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这是一句经常被提及的话,字面意思很简单,就是说自己虽然对这个叫伯仁的人有意见,但没有亲手杀害他,可最终伯仁的死却依旧和我有间接关系。
大家怎么看待这个故事的呢?欢迎留言探讨。
历史上这个典故是个悲剧故事。伯仁是指东晋元帝时期的名士周顗(yǐ),伯仁是他的字,时任尚书。这个故事的另一个主人公叫王导,出生魏晋名门“琅邪王氏”,就是刘禹锡写的那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那个王家,时任司空(这个官职在晋朝地位很高)
王导有个亲兄弟王敦,在当时也是个大人物,因不服朝廷管束又得不到皇帝重用,干脆在外地起兵造反了。这就苦了当时还在京城(现南京)的王家,为保命,王导带领当时王家有官职的宗族子弟二十几人,每天到殿门外站着向晋元帝表忠心,示清白。
一天清晨,周伯仁去进见元帝,在门口就遇见了王导。王导当即便说:“伯仁,我家几百口人,请您多关心啊!”周伯仁却没有做什么表示就直接进去了。伯仁见到晋元帝后极力为王导开脱,说其一心为公,绝无二心。晋文帝相信了他的话,并留其一起用饭。周伯仁唯一的毛病便是嗜酒,醉醺醺的出来时,王导正眼巴巴的等着他,一连叫了几声“伯仁,伯仁”,但此时的周伯仁根本就没正眼瞧他,摇摇晃晃回家了。
嫌隙这便种下了,王导怀疑周伯仁不但没有求情,反而说了自己的坏话,在心里便怨恨起了他。但事实却是,那天醉酒到家后,周伯仁又连夜写了一篇奏折,词语恳切,替王导他们求情。
后来王敦打进了京城,晋文帝为了安抚便给王敦加官进爵,王敦成了当时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物。总揽朝政后,王敦要清理以前的那些仇怨了,和自己不对头的一律杀的杀贬的贬。周伯仁是当时的名士,王敦询问王导怎么处置周伯仁,问了几次是否应该让周伯仁担任官职,但是王导都一声不吭。王敦便说:“如果不配为官,那就杀了他”,王导还是沉默。周伯仁这便人头落了地。
后来王导在整理中书省文件时,才发现周伯仁极力为他辩白的奏章。周伯仁一直在维护他,只是不在他面前表示出来而已,可是自己却因怀疑怨恨在伯仁危急时一再沉默。他回家后对家人说:“我虽然没有直接杀死伯仁,可伯仁却是因我的不作为而死。幽冥之中,我对不起这个良友呀!”
这便是“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的由来。
故事讲完了,想说说我的一些看法:
(1)善意可以不求回报,但应该被看见
这个故事最让我意难平的地方就在于两位主人公明明都是很好的人,一个真诚帮人,一个相信也是绝对会知恩图报的人,可这份善意因为没有及时表现出来,反变成了嫌隙。但凡当初的伯仁在求完情后及时把这件事告知王导,这个悲剧也不会发生。
(2)沟通很重要,看待事情不要轻易下结论
这个悲剧发生很大的原因就在于王导仅仅因为在殿前两次没有得到伯仁的回应,便想当然的下了结论,认为伯仁不求情反说坏话,事后也未多追问或者去找伯仁沟通,怀疑便轻易的就种下了。而且当时伯仁出来时状态是醉醺醺的,但凡事后王导冷静一些调查一番,也会发现伯仁实际是好心。
(3)偏见怀疑很可怕,判定一个人请看全
偏见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怀疑一旦种下,就会让我们做事时失去应有的理性,事后很可能追悔莫及。这个悲剧中,王导仅仅因为一件事便将伯仁在自己心里定了罪,时刻带着怨恨偏见去看待这个人,最后只能哀叹一句“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