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在搜索引擎里面搜索到简书里面的文章,打开就忍不住看了下去,一方面是作者写的好,引人入胜,就像隔壁老奶奶家里的爷爷奶奶拉家话唠家常一样,朴实无华,可亲可爱可敬;另一方面是画面简洁、干爽,没有杂色,无广告,能让人能静下心来看的那种。所谓一见钟情、有眼缘也不过与此吧。
接着随便一翻,发现内容质量也都极高,顿时注册马甲,正式成为一个简粉。另外,简书,这个名字也好听,简单,易懂,不复杂。想起小时候懵懵懂懂的看《简爱》,不知道是不是被书名字“忽悠”了,也不知道到底看进去了没,傻不拉几的。稍微长大了一些,喜欢周易,其中三易其中之一,就是简易。越长大,发现世界、人、事、物等等,很复杂,不喜欢复杂,喜欢简简单单,所思、所想、所做、所拥有以及所爱。
记得小时上学那会,从组词、造句子、写话开始、到写日志、写周报、写作文等等,其中写日记在当时是很流行并好多人(大部分女生)都在坚持的一个习惯。几乎每个人都有一个小笔记本(日记本),里面记录了好多小事情、大事情、小秘密、大秘密。如果有秘密或者有事情,则一般会加锁,或者是藏的很秘密,一般人找不到。然后男生们就会搞事情,专门以偷看女生日记为乐,为挑战,心怀各种小九九,因为偷看女生日记被告老师、偷看日记后开始偷偷或者大胆喜欢日记女主人的大有人在,喜欢哥两好、三个五个一群人一起讨论交流偷看日记后发现的新鲜事情和心得。从此,男人的猎奇心理从未停止过。
自从有了QQ、博客,大家又都开始流程写QQ、博客日志,更新维护自己的QQ博客空间,那时候也就20来岁,玩的乐此不疲,以此为最为有意义的事情。渴望自己写的字终有一天被某某看到,踩到,然后经常踩和被踩。收到简短的几句评论都会令自己惊喜不已。
再往长大了些,越来越沉默(极少码字),也不写日记,QQ早已不更新了,博客都打不开了,微信也极少发朋友圈,微博就更不用说了。或许我就是独特分子另类,其他人是没有这种现象的。因为你想的、你脑子里世界和别人,根本就不是你想的和你脑子里那样的。一切的一切都是你想出来的,而实际不存在的。所以,想法很可怕,但是没有想法更可怕。
想想为啥会这样呢?其实归根到底还是自己没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或者是没有形成自己的三观基础和框架。为什么没有有形成呢?我能想出的原因:
1、书读太少、阅历浅、少;2、圈子太小、经历太少;3、不写日记不善于反省和总结。
综合以上,1、3两点很容易做到,那就开始,干它、干就完了,坚持哦。第2点,希望很快有突破有改变。
当然,一切的前提都是要准备好,机会永远青睐于有准备的人。
想起,爷爷临终前一年拉着我的手说过的一句话(反复强调):做啥事(任何事情),都要提前一点做,早一点到,指不定路上有什么绊子。比如上地干活、去上班、谈事情、去见面,提前到、提前半个小时到……而我爷爷一辈子被人说成是懒人,懒出了名的,在我们村子、以及隔壁村子无人不知。难道这一句话,是我爷爷一辈子到头发现的最最重要的生存法则、金玉良言?孙子深思,铭记在心。
因此,好多微小的、简单的、容易的事情和习惯,只要坚持下去总有一天会发现有惊人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