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傍晚,当我从公公婆婆家把孩子接回来时,天都黑透了。为了不让公公婆婆担心,我去接孩子前顺口说了一声:如果太晚,我会带孩子打的士回家,你们放心。
其实,我内心是不想打车回家的。只想带着孩子,一边走路,一边愉快地欣赏路边的彩灯走回家。
可结果,却让我很郁闷,很失望。这事,让我对孩子产生了很大的反感情绪。
当我把孩子接上往家的方向走时,公公婆婆非要出门送一段路。这一送就送了十多分钟的路,再走十多分钟就能回家了。可公公婆婆这一路也没歇着,公公婆婆边走边喊的士。走了差不多一半的路,都没有空车。
刚开始,我一直很庆幸没车,真好。这样,走回去能省五元打车钱,能走路锻炼锻炼,还能走路捐步做公益,简直是一箭三雕。
可,这一路上,孩子说她好长时间没打车了,很想打车,不想走路。
最后,只剩五分之三的路就能回家时,公公拦下了一辆出租车,孩子麻利地钻了进去。很郁闷,无奈我也只能回车里。我想:天气这么好,路也好走,也没多远,这孩子还打车,真的要把我气死的节奏。
爷爷奶奶惯着孩子,怕把孩子累着。孩子说不想走路就给拦车,也不管剩多少路。平时,公公婆婆省钱可不是一般人。一元钱买几个土豆、一颗白菜或一个大萝卜够吃一天,还连续这样吃很多天。先生跟他们说了不知多少遍,让他们买点其它菜,均衡营养,把身体健康搞好。可,先生怎么嘱咐也无济于事。
在公公婆婆的观念里能吃饱饭就好,有能下饭的菜就行,那怕就一个大葱蘸酱。
勤俭节约是好事,可太苛刻自己,惯着孩子,教孩子随意浪费就不好了。
回到家,我越想这事越生气,把这事告诉先生。先生跟我观点一样,一致认为这样太惯孩子,绝对不能有下次。没多远的路,也不太晚,路上都是通亮的路灯,居然还要打的士。
于是,先生对孩子说:“今天,是你要打车的,所以,这钱得你出。我决定把这钱记到账上,扣你存的钱。如果是大人决定打车,下大雨或天气不好时,这时打车我们出。”
我和先生有很多地方不符合,但也有很多地方和他一样。
以前,我也是一个败家娘们。那时的我(2007年)喜欢买菜、做饭。每次一看到喜欢的菜,就刹不住车可劲买。结果,买一大堆吃不完都烂了。先生看不下去,狠狠地说了我一顿。记得先生说:“不怕你吃,就怕浪费,吃多少买多少,以后不能这样瞎买了,我可受不了。”
后来,我这个毛病被先生给拧过来了,很少有买多而被丢掉的菜了。
感恩遇见先生,教会我勤俭节约的好习惯。珍惜食物与物品就是惜福,惜福的人才能细水长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