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场五四青年节联欢晚会,把整个校园的节日气氛推到了高潮。而我,也许是过了年龄这道坎了,再也不愿意去凑这种热闹。孩子们睡下以后,和女儿早早地钻进了被窝,一人抱一本书沉迷地读下去,倒也惬意。一本梁实秋散文集,接近尾声,《小花》、《白猫王子五岁》、《白猫王子六岁》、《白猫王子七岁》、《猫》,几篇文章一个主题,看得我心思痒痒,也想写一写我的一双儿女和狗狗的情缘了。
狗狗,是我儿子两岁的时候从姐姐家抱过来的。男孩儿两岁,正是招猫斗狗的年龄,于是狗狗就成了他的铁杆粉丝。狗狗一身干净的黄毛,干净得没有一丝杂色,肥肥的一团茸毛,整天呜呜地叫着,偶尔学会了“汪汪”几声,那准是有生人来了。儿子四岁入学,狗狗也两岁多了。每天跟着我的电瓶车和我一起送儿子上下学,过周末更是形影不离了。那一年,女儿出生,狗狗简直就是一个忠实的保姆了。女儿坐在院子里的手推车里晒太阳,我和婆婆做一些手边的家务活,狗狗总是寸步不离的守着女儿,赶走调皮的猫,吓跑馋嘴的鸡,我们也时常为了狗狗的尽职尽责而感慨。
女儿渐渐长大,和狗狗的关系不亚于和哥哥的关系,买了好吃的宁可自己少吃点儿也要给狗狗留一份儿。每到吃饭的时候,她三下五除二地把自己的饭菜吃完,然后搬个小凳子,给狗狗端来食物,端来水,慢慢地看它一口一口地吃下去。如果喂狗狗馒头,她总是把馒头掰成一小块一小块,再泡到饭里或菜汤里。有时候还在那里自言自语地说些什么,问她什么也不说,总是抿着嘴笑。
记得有一次,女儿又在狗窝前絮絮低语,儿子调侃她说:“和你的狗哥哥说啥呢?它比你整整大了两岁呢!你应该叫它一声哥哥。”亏他想得出来,女儿竟然也不反对,真有这兄妹俩的。
女儿上了小学,每次离开家去上学都好像要走多久一样,千叮咛万嘱咐,和狗狗说上好多话,狗狗也往往一双大眼瞅着她,任她说。有时候,我总在想,莫非,女儿的世界狗狗能懂,还是狗狗的世界女儿能懂?我简直有点儿嫉妒。
年前,我们举家要搬到县城,得知这个消息,儿子和女儿开始担心:“妈妈,狗狗怎么办?我们把它带到新家吧?”“可是没地方安置它呀?”我也有点儿发愁。“要不,把它送给姥姥,等我们回家就可以见着它了。”妹妹建议。“不行,姥姥太忙了。”“那怎么办?”兄妹俩脸上愁云密布。我也一时找不到好的办法,只是看着狗狗发愁,总不至于卖了它吧?我立马打消了这个念头,它跟了我们十年,卖了它,把它送到别人的餐桌上,说什么我也不肯。
日子一天天临近,新房装修已经完工,新工作也到了报到的日子。可是,我们的狗狗,兄妹俩的好基友,却迟迟找不到去处。后来,我们就搬走了,女儿呆在狗窝前好久好久,狗狗也特别安静,仿佛知道即将发生什么似的。
一个月后回家,婆婆把狗狗送给了姑姑家,看着空空的狗窝,女儿泪眼婆娑。抽泣着问我:“妈妈,狗狗过得好不好?姑奶奶待它好不好?它会不会向我们啊?”我告诉她会的,不是都说思念是相互的吗?
寒假回家,习惯了在狗狗的叫声中醒来,现在倒是安静了,却总觉得少了什么,不圆满。
五一假期,我们回了趟家,狗狗的窝拆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棵柿子树,已经抽出了嫩嫩的新芽。我知道,狗狗是彻底不会回来了。明年柿子一定会很甜吧!因为那里有兄妹俩的念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