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人】与【小孩】都能在观赏宫崎骏执导的动画电影中【收获满满】?
文|李丽梁
“我不想……将这部影片局限于动画片的范畴之内。难道在1984年,还可能期待一部在气势上超过《风之谷》的、在情感上表现得更丰富的传统的日本电影出现吗?动画片(竟)率先一步企及如此境地……”
这是日本电影评论家野村正昭的部分评论内容引述。1984年,宫崎骏执导的《风之谷》上映,被《电影旬报》列为1984年十佳影片的第七位(同年上映的押井守执导的《福星小子2 Beautiful Dreamer》位列第十七位),这对一部动画片而言是一个空前的评价。【1】
动画片以儿童为受众主体是日本固有观念,最初让这一观念发生变化的,是1970年代后半期前后出现的《宇宙战舰大和号》和《机动战士高达》,这两部作品使青年观众进入了动画受众群体当中。延续了高田勋在《太阳王子》中强烈的思想性和充满民族风格的写实主义理想。《风之谷》不是作为一部动画片而是作为一部电影获得了认可。“导演宫崎骏”被屡屡提及,导演的个人风格特点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风之谷》一片可说是大大提升了动画片的社会地位,同时,导演风格开始进入评论家的视野,成为评论的对象。大幅度拓宽了动画片的观众层和观赏年龄层。【2】这在很多动画创作者眼中,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若你以为多做几次问卷调查,直接询问人们的喜欢缘由就可以大致了解此中关键,这答案未免浮华不实。
喜欢同一部影片的受众群广泛,更多的表现为影片层次的多元化。动画在很早以前,是孩子的专属,成年人的态度往往是不屑一顾,原因无它:幼稚、不切实际。待小孩子慢慢长大,他们的注意力开始从动画转到电视剧、电影。动画仍然被局限在小孩子的世界中,同时也通过孩子们不断延续。动画作为商品的一类,需要更多的关注与资金投入,这是非成年人做不到的,将成年人拖入动画世界,让更多的成年人喜欢,又不“背叛”孩子们,真的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以历史为根基,从受众需求的角度出发,来对比大人、孩子与影片的独特邂逅。对小孩子的情感倾向和作为成年人应当守护小孩子的使命,使宫崎骏执导的动画电影目的明确,层次丰富。进而使观众从中感受到了多维度的体验与收获。
(一)
宫崎骏的创作情感倾向:秉执童心看世界的世界观
动画的世界就是孩子的世界,那里有孩子的邂逅与乡愁。
宫崎骏曾数次公开发言,自己创作的动画是给小孩子看的,旨在为观看其作品的小孩子带来更多的幸福体验,这一创作意图在其作品中表现的淋漓尽致。
以同龄的人设增加小孩子的观影代入感。
宫崎骏执导影片中的主要角色以儿童或少年居多,如影片《龙猫》中的小月、小梅,《崖上的金鱼姬》中的波妞和宗介,小孩子在观赏时会有更强的代入感,便于他们理解影片内容,获得更好的感官感受。
通过增加影片的色彩饱和度,来满足小孩子对色彩的审美需求。
如《崖上的波妞》中通片的亮丽色彩,及儿童画风格的背景设计,区别于现实世界中复杂且纯度偏低的色彩,满足了小孩子在观影时对色彩的审美要求。
以简单的剧情寄托最真挚的情感。
宫崎骏执导的影片从剧情而言并不复杂,多以友情、冒险题材为主,更好的调动小孩子的观影热情便于他们理解。
如《魔女宅急便》中魔女琪琪离开父母,独自在外地找工作努力生存的故事;《神隐少女》中千寻被迫离开父母,独自在异世界中克服困难、学会独立、帮助朋友白龙,及最终救回父母的故事。影片以简单易于接受的剧情,向小孩子传达他殷切的期盼和成长的引导。
通过对影片中不可思议世界的描绘,鼓励孩子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如《崖上的波妞》中的人鱼公主波妞和她可以变成海浪的妹妹们,这是现实世界中不会存在和发生的事情,虽然每个孩子对人鱼公主都有自己的一番理解和想象,但是宫崎骏以视觉的形式表达出人脑对想象力的认知可能,这在与孩子们产生情感共鸣的同时,鼓励了孩子们积极地发散好奇心和想象力。
通过满足小孩子的好奇心,来弥补现实世界中不能实现的想象。
宫崎骏执导影片中的角色通常可以自由的翱翔天空,飞翔在宫崎骏的作品中已经不再是一个新鲜的事物,这在满足观众猎奇心理的同时,补偿了小孩子渴望飞翔的好奇心在现实生活中不能满足的失落感。
不仅如此,他还设计修建了以儿童为主要受众的三鹰市立动画美术馆,并担任该馆的馆主。整个美术馆中充斥着他执导影片中的小细节,对孩子们而言是一个充满奇幻不可思议的世界。
馆内定期播出吉卜力工作室制作的小短片,这些短片不以商业目的为前提,而是单独为参观美术馆的人提供,即让观众充满了新奇感,也是吉卜力实验动画的试验田。此外,馆内展示了很多珍贵手稿和画集,并不定期更新馆内的展示物,为色彩暗淡的画作补充颜色,这些都是宫崎骏亲力亲为,旨为满足小孩子的好奇心,给他们带来新奇体验。
(二)
宫崎骏对动画电影本身的理解:动画电影肩负着文化传承的使命
以使命对抗过度消费,孩子的世界由大人来守护。
“在福尔摩斯的故事中,华生医师曾经叫道:「你真是人类的救星!」假使世间事都能用这种方式去想,该是多么轻松呀?只须断定爱的至高无上就好。那么,编故事该有多容易呢?拍一部正义永远站在自己这一边,所有的坏勾当都是别人、别的民族在做的动作片,又会是多么简单?”
成年人露骨地将儿童的动画世界商品化,已是不争的事实。动画的工作已经腐败了。【3】宫崎骏拒绝用伦理道德来框架动画动机,指责那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投机取巧。
动画虽是给孩子营造的世界,却需要大人来维持。这不仅仅是动画产业的维持,动画内容的主题深处也必是成人世界矛盾的折射。宫崎骏执导影片的剧情虽然简单,但影片中所营造的世界观却极为深刻。
“动画是个虚构的世界,但它的中心思想不能脱离现实主义。总要有些东西能跟现实世界连接。”【4】
近代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不断扩充领地,而引发的人与自然的矛盾。
《幽灵公主》中通过黑帽大人与珊之间的主要矛盾,刻画出人类对大自然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双方都有不容小觑的坚持,体现了人类在面对发展和自然破坏的复杂心情。
宫崎骏以主人公阿西达卡的视角,表明自己的观点:人类要坚信存在着发展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方法,并积极寻找这一方法,要坚持信念、勇于承担后果,因为大自然的再生能力允许人类的暂时错误、会给予人类最大的包容。
人的自我完善与社会需求的矛盾。
《魔女宅急便》和《神隐少女》都是讲述少女孤身在陌生的环境,通过努力工作融入社会、完善自我的过程。这为脱离至亲怀抱而踏入社会中迷茫的年轻人,给出了他的建议和看法:挫折是不可避免的,我们能做的只有坚强的面对。即便失去了自己最重要的东西(琪琪失去魔法、千寻失去名字),也要努力尝试去克服它,挫折总是屈服于意志坚定的人。
描绘人性的复杂。
宫崎骏的影片中没有绝对的好人和坏人,他不会为讨好观众而刻意美化影片中的主角,而是赋予每个角色以完整的人性,不吝惜对主要角色缺点的直接描写;也不会为塑造角色的便利而把反派角色单纯的恶化,即便是他们也在认真的活着,描绘他们独特的可爱之处。
《风之谷》中娜乌西卡看到父亲被士兵杀死,愤怒之下杀死了房间里的士兵、《魔女宅急便》中琪琪屡屡的飞行失误、《崖上的波妞》中波妞因不喜欢爸爸而处处捣乱和防备,为了找到喜欢的男孩子甚至引发了海啸等,都是对主要角色缺点的直接描述。
《天空之城》中空盗朵拉一家,尽管在故事之初曾夺取过希达的飞行石,但他们也有自己的做事原则和坚持,面对巴鲁决定去救希达时坚定的神情,她们选择了帮助他。
揭示战争与人们渴望和平的矛盾。
即便是经济文化高速发展的今天,世界的某处仍然充斥着战火与硝烟,这在二战后作为战败国出生的新生儿一代的宫崎骏看来,有着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这不仅仅是对战败的屈辱和懊悔,还有通过对战败国环境和人民的体察,而对战争本身的反思。
其执导的影片《风之谷》、《天空之城》、《红猪》、《哈尔的移动城堡》、《风起》中都有对战争的直面描写。尤其是影片《风起》,宫崎骏在其中直述了他对战争与个体矛盾关系的看法,当主人公的梦想被卷入战争色彩时,如何守住自己的信仰至关重要。当梦想被时代吞噬时,更要坚守自己的理想。
小孩子永远是新时代的希望。
观众的感受是宫崎骏创作意图的直接体现,是对儿童的关怀和对现实的反思。
宫崎骏将小孩子作为独立于成年人的存在,即便是现在的他们还看不懂影片中的世界观,但他们会有观影代入后的感触,影片中若干现象的催发都是顺应世界观所表现出的矛盾展开。宫崎骏没有轻视作为观众的小孩子。
在此基础上,他也同时收获了成人观众群体的喜爱。这或许是歪打正着,满足了成年人幼时缺失的梦,甜美中带点苦涩。
【1】[日].津坚信之,秦刚;赵峻译,日本动画的力量[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19
【2】李丽.宫崎骏动画电影作品的创作机制研究[J].2018
【3】[日].宫崎骏.关于日本的动画,发表于日本电影7「日本映画の現在」岩波书店,1988年1月28日发行,选自出發點1979~1996[M],台北:东贩出版,章泽仪;黄颖凡译,2015.
【4】[日].宫崎骏.缅怀已逝的世界,发表于月刊绘本别册Animation昂书房,1979年3月号,选自出發點1979~1996[M],台北:东贩出版,章泽仪;黄颖凡译,201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