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读完几个礼拜了。一直拖拖拉拉没有记录读的历程。心中总是想起,可是迟迟没动笔写。这恰恰像我读这本书的过程:读了放下,停了一阶段,又拿起来读。在离家近的两个图书馆借了续,续了借,到必须还了,又去另外一个图书馆借。有几次还不能续借,因为有人预定了,可见此书还是有点畅销的。不知道是不是学校建议的读物,因为这个作者还是个在读的博士生。
最初被此书吸引,也是因为这个作者。谷歌搜到这作者的简历,是位美籍华裔,写此书时不过27岁。一位27岁的海外长大的年轻人,用英文写关于鸦片战争的小说,这对我来说是个很大的吸引。我想知道这位英文背景的年轻人对于鸦片战争的评价是否和我认识的只懂英文的华人同事有所不同。那位同事的英文名字翻成中文就是天鹅。天鹅酷爱读书,中文只会写自己的名字,还写错了,并引以为豪。她说英国是被动发动的这场战争,因为当时的清政府不愿意和他们做生意。当时的我听了这话,和她争论不休,恨不得掰开她的脑袋,把我所认为的事实塞进去。心里直感叹,她的父母得有多伤心,培养了位名副其实的香蕉人。
时隔多年,天鹅我早已不再联系。我自己有了孩子之后逐渐明白,所谓的根,只是我自己的,我的孩子,有他自己的根。决定离开故土定居在他乡的那一刻,这一切就是注定了的。我劝服自己不再强求。
在如此的心境之下,读到一位海外长大的女生,用英文来诠释这段历史,而且据简介说,她的观点似乎是立挺中国,于是我毫不犹豫的去图书馆订了这本书,欲一睹为快。
言归正传,这位作者全名:Rebbca Kuang. 她是好几本获奖小说的作者,22岁就出版第一本书了。书的开篇让我眼前一亮:感觉用词很新鲜。当时还和老公说,到底是年轻人,写作风格非常鲜明。看了大概一个章节后发现,原来这是一本历史加魔幻的小说。想想难怪,看着哈利波特长大的人,笔下难免带着一种霍果沃兹的味道。而且这个故事也是和学校有关。
在牛津大学里有一个叫Babel的塔,这塔里聚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有语言天份的孩子们。他们知晓好多种语言,其中英语当然是母语,而另外一个主要语种,是他们的本民族语言。这些孩子在自己本国环境长大到一定年龄,被塔里的专家们发掘,带到牛津,全奖支付他们研究语言。
研究这语言做什么用的呢?原来是给大英帝国的殖民霸业所用。塔里生产一种银条。银条的一面写着英文,另外一面是相同意义的另一种语言。使用者如果可以准确响亮的说出这个字或词,银条的魔法就被启动。主人公的同父异母哥哥,因为离开广东时年龄太小,中文能力丢失太多,所以无法启动一块可以让人隐身的银条。直到碰到这个弟弟,问了他意思和发音,后来完美启动了这个银条,做到了来无影去无踪。
为什么是碰到了这个弟弟呢?因为俩个人并没有一起长大。他们的父亲是塔里中文部的精英。他用自己的孩子做语言试验。和一个中国女人生个孩子,在中国养到一定年龄带回牛津培养。老大带回英国太早,中文能力丧失,被果断放弃;老二试验成功,两种语言都很精准,马上可以用来大展宏图了。结果老父亲并不知道,被放弃的老大虽然不在塔里做研究了,可仍活跃在牛津城的地下组织里。这个组织几乎做着和塔里一样的研究,他们也用神奇的银条,但他们的目的是阻止帝国继续扩张,吸食被殖民的国家的人民的血汗。
主人公在开篇中以一个在瘟疫中奄奄一息的孩子出现。在结尾,这个孩子已成为少年,经历了哥哥和挚友的死亡,好友的背叛,在他即爱又恨的校园里,与Babel塔一起崩塌,以死抗议英政府对中国发动不义之站—鸦片战争。
写到这里,我突然意识到,一个27岁的年轻人,居然写出这样一部悲剧。不知她追寻历史的过程中经历过怎样的挣扎?谷歌搜她,发现她有去北京做过一年的培训讲师,想来是一位中文英文底子都厚的女孩子。不知为什么,此时我想到了美籍华裔作家张纯如。用英文向世界讲述了南京大屠杀的她,最终没能从历史悲剧里走出来。
当然我相信这位美女作家的生活会是不同的。在社交媒体上看到她那么年轻美丽,身边还有一位俊朗的男士….
祝她幸福,这位以小说的形式向西方为鸦片战争正名的美女作家。
哦,对了,忘记说她的中文名:匡灵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