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文原文《河西眉胡戏流传现状调查及基本特点分析》发表在《中国音乐》2014年第1期上。当初我们定稿时,就对这个题目有点犹豫。原因是,眉户戏发源于陕西,用“河西眉户戏”为主旨,相当于把“河西眉户戏”定义为一种独立的地方小戏了,这样,是否会引起审稿者的异议而被退稿。再想,我们在正文中已经作了说明,“本文将流传于河西走廊一带的眉户戏统称为‘河西眉户戏’。”当收到编辑部采稿通知时,在欣喜之余,还是不敢确定,文章发表后是否会引发学界讨论或被否定,到那时,就有点被动了。担心还在于题目,因为论文的主旨是凝练在题目当中的。幸好!文章发表之后,没有引发质疑。2017年,纪老师评教授职称,送审(外审)论文就是这一篇。当时,我(第二作者)是甘肃省高校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学科组”评审,评审会开始的第一时间,处于上述原因,我第一时间找到了老纪的论文评审意见。细看,果真外审专家提出了质疑!大意是这样:“论文的学术性达到了评审教授职称的水平,但,我们常说‘陕西眉户戏’,文章用‘河西眉户戏’一词是否妥当,商榷!”幸好!这个定论首先是不影响纪老师的职称评定。再后来,随着我们对传统音乐认识的提高,觉得这个题目确实不够严谨,所以,此次在公众号转发就把题目改了。
“眉户形成于何时,无籍可考,它是在陕西民歌的基础上,吸收各地流传至陕的多种时调、小曲,在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相互交流、影响、变异,而逐步形成完善的”。眉户在西北地区有不同的叫法,如陕西称“‘迷胡’、‘弦索戏’、‘曲子戏’、‘竹马戏’”,又称“‘陕西曲子’、‘曲子’、‘关中曲子’等”。
“眉户是外地剧种在甘肃流传最广,影响最大,普及最深的一个剧种,眉户传入甘肃的确切年代无考,约在清代中叶至清末已流遍全省。”眉户戏自扎根河西便开花结果,其在历经百年的传唱、发展和演变中,因“借用乡语”、“音随地改”,以至于河西各地传统民间小戏中也融入了眉户戏的唱腔,使得普通民众很难分辨清楚,哪些曲调是本土的“老调”,哪些是眉户曲调(当地也称“新调”),只有那些老艺人才能分辩的清楚。眉户戏自传入河西的那一天起,便与河西传统地方小戏结伴而行,已成为河西民间小戏中特色鲜明、韵味独特的地方剧种。本文将流传于河西走廊一带的眉户戏统称为“河西眉户戏”。
01.河西眉户戏的剧目及其特点
截止2013年7月,我们调查所得河西眉户戏剧目约93个,其中有约33个剧目在进入21世纪后停演。至今仍在河西走廊一带的凉州、民勤、永昌、临泽、高台、肃州、瓜州、敦煌等地流传的剧目有《小放牛》、《张连卖布》、《花亭相会》等60个,其中《打面缸》、《两亲家打架》、《小乔劝夫》等53个剧目在永昌县保存完整且仍在上演,这功归于“孙智老先生一生没有别的爱好,就喜欢唱眉户戏,即便在文化大革命时期,不让外面唱,就在肚子里唱。正是这种执着精神,永昌眉户才得以保存下来。如今永昌县城二街、三街、五街每个礼拜各举办一次群众性的自乐晚会,会上主要演唱眉户戏,听众常常多达二、三百人”;《卷席筒》、《媳妇活埋娘》等5个剧目搜集于民勤县;《改革开放三十年》由民勤县文化馆创作;《新天官赐福》由凉州区四坝镇董永虎、杨万鹏演唱并提供唱本。
2021年,在张掖市甘州区又搜集到转抄于民国年间的眉户戏50本(部):《钉缸》《丁婆子做媒》《三世仇》《三回头》《大保媒》《女贤良》《小放牛》《小姑贤》《小白鞋说媒》《小媳妇回娘家》《道士迎亲》《冯彦探监》《打渔杀家》《安安送米》《苏三起解》《十月怀胎》《走马分石》《换妹親》《花亭相会》《李彦贵卖水》《张连卖布》 《张公背张婆》《李二怪欺母》《两亲家打架》《闹书馆》《柜中缘》《怕老婆顶灯》《送丑女》《抬玉镯》《胡干烧火》《高三上坟》《梅绛亵》《箍马桶》《烟鬼显魂》《梅降亵》《割韭菜》《雪梅观察》《雪梅吊孝》《紫霞官掘墓》《下四川》《瞎子玩灯》《豫让砍袍》《珍珠山送米》。(补充)
河西眉户戏的内容主要取材于社会生活故事、历史人物故事、爱情婚姻故事、神话传说及宗教故事,以反映社会生活故事的剧目居多数,其次是历史人物故事和爱情婚姻故事,神话传说和宗教故事所占比例较小。
02.河西眉户戏的行当角色及表演特点
河西眉户戏的行当角色生、旦、净、丑俱全,生行分老生、须生、小生;旦行分老旦、小旦、青衣、正旦、花旦、媒旦;丑行分老丑和小丑;净行不分角。行当角色的运用,因河西眉户戏常在地摊、院落或厅堂、庙堂等小场所、小舞台演出,加之戏班人手有限、规模不大,也因演出剧目多为折子戏,人物角色少,一般情况下不见净角。常见的行当角色搭配为独角戏:生或旦;二小戏:生、旦或生、丑或旦、丑;三小戏:生、旦、丑或生、旦加龙套;多角戏一般为生、旦、丑加龙套或净。其表演形式以三小戏、二小戏、多角戏居多,涉及剧目分别为30个、28个和22个,约占总数的32.3%、30.1%和23.7%,独角戏为13个,约占14%。表演特点以唱功戏、唱做工戏居多,做工戏相对较少。另有约10%的剧目为说功戏,如《打锅》、《过年》等,这在河西其它民间小戏中很少见。
03.河西眉户戏的音乐特点
河西眉户戏属曲牌连缀结构体制,就曲牌而言,分唱腔曲牌和器乐曲牌,各地运用的唱腔曲牌之多少不定,特点有所不同,器乐曲牌的运用独特,曲调具有鲜明的河西地方特色。
(1)河西眉户戏的唱腔曲牌曲调特点
眉户戏自陕西传入河西传唱至今,唱腔曲牌保留了如[月调]、[背弓]等传统曲牌,吸收了当地民歌、小调曲牌,如[割韭菜]、[十盏灯]等,使河西眉户戏既不失陕西眉户戏的风格,又具有河西民间小戏的特点。我们调查所得的河西眉户戏唱腔曲牌曲调有[背弓]、[十盏灯]、[数板]、[山歌]等57个,经与陕西眉胡戏唱腔曲牌的比较发现,河西眉户戏唱腔曲牌有如下特点:
一是沿袭着陕西眉户戏传统曲牌,如[背弓]、[长城]、[月调]、[五更]等。谱例一:
陕西眉户戏传统曲牌[越调],在河西被传为[月调]。以上所举曲牌[月调]之曲调(一)、(二),(三),分别流行在河西走廊三个不同的地方,曲调的调式调性特点为:2/4拍子,五声调式,其中[月调](一)和[月调](三)为徵调式,月调(二)表现为宫调式特征。声腔方面,[越调]和[月调](一)、(二)、(三)都具有“硬音”(也称“花音”、“欢音”)特点,其中[月调](一)和[月调](三)在曲调的总体特征,特别是节拍运用及调式调性特点方面与[越调]比较接近,说明民间音乐具有很强的继承性。
二是吸收了河西地方民歌、小调曲牌,如[放风筝]、[割韭菜]、[苦菜花]、[十里堆]、[十盏灯]等,使眉户戏这一外来剧种带有鲜明的河西地方特色。[割韭菜]是西北各地广为流传的民歌曲牌,它也是被西北各地流传的眉户戏及其它小戏借用的民歌曲牌的典型代表,但曲调特点有所差异。陕西眉户戏和河西眉户戏中运用的曲牌[割韭菜],其曲调就存在明显的差异。谱例二、
谱例三:
我们通过分析上述两例曲牌[割韭菜]以及结合其他曲牌曲调的分析发现,陕西眉户戏中无论是传统曲牌曲调,还是民歌小调曲牌曲调,它们多用七声调式,调式偏音“4”和“7”游移不定,音乐情绪表现出“苦悲”特征。而河西眉户戏传统曲牌的曲调特征与陕西眉户戏曲牌曲调特征基本相同,但河西眉户戏运用的民歌小调曲牌曲调,在音乐情绪上却以“欢快”、“喜悦”为主,使河西眉户戏音乐的情绪更加丰富。
三是韵白表演借鉴并吸收了快板的“说白”、秦腔的“滚白”以及河西杂话的“道白”等民间艺术表现形式,如[快板]、[滚白]、[数板]等。
四是因河西各地在地域上多处祁连山一带,地势、地貌以山区、隔壁、沙漠为主要特征,民歌中山歌、号子为数不少,河西民间艺人将山歌大胆运用在了眉户戏中,如此借鉴运用曲牌的现象,可谓创举。
河西眉户戏因各地的风俗习惯、方言俚语等方面不尽相同,曲调也略显不同。
(2)河西眉户戏的器乐曲牌曲调特点
我们搜集到河西眉户戏器乐曲牌19个,其中既有陕西眉户传统器乐曲牌,如[板头](河西称[小开头])、[大红袍]等,又有本土特色的曲牌,如[割韭菜]、[三十六桄桄]等。在曲调特性方面,二者的差异是明显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河西眉户戏保留了陕西眉胡戏传统曲牌[大红袍]、[满天星]、[纱帽翅]、[板头]等4个,其中[大红袍]、[满天星]、[板头]三个曲牌曲调与陕西眉户戏传统曲牌曲调相同,而[纱帽翅]之曲调却完全不同。谱例四、谱例五:
二是在河西地区流行的约15个器乐曲牌,在陕西眉户戏乃至陕西其它民间小戏器乐曲牌中基本不见,只有[入洞房]在“陕北道情戏”中仅见一次,曲调却完全不同;[八谱]在陕西小戏“汉调桄桄”中运用一次,曲调略有相似之处。尽管[八谱]、[大红袍]和[纱帽翅]三个曲牌见于青海眉胡戏中,但与河西眉户戏同名曲调的特点也完全不同。由此可见,河西眉户戏就其器乐曲牌曲调而言,与西北其它地区流传的眉胡戏相比,其地域特点是鲜明的。
三是河西眉户戏器乐曲牌在音乐情绪的表达上,不像传统唱腔曲牌那样带有浓厚的“悲情”色彩,总体上表现着“欢快、愉悦”的情绪特征。
04.河西眉户戏班
河西眉户戏班究竟有多少,难以计数。在我们的调查中,许多艺人对解放以前甚至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的戏班记忆模糊,记不清数目,说不上班社名称、班主及演员。但可以肯定的是各地市、县以及大多数乡镇曾都有过不止一个戏班。戏班不单纯演一种戏,要么以地方小戏为主兼演眉户戏,要么以眉户戏为主兼演地方小戏,县以上的戏班则以演秦腔为主,兼演眉户戏。通过梳理搜集的文献,眉户戏班大致有:
张掖:清嘉庆年间,高台镇江就有了眉户戏班,团长杨登高曾保存着先祖留下的小锣一面;清同治时期,高台镇江艺人杨学贤、赵大仁成立眉户戏班,把眉户正式搬上舞台,在各村堡一边演出,一边教徒传艺,使眉户戏得以迅速普及,随后宣化、罗城、花墙子以及新坝、红崖子、红沙河等村社也都相继成立了自己的眉户戏班。
酒泉:民国十年(1921年),总寨魏得佑眉户班,兼收徒传艺,后于1953年成立总寨业余剧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创建的戏班还有王新年眉户班;小沙渠的王佐廷、冯明信眉户班;银达乡余家沟祁家眉户班,父子相传历时55年;银达村马宗武眉户班到了1952年扩建为业余剧团,是酒泉“文化乡”的佼佼者,是全县办得较好的业余剧团,在当时,仅酒泉县就有业余剧团十八个,近五百人参加演出,剧目丰富,以眉户、秦腔为主。
敦煌:清末至民国是敦煌曲子戏最为盛行的时期,村村都有自发组织的曲子戏班,并产生了较有影响的曲子戏演员。“东牛西牛两个旦(花旦),没有换柱子娈(玩)不转”,说的就是第二代曲子戏的3位优秀演员,东牛、西牛、换柱子均为艺名,东牛名赵吉德,西牛名王登义,换柱子名高中,此外还有孙家福、沈生财、孙家友、周进录、方荣在当地也颇有名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莫高镇甘家堡眉户戏班活跃于敦煌一带;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文教剧团”等一批眉户戏社团相继成立;之后又有公交、商业系统的业余剧团以及杨家村、转渠口村等,在自乐班的基础上组织业余剧团演出眉户、秦腔等戏目;至此,肃州镇陈家桥自乐班还在传唱敦煌曲子戏和眉户戏。
金昌:“永昌县新城子镇戏班、朱王堡镇戏班、河西堡镇戏班、焦家庄戏班等班社,在民国至上世纪末,以演出地方小戏和眉户戏为主,如今朱王堡镇戏班仍有眉户小戏上演”。[17]如今永昌县城二街乐班、三街乐班、五街乐班每个礼拜各举办一次群众性的自乐晚会,会上主要演唱眉户戏,听众常常多达二、三百人。
武威:民国时期由郭聚棠创建的马神庙戏班,也称“半台戏”班,演凉州半台戏和眉户戏。民勤县在清同治年间,创建了容尤堂、里愚戏社、永丰社、齐乐社等;民国时期成立了泰和社、和盛社、德俊社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20世纪末成立了城近班、曹成班、上杰班、连丰班、拐弯班、左新班等。21世纪初成立的吉祥和谐艺术团、赵玉民戏班、马术龙戏班等社团、班社均上演地方小戏和眉户戏。
由此可见,眉户戏是河西流传最广,影响最大,普及最深的外来剧种,通过百年的发展与演变,已成为河西民间一个独立的地方剧种。
微信搜索公众号“乐音de田野”可阅读文、乐谱俱全原文,关注公众号可浏览更多文章。
声明:封面图片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