都无法跟别人交流,面临的情况就是你需要做很多解释,别人才能跟上你。

在很长时间上(三四年)都处于这样缺乏群体性的状态,会对人的下心里状态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很难说。

很少听说有人读博读得很开兴的,听到的都是抑郁,自杀,答辩通过痛苦流涕的……

个人觉得人其实都是希望有变化的,不喜欢一成不变。在感情上,特别是爱情,我们总是希望永恒,我觉得该换个希望,希望感情越来越好,因为如果感情真的永恒和一成不变,那它就是一个人让人厌恶的东西。

人不可能停在原地,更不可能回到过去,即使你什么都不做,时间也是会推着你走。

当处于集体的状态下,人期望个性;而处于个性的状态下,人又期望有共性。

不知道接下来的几年自己会是什么样的变化,希望用文字记录下来,是为缘起。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究竟是什么时候,银杏 黄了,草也绿了 又是什么时候,白雪 呼唤来了春日,我沉醉地 望着 四季 春风来不及与我告别...
    花期hq阅读 249评论 0 2
  • 最近发生一件事情,可大可小,就是我长痘痘了,其实我一直在长痘痘,只是这次有点奇怪的是,我的痘痘今天长了,明天就消了...
    番茄有毒阅读 396评论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