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父母容易,当好父母(当后面停顿一下),不那么容易。
家有“青春期升级版”(青春期+叛逆)的孩子,当好父母,就更不容易。
我正沦陷在不容易的父母行列,今日以孩子青春期叛逆为话题,来谈谈自己的想法。
昨晚,我问儿子,叛逆的原理同哪类动物的蜕变相似?儿子说,蝉蜕皮。
蝉在成为会飞的蝉之前,是生活在黑暗的土壤里的,当外壳限制了生长,蝉悄悄钻出泥土,挣脱外壳,换上新装,一股脑冲出旧壳,从此,打开潘多拉的魔盒,继续生长发育,栖居上树,一鸣惊人。
我猜,蝉在蜕皮时,心理应该会经历巨大的挣扎和翻腾,只有待到身心洗礼结束,才能蜕变成可以展翅高飞,可以引吭高歌的精灵。
和蝉蜕皮相似的孩子,来了!
孩子的叛逆,最初是在餐桌上拉开序幕的。原来最喜欢的青椒肉丝,你以为他今天依然喜欢,忍不住往他碗里夹,结果,他一脸严肃的对你说,不要给我夹这个。假如你认为他在开玩笑,再次给他夹青椒肉丝,他会大闹着还给你,甚至气冲冲离开餐桌,饭也不吃了。
孩子的卧室,是世界上距离最近却又最遥远的空间,门里住着“严防死守”的他,门外住着“进攻突破”的你。门上,贴上了“有事敲门,无事莫进门”的字样。你拼尽余力想知晓门内的世界,他竭尽全力想保护屋内的天地。
过去,你买啥,他穿啥;你觉得他今天适合穿啥,他就顺从你的“旨意”穿啥。如今,他喜欢啥,才穿啥,不喜欢的,哪怕你万分的觉得他穿起来好看,他也坚决不会穿。
曾经,你出门,他总想当跟班,似乎离不开你,如今,他出门,你总奢望当跟班,似乎不想他离开。
叛逆的高潮,始于他房间的凌乱。你看不惯那横七竖八的书,看不惯那卷曲的床单,忍不住帮他整理和打扫。天,他为此居然发火,还说再乱,你也别动,再脏,你还是不要动。你的好心被当做驴肝肺,你再也控制不住的火了。你激动,他更激动,更年期遇上青春期,就如同火星撞地球,终于因为打扫房间爆发了,浓浓的火药味弥漫在家中,谁也不让,谁也不服软,在互不理睬中不甘心的收场。
他,长大了,嘴角覆盖着一层浅浅的黑色绒毛。他,长高了,昔日的童装套不住他粗大的胳膊。
那个放学回来,就叽叽哇哇给你讲学校发生事的小屁孩不见了,那个在街上,看到好吃的眼睛放光的小馋猫不见了,那个临睡前,总要在你床上躺一躺的肉团团不见了。
如今,隔三差五,几番较量,你会发现,眼前这个孩子,已经不是当初那个温顺乖巧的孩子,他正在摆脱大人的束缚,渴望身体独立,行动独立,思想独立。
他的心情,就像六月的天,说变就变。他的脸,比翻书快。他做错了事,偏偏嘴硬,不认账,不认错。他爱美了,悄悄打扮自己了。他好面子了,或许心里新住下了一个美少女。
他用自己的眼光看世界,用自己正在巨变发育的心,来体味人情冷暖。他一般都比大人容易看到阴暗面,他多数时候都在挑剔和放大大人身上的缺点。他拒绝沟通,不学习,逃课,上网打游戏,他每天都想冲破防线,随时都在挑战大人的极限。
今天的他,不是小孩,今天的他,也不是大人,其实,他心里住了两个人,一个是大人,一个是小孩。
他需要大人的认同,他也在质疑周围的一切,用对抗来宣告他的成长。
父母过高的期待,家长的过度窒息保护,都会加速叛逆的进度和强度,让叛逆的症状越发明显。
和叛逆期的孩童周旋,必须要有强大的心理。
作为家长,首先,需要冷静,需要持续的冷静。每天心里默念,叛逆,是自然规律,该来的始终要来,早来晚来,早晚都要来。
作为家长,其次,要坦然接受和面对,怕啥,抗日战争都只有八年,叛逆,没得那样久远。
我是哪个?我是大人,哪个大人和小孩计较(哈哈)。我是大人,多吃了那么多年的饭饭,所以要主动,要大气,要宽容。
心理强大了,现实如何应对?车来将挡,水来土掩。
倘若有矛盾,有分歧,多沟通,多理解,多给他信任。具体方法就是少说多听,他说那个青椒肉丝不好吃,即使他不吃,即使当天的青椒肉丝再好吃,我都只听他说,坚决不发表意见。他房间再乱,我都忍住装作没看见,他的房间,他都看得惯,我为何狗咬耗子呢。
切记,杜绝简单粗暴,杜绝两败俱伤,千万别翻老账。
着急个啥呢,上火个啥呢,不就是个叛逆期嘛,再叛逆,我依然还是他的妈,叛逆过了,我还是他那个最最亲爱的妈咪,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