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写作课的作业是写一篇关于个人成长经历的短文,要求不超过300字。看似很简单的作业,居然用了快一个小时才完成。上交后,得到点评:
人生跌宕起伏,但我写的稍显平淡了,可以截取某个特别重要的时刻,然后说一下对自己的启发和改变,很明显地提炼出一个观点更佳。
重新思考之后,发现挺有意思。
我的起点很低,人不傻,只是在应该学习的时候,去谈情说爱,结果没有考上正规大学。本来以为,人生也就这样了。
第一次改变是毕业后,进入一家工厂要考试,按成绩选择单位。考了第一,挑到喜欢的单位。印象非常深刻的是,一起参加考试的有几个非常好的朋友。她们来找我玩的时候,看到我在复习考试的书,惊讶加不屑,告诉我说:不用太认真,不同的单位也属于同一个工厂,差别不会太大的。还记得自己挺不好意思,觉得自己挺傻的。但是,这个第一带来的,不仅是让我可以挑选到一个相对好的单位,更重要的,让我第一次意识到,学习似乎是可以改变生活轨迹的。
因为所在的单位全部都是高学历,巨大的压力下,让我开始了业余学习之路。虽然生活并没有特别大的改善,但是至少对学习这件事情,不再抗拒。
婚姻解体后,我抛下年幼的孩子,只身北漂。虽然有朋友帮忙,但他也明确告诉我,拿到一个本科文凭,才能有稳定的工作机会。于是,我开始了两年自学考试之旅。每个周末,风雨无阻,早上6点从东二环出发,倒3次车,到西北三环外的人大上课。从8点,上到下午6点。有一次,中午吃完饭太困,在课堂上睡着了。那天学的是中级会计,上课的是人大一位当时非常有名的老师,人非常好,就是有点愤世嫉俗。他不冷不热地讽刺了我几句,最后撂下一句话:如果觉得学习没用,想要睡觉回家睡去。这句话深深地刺痛了我。也完全改变了自己后面的学习态度。那次的考试,我考了80多分,哪怕自学考试只要及格就行。虽然自己是专升本,只需要学习十几门功课,就可以毕业,但是我考了那个专业要求的所有课程,只因为自己是换专业,希望能学得更多一点。
那个时候的自学考试,一年两次,一次是4月底,一次是10月底。4月底那次很好,刚好考完可以回家,陪孩子过一个五一长假;10月底的那次,却特别痛苦,因为要准备考试,所以十一的长假不能回家。特别是那个时候还住在办公室里,没早没晚的学习,边学边哭。学累了就哭会儿,哭完了继续学。还记得,概率论第一次考试没过,去找朋友的学霸老婆恶补;还记得去国家图书馆找资料,写出人生第一份毕业论文。两年的努力,顺利拿到经济学学位。
这个学位,不仅让我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更在若干年后,带给我意想不到的机会。
稳定的工作期间,不知道还应该学点什么,但是已经习惯了给自己定目标,每年都学点新东西。阴差阳错地,认识了一个朋友,英语专业的,于是开始有一搭没一搭地学英语。上了一段时间的外教课,但是最多的,只是跟这个朋友一个星期聚一次,聚会的时候只说英语,一直坚持了好几年。不知不觉中,我成了一个英语文盲,能随心所欲地说,但是读不好,写不好。不过,这也依然帮助到我。有一次,一个朋友准备考导游证,想挣点外快。我觉得挺好,于是跟着朋友一起学,他考中文,我考英文。经过考试历练的我,笔试完全不在话下。口试时还是有点小紧张。没想到,后来口试老师居然问我在哪里学的口语。最后,朋友没有拿到中文导游证,我拿到了英语导游证。也是非常有意思的经历。
回头再看,这些经历里,真的有哪一个特别重要的时刻,对我来说意义重大吗?好象真的没有。我并没有刻意地去设计自己的人生,每次的学习,似乎都是因为外界的影响。而我只是把一件自己决定了的事情,做完,且尽全力做好而已。
没想到,就这样,也可以改写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