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1:面对约定,家长先妥协
已到睡觉时间,孩子找妈妈要剪刀,说要剪手上的彩纸。妈妈拒绝,说现在是睡觉时间,请上床。孩子说只剪这一张。妈妈为了避免孩子的尖叫声和泪水,把剪刀递给孩子,孩子剪完手上的,转身又去剪玩具箱里的彩纸。妈妈恼怒,拉着孩子就上床,并说道你不准守约定。
案例2:前后不一致的态度
孩子找外婆要吃小馒头,外婆说最多能吃5颗,孩子要求10颗,外婆拒绝,只给了5颗。第二次外婆仍然说最多吃5颗,孩子说6颗,外婆同意了,说6离5不远;孩子在沙发上蹦来蹦去,爸爸心情好时,默许孩子的行为。心情不好时,就严厉地说“不”。
案例3:家庭成员态度不一致
马上要开饭了,和孩子说好看完这集动画片就到餐桌吃饭。一集结束时,孩子还要看。妈妈去请孩子吃饭,孩子耍赖哼哼唧唧不动。爸爸威胁孩子要关电视,孩子尖叫。外公说:“吃饭前,不要让孩子哭,影响消化”。说着还把饭端给孩子,意思是你可以一边吃一边看电视。
当我们指责孩子不守约定,答应我们的事不去做,我们有没有反思孩子的这些不良行为是怎样造成的?我们自己是坚定地遵守约定了吗?我们说到做到了吗?我们的教育观有一致性吗?
《韩非子》中有一篇古文叫《曾子杀猪》,讲述了曾子的夫人到集市上去,他的儿子哭着闹着要跟着去。母亲对儿子说:“你回去,等我回来杀猪给你吃。” 她刚从集市上回来,曾子就马上要去杀猪,他的妻子阻止他说:“我不过是和孩子开玩笑罢了,你居然信以为真了。”曾子为了实现这个承诺真的杀了猪,他用自己的行动教育孩子要言而有信。
孩子就是家长的镜子,家长的言行对孩子影响很大。家长本身言行不一,反复无常,就会给孩子留下一种印象,认为做事不需要一个固定的准则。家庭成员之间的教育观不一致,也让善于观察的孩子有机可乘。